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一直在鄉下老家隔離,從冬天一直到春天,突然想起來,自己已經好多年沒有像這樣,看著季節的變化,靜下來,好好的吃一頓飯,細細的咀嚼、品嚐每一粒米飯,想象著它們是如何在春天播下種,在夏天每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沐浴陽光,在秋天漸漸成熟,經過收割,脫殼,變成一粒粒晶瑩剔透的大米。可以往,我們常常是伴著各種劇集,囫圇吞下,僅僅當作是飽腹之物,再平常不過。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市子的女孩,曾經在東京工作生活,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選擇回到了生養她的村莊—小森。在這個村子裡,人們樸實無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市子從小和媽媽生活在這裡,看著媽媽做各種各樣的美味菜餚,可是有一天,媽媽突然離開了小森,離開了她。於是她學著和媽媽一樣,開始自己種菜,利用應季的時蔬自己做各種美食,想象一下,自己親手種下作物,看著它們一天天成長,然後親手收穫,思考著該做成什麼樣的美食,是一種多麼愜意,多麼有成就感的生活。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春耕夏播、秋收冬藏,小森林的生活週而復始。可是回到小森林,就真的回到了世外桃源,無憂無慮了嗎?市子的朋友吉子,是土生土長的小森人,她時常也會和市子吐槽,自己的上司如何如何小人。市子同吉子聊到都市生活的時候說到:收到賬單時發現生活中處處都要花錢。當意識到不能餐餐吃泡麵的時候,開始在泡麵盒子中種植胡蘿蔔,等待生根發芽。看吧,成年人的生活裡從來容易二字。於是,逃避也好,厭倦也好,除了回到小森,好像無處可去。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在某個地方摔倒時

每次回頭看之前的自己

發現每次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

儘管一直很努力

卻總在同一個地方畫圓圈

徘徊到最後不過是回到了原點 很讓人失落

但是每次 積累下了經驗

所以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 都不再是原點

那麼 不應該叫 圓圈 而應該是螺旋

從某一個角度看 彷彿是在同一個地方兜轉

其實 多少會偏離上一點 或下一點

如果是那樣 也還好

也許 人本身就是 螺旋 在同一個地方兜兜轉轉

每次卻有不同 或上或下或橫著延伸出去

我畫的圓每次在不斷變大

所以 螺旋每次也在不斷變大

想到這裡 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再努力一把。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於是市子再次回到了東京,直到五年以後,她又回到了小森,帶著她的丈夫,這一次是真的要定居下來了,也許會迷茫無力,但是生活從來不會善待逃避的人,即使失敗了,也要面對,也許最後好像還是會回到原點,但是多少偏離了一點,生活總是在前進的。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觀《小森林》有感,學會享受孤獨,在哪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在城市漂著的大多數的我們,時常想著找一個寧靜的鄉下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生活。也許是厭倦了城市的喧囂,或者是想逃避生活的壓力。可是,也不要忘了“晨興理荒廢,帶月荷鋤歸”。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無法逃避的。

學會享受孤獨和品味生活的細節,在哪裡都會生活得很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