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心靈猶如一張白紙,陽光和風雨可以輕易地影印在上面。如果我們灑給它七色水彩,它就會成為一座花園;如果我們灑給它塵土,它就可以變成荒漠。而且兒時的記憶猶如石刻般深刻,終身不能忘懷。
一個人長大成人以後,都要接觸社會,都要從事一定的工作職責,也勢必或多或少掌握一定的權力,那麼這個人能否清正廉潔,遵章守法,秉公辦事,與小時候的影響和教育有著直接關係,如果在兒童時期就在幼小的心靈裡撒下廉潔的種子,成人後自然會綻放廉潔之花,猶如荷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孩子在童年時期接觸到的都是芝麻小事,但是卻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提醒家長和老師們,加強孩子兒童時期的廉潔教育,會給孩子的未來成長成才奠定的良好基礎。
結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經驗,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和教育孩子:
一、從“立規矩、懂規矩、守規矩”開始,強化規矩意識。
孟子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家長和老師要從小開始就讓孩子知道規矩的概念,建立是非曲直的是非觀念,做到立規矩、懂規矩、守規矩。
1.家長要樹立榜樣。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一舉一動、舉手投足無不影響著孩子幼小的心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想讓孩子懂規矩,家長要先做到。比如,你帶孩子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或走天橋,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2.敬畏法律,懂得規矩。學校和老師要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學生在學校裡,要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如果有的同學違反了規定就要進行教育和懲罰。要讓學生知道,遵章守紀是天經地義,沒有妥協。讓學生們知道你違反了規定要為之付出代價。讓孩子們敬畏法律,懂得規矩。
二、從“公私分明”開始,強化廉政建設基礎。
戰國時期《韓非子.飾邪》一文中指出:“私義行則亂,公義行則治,故公私有分。”
進行“公私分明”教育,勿以惡小而為之。人性都存在弱點,人性有自私的一面,因此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在人性和道義之間要劃清界限,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
同樣道理,做到“公私分明”還是要從家長做起。每個人都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心理,每個家長都會有一個工作單位,一定要記住不要有佔公家便宜的想法,比如從單位拿點筆、紙這樣的小事,如果孩子知道了,會對他(她)們產生不好的影響,他(她)們不自覺地就會進行效仿。
三、從“班務公開”開始,強化廉政建設手段。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老師要建立“班務公開”制度,要讓孩子知道在涉及班級利益的時候,一定要公開透明。沒有班務公開,監督就是虛假的偽飾。沒有班務公開,營私舞弊就難免有可乘之機,不正之風就容易滋生蔓延。實行班務公開,廣大同學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全過程中去,使其具有參與權、知情權,從小就建立民主管理意識。
比如,班級的班費要定期公開,班級的“評優選先”要公示等等。在孩子幼小心靈裡就懂得“心底無私天地寬”帶給自己的豁達與純淨。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廉政建設必須從娃娃抓起,如果等到居高權重再去教育,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已經形成,如果在童年時期有一顆畸形的種子,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