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渊博的钱钟书先生写道:“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子回了家”。但这回钱钟书和古希腊哲学家都没料到,庚子春节,中国人民直接就把后面两项的出门和回家省略了,生活变成了单一的家居,而且不是如释重负般的喜悦,不是长舒一口气后的满足,而是千姿百态的烦躁不安。这何尝不是社会浮躁的典型症状呢?
其实,独处、宁静是人生的一种清福,很多人却从来不曾拥有,也不希罕。只有一些修道者、读书人奉为至宝。陈道明就说过,自己一直偏爱独处。在接受杨澜的采访时,他说:“独处是一种美德,可以让人内心得到净化”。白岩松也说:“学会享受孤独,能让一个人活得更加清醒而坚韧,逐渐穿越迷茫,变得越来越强大”。确实,真正注重精神生活品质的人,都能优雅地独处。优质的独处,就像是一场修行:于喧嚣中体会世界的静谧,于繁忙中感受生活的静谧。静下来生活,珍惜回味每个细微的幸福;静下来感受,调整自己原先不良的情绪;静下来积累,培养多种高雅的兴趣爱好;静下来反省,改善日常焦虑,补缺补漏……这样人生才会减少诸多缺憾。难怪人们津津乐道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而对于独处,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更有过深入研究和长篇大论。他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孤独和精神的孤独互相对应,那反倒对他大有好处。否则,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对此损失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因此,他主张“青年人首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据此可知,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进而言之,“一个人如果自身具备足够的内涵,以致根本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那确实是一大幸事;因为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与人交往,我们平静的心境——它对我们的幸福的重要性仅次于健康——会随时因为与人交往而受到破坏。没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犬儒学派哲学家放弃所拥有的财产、物品,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享受心境平和所带来的喜悦。谁要是为了同样的目的而放弃与人交往,那他也就做出了一个最明智的选择。……因此,谁要是在早年就能适应独处,并且喜欢独处,那他就不啻获得了一个金矿”。
很多人就因为不让自己的“金矿”闲置荒废而获得巨大成功。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梭罗选择独自一人在环境幽静的湖畔生活两年,写出了不朽名著《瓦尔登湖》。“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在1830年秋前往波尔金诺村办事,不料霍乱爆发,交通封锁,他不得不就地蜇居三个月。常言说,无聊可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确实,宁静的乡村使普希金创作灵感泉涌,从而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文学史誉为“波尔金诺之秋”。“股神”巴菲特在总结他的成功经验时说,没其他的,只是一个人静静地修行。他常年生活在家乡小镇,一年只去大城市两次。很多人都建议他前往华尔街接触更多优秀人士,积累更多人脉资源,借鉴更多的投资经验,但巴菲特婉言谢绝了。他说:“思考投资的最佳方法还是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静静地想。要是这样不行,别的办法也都没用。独处,能让我保持清醒。”
同样,中国古代的的贤哲也极其推崇“宁静致远”。老庄孔孟等人都很注重静以修身。他们认为,宁静可以把有限的生命延长到无限的宇宙意识上,从而拓展生命的广度,加深生命的内涵。因此,古代许多隐士栖身山水以吸收自然之灵气,逃离俗世以涤荡内心的尘埃,追求心灵宁静,拥抱心灵的世外桃源,从而在离群索居中探幽寻微、享受心灵深处的快乐与安宁,享受上苍赐予的的高级别的幸福。中唐的白居易既不要“朝市太嚣喧”“贵则多忧患”的生活,也不要那种太清贫,要为一日三餐发愁的山野隐逸生活,他选择一个清闲的岗位,过上“非忙非闲、非贵非贱”的生活,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智慧。这些世间的清流们,既不脱离世俗,又努力让心灵像泉水一般清澈,让心灵拥有一方安静而广阔的天空。正如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所说:“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就是说,宁静中思虑才会清澈如水,闲暇中气度才会沉着镇静,这才能见乎本心,体会玄妙之理,才能体现人的自然本性。
总之,正如智者孔明所说:“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应该珍惜宁静的时光,应该学会享受独处,学会享受宁静生活的快乐。这才有真正的完整的幸福人生。
作者简介:望云阁主,高级编辑,从事省委党刊编辑出版工作22年,业余喜欢泛舟史海,偶有心得,书以自警自励,朋友鼓动发出以资交流共勉。兹献同好,聊供茶余饭后一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