中国茶的历史

中国茶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利用茶的国家,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茶叶已经不是一片简单的树叶,而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茶叶发展的四个阶段

茶叶在我国的利用经历了四个阶段:药用,羹饮,国饮与深加工。

1.药用:茶的药用始于神农时代,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即神农发现了茶叶的解毒功效,开启了茶文化之源。之后《华佗食论》,《神农食经》及《本草纲目》中均有提到其药用价值,让人们对茶叶的认识更加科学与深刻。

中国茶的历史

2.羹饮:所谓“羹饮”即把茶叶当做菜吃。流传至今的有基诺族的凉拌茶,布朗族的酸茶和广泛流传的擂茶。

3.国饮:唐代中期,人们在家里饮茶,或到茶馆饮茶,早上喝,晚上也喝。使茶在日常生活中普及成俗,蔚然成风。民间也素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可见饮茶已成功提升到“国饮”地位。

中国茶的历史

4.深加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茶叶渐渐突破了传统的做法,它的产业链不断被延伸,产品覆盖了保健业,食品业及日用品行业等,什么茶枕,减肥茶,茶瓜子,茶点心,茶香皂,茶牙膏等层出不穷。茶叶的深加工的综合利用我渐渐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饮茶方式的演变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我国的饮茶方式也必然与时俱进,不断演变和发展。在此期间,饮茶方式主要经历了嚼食鲜叶,生煮羹饮,点茶法,散茶冲泡等

1.神农时代:因茶具有药用价值,所以常常被古人拿来当药吃。

中国茶的历史

2.唐朝及之前:为方便运输,茶叶多被加工成茶饼,当时的人们如果想要煮茶喝,需要把茶饼烤红后捣碎,然后加入葱姜橘皮等调料烹煮成茶汤喝。同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也为人们的饮茶另辟新径,唐人对茶叶的品质,茶具,用水及烹煮的方式与环境也越来越讲究。

3.宋代:据蔡襄的《茶录》记载,宋代点茶时,需先将茶饼烤酥,再敲碎碾成粉末状,然后用茶罗将茶粉筛出,舀一汤匙茶粉放入茶盏中,注入适量的开水,搅拌均匀,再注入开水,并用茶筅反复击打茶汤,让其产生白色泡沫,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佳。它与唐代煮茶不同的是:它不再加配料,也不需要煮,并且须用茶筅打击成白色泡沫才能喝。现代的日本茶道采用的就是点茶法。与此同时,宋代开始盛兴斗茶,斗茶中获胜的茶将成为名茶。

中国茶的历史

4.明代至现代:随着制茶工艺的革新,散茶代替饼茶,冲泡方式开始时兴冲泡泡茶。多姿多彩的茶艺,茶俗也日渐丰富,一直延续至今。

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它不仅贯彻史今,而且深入中国大江南北,还涵盖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双层层面。

中国茶的历史

“茶”拆开就是“艹”“人”“木”,即人在草木间,寓意人喝茶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各位小主们,小编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哈哈,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编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哦,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