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儒林外史》是吳敬梓所創作的長篇章回體小說,透過書中的各個故事揭露清朝官場的種種荒誕的行徑,生動地表現出官場百態,諷刺當時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旨在選拔治國理政能人志士,以學而優則仕為理念,然而

八股文取士,讓文人們變得迂腐不堪,本是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選士制度顯示出種種弊端。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一、科舉制度本身的弊端

科舉制度自隋朝設立,至清朝光緒年間廢止。期間經歷多次完善與修正,其目的在於避免過去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防止家族權力過大。在清朝時期科舉制度作為服務統治階級的工具,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就科舉制度設立的初衷來說,幾百年間卻有諸多積弊。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一)科舉考試內容的弊端

清朝科舉考試內容以《四書》為主,《四書》雖是我國先賢的思想凝晶,但作為考試內容來說仍有空疏無用之嫌。科舉制度的目的時選賢能,且不說《四書》中思想是否有歷史侷限性,如此重視思想理論的考察而忽視了科學文化和自然知識實屬不該。《四書》做考題的弊端不止於此,《四書》的內容作為評判一個人行為道德優秀與否的標準,而且過於重視強調詩詞的運用使得清朝學子每每一生為此皓首窮經卻不得入仕。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可以看出,清朝的科舉制度是為了束縛人們思想的統治工具,利用朱理學作為封建信條束縛當時社會人們的思想,通過科舉考試進一步束縛文人思想,八股文的形式固化了這一目的。學子只能按照八股文考試的內容來學習。其表現在文人的迂腐以及麻木,甚至在給這些八股文做評語的時候,只敢引用朱熹的話,不敢有所逾越或改變。文人學士自古就是走在思想前沿的群體,而在清朝科舉制度下文人自我意識與思想被嚴重打壓,迂腐與固定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二)科舉考試形式的弊端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形象的說出科舉考試的真實狀況,范進中舉時已年近花甲。鄉試、會試、殿試的形式類似今天的公務員考試與遴選。然而不同的是,科舉的選拔對象是為封建統治服務的,考試內容脫離實際,鼓勵死記硬背八股文風。考試內容於工作無益,學非所用,用非所學使得科舉的考試與為官並無太多關係,錄用機制十分繁瑣。然而作為社會底層普通人入仕登科的唯一途徑,無數人讀書只因對通過科考改變命運有所期冀,在清朝這似乎成為學子學習的唯一目的。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中舉後的范進後來瘋了

科舉的形式為清朝的統治選拔了無數官僚,卻埋沒了眾多的技術人才。這使得社會生產日漸落後,各式青英苦於被困科場,虛耗光陰不被髮掘。

(三)統治階級對科舉的影響

固然科舉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民族和階層的隔閡依然存在,尤其滿清統治下,科舉對於漢人的科考生並不友好。科舉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漢人的權利,籠絡了漢人中的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但更大程度上施行旗民分治,而旗民分治的核心即是旗人由於民人。這一點在科舉選仕時尤其體現。比如,科舉考試時滿人有優待。清朝為避免滿漢衝突而施行以漢制漢,以漢制漢的基本方法是滿漢復職制度,滿有滿官,漢有漢官。滿官缺多於漢官缺,漢人嚴禁補滿官缺,而滿族人卻可以補漢官缺。從朝廷中央到地方,滿官永遠多於漢官且處於要職。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由此可見,清無論科舉制建立的初衷是怎樣避免士族獨攬大權,以選拔任用人才幫助國家治理,然而在實施過程中重在強化統治力量,淡化了選賢任能的作用。科舉所存在的弊端如上所述。

