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餘秋雨曾經獲得的榮譽,幾乎和他受到的爭議一樣大。其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成分,如今的餘秋雨早已不像當年那樣高調,但他的傳說和爭論並沒有完全停止。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諾貝爾文學獎這件事,似乎從來沒有與餘秋雨特別接近過,甚至主流意見從來沒有把他們兩者聯繫起來過。估計餘秋雨本人,也沒有在這方面有過多少深入的想法。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虛構類作品作家更多,餘秋雨這樣基本不寫小說的人,應該沒有什麼機會獲獎。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既然說到餘秋雨,那就大概談談他。現在很多人早已經不讀曾經的超級暢銷書作家餘秋雨了,不過我對他並沒有特別的反感,偶爾還是會拿起他的書翻看。好的地方依然感覺好,不好的地方當然也會失落,但這並不是全然放棄餘秋雨的理由。

餘秋雨作品的好處和弊病

我家中的書櫃裡一直放著餘秋雨的幾本書,包括《山居筆記》、《借我一生》和《文化苦旅》等書,多年前我都仔細看過。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尤其是那本《山居筆記》,其中的《蘇東坡突圍》和《一個王朝的背影》等文章,我曾經仔細讀過不止一次,每次讀都感覺有收穫。餘秋雨其他的書也看過不少,沒有一本是讓我十分厭煩的。即使是他那本學術書《中國戲劇史》,也並不感覺特別枯燥,從中能看出他戲劇方面的深入研究。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餘秋雨作品的好處,是縱橫捭闔揮灑自如,如果不是他當年非常早就走入西部寫下《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等名篇,有些文化印記應該會晚一些被更多人所知。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不過他作品的缺點也在於過於自我,有些時候在抒發感情的時候顯得過於矯情,面對名山大川和古代地名發出感慨,總是把自己也置身其中,有意無意顯現出自己的重要性。這是讓很多讀者感覺彆扭的地方。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餘秋雨被“妖魔化”

對於餘這個人,也有著複雜的心情。很多人批判他,包括他的為人和作品。有一次朋友來我家,看書櫃裡有不止一本他的書,皺著眉頭問我:你怎麼還看他的書?那感覺就像我犯了多大罪似的。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我也看過一些對他的批評文章,包括“石一歌”問題等等,但轉眼一看到他的作品,就又埋怨不起來了。何況,那些陳年往事的是非曲直也難以分清。

很多年前,餘秋雨曾多次擔任全國青歌賽的知識問答老師,這個環節可以說是吸引我一直看青歌賽的動力之一。

很多問題非常簡單,但餘秋雨總能再饒有興趣地向外擴展一些,看不上他的人可以指責他賣弄學問,但在我看來他若想特別賣弄可說的還可以更多。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前些年,社會上對餘秋雨大有妖魔化的趨勢,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事件、“含淚”事件,加上後來的“大師”頭銜事件。餘秋雨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被輿論一棍子打下去。媒體和網絡屢屢製造狂歡,民眾從中取得豐富的笑料,“秋雨含淚”的成語也被製造出來。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餘秋雨得不得諾貝爾獎不重要

現如今,誰要說自己在看餘秋雨的書,是不是真的就被當做笑柄?

我情願冒這樣的風險。首先說這些甚至有些以批判餘秋雨為業的人的批判,是否站得住腳很值得懷疑。再有,即使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帶有瑕疵,他的作品就能因此一無是處毫無價值嗎?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因言廢人不可取,因人廢言就可以嗎?

看完的作品自己有所得,這不就是閱讀的樂趣嗎?

至於一個作家能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對於那個作家來說也許重要,但對讀者來說並不十分重要。話說回來,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那些作家們,他們的作品我們又真正讀過幾部呢?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忽然想到,餘秋雨現在已經是74歲的老人了。他的妻子馬蘭,也已經年過六十。


他是幾十年來廣受爭議的中國作家,他作品的最大優點也是最大弊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