二、《儒林外史》中的科舉

《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也曾親身參與過科舉考試。他寫這本小說的目的並不是批判科舉制度本身,而是批判那些身陷科場,一生迂腐貪婪的人。吳敬梓所受到的教育讓他的心中對科舉制度也是略有贊同的。那麼《儒林外史》中批判的到底是科舉制度下的哪些人哪些事呢?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一)科舉是窮書生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比如周進這樣的窮苦書生,一生皓首窮經,認為科舉是自己的唯一出路,中舉前已經年逾花甲,受到小人的排擠與凌辱,他屢次失去了餬口的工作已然到了夢醒時分,這時路過了貢院,所幸遇到貴人金有餘帶他進了貢院併為他捐了個監生。周進把握住了機會,接連中舉,會試又中了進士最後得了殿試三甲。科舉成功之後仕途也極為順坦,三年成為御史,之後節節攀升最終做到了國子監司業。周進迂腐而善良,在廣東做學道的時候發現了范進的文章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間最好文章。"又心疼范進的遭遇,於是為范進取了秀才。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周進所代表的文人深受科舉改變命運的思想束縛,多年來的遭遇讓他養成了逆來順受,仰人鼻息的性格。在失魂落魄的時候依然堅信科舉是自己的唯一出路而且事實也是如此。可見科舉制度對文人思想的束縛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但是周進的結局還算歡喜的,這也說明了當時的社會想要躍龍門非科舉不可,這是很多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登科入仕是窮書生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這一方面是給了窮書生的機會,另一方面有講無數人牢牢地控制住科考的這個圈子裡無法自拔。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周進的故事裡也有那些開始冷語相譏,後來趨炎附勢的人。這段描寫並不是為了突出世態炎涼,也不是頌揚周進堅持夢想終有回報。而是說明科舉真的是當時社會窮書生的唯一出路,可見科舉制度是統治者為束縛文人思想,作為清朝統治者的工具而存在。

(二)科舉是文人的心魔

周進發現范進文章給了他秀才之時,范進也已經五十四歲,而范進中舉那年他五十五歲。中舉人前他的岳父已經對他罵聲不斷,只當他是個現世寶。尤其可想在未得秀才之前,范進的日子有多不好過。中舉那天,家中已經沒有早飯的米,窮書生為了科舉,不問家中餬口,一心投在科舉上。范進被鄰居拉到家中,得知自己中舉得了癔症。有人提議讓范進岳父胡屠戶打醒范進,而胡屠戶認為女婿是文曲星轉世打不得。在眾人勸說下打醒了范進,上演了好一齣鬧劇。范進的故事中,除了他岳父態度一百八十度轉彎,他的母親和妻子心甘情願支持范進的科考大事,可見

科舉改變人生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根據《儒林外史》中的講述,周進與范進兩人中的舉人之時已經是六十歲左右,而他們中舉的精力都說明他們是有才學的,只是苦於不被髮掘,白白耗費了數十年光陰,這數十年間,他們對科舉考試心心念念,幾成為他們的心魔。屢試不中的結果是求死或瘋魔。求學之時不顧家庭,僅以科舉為重,家中無米做飯也不能喚起他們的務實之心,暴露出科舉制度的弊端。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三)科舉的社會影響使人腐化

早期的匡超人十分惹人喜歡,孝順刻苦。白天殺豬買豆腐,晚上照顧病重的父親,每天只睡一更,在照顧的間歇時間讀書,活成了真儒的典範。馬二先生見匡超人純樸可愛、事親孝順,心生憐憫與惜才之心,於是他跟匡超人說:"顯親揚名,才是大孝"馬二先生迂腐認為科舉才是大孝,但是他說的不無道理。作為一個窮苦農民家庭的孩子,想要改變命運確實只有科舉一條路。馬二作為匡超人的引路人數次資助匡超人,為大家所褒獎。

但匡超人卻被投機取巧爭名奪利的思想所蠱惑,活脫脫成了一個牆頭草、薄情寡義的小人。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清朝朱理學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積極引導入世的,然而社會不良之風會蠶食文人的內心,如匡超人追名逐利只做了入世的事,失去了入世的本心。匡超人毫不猶豫的撇下那些曾有恩於自己,身陷麻煩中的人,恐禍事到來避之不及,早早撇清干係。

匡超人的自私冷漠,始於科舉制度,囿於當時社會大環境科舉改變人生的思想。馬二教他奉事父母,也要以科舉為重,無意間為他埋下了自私的種子。後來遇到潘三,終於成為了一個利己主義者。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儒林外史》中形象地刻畫了清朝科舉制度下文人的面貌,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始終堅持參加科考,有人投機取巧忘了本心。初中語文課中摘取了《范進中舉》讓我們看到科舉制度下人們的愚昧和迂腐,通過中舉前後的變化讓我們瞭解了世態炎涼,

當時的社會存在那麼多趨炎附勢的小人。然而,《儒林外史》講述給我們的並不只有這些人的無知和遭遇,而是揭露出科舉制度下的種種弊端,這些弊端造成了如周進、范進這樣有才學的人無辜荒廢青春,像匡超人這樣的純良之人受社會影響之深。科舉制度設定的初衷是好的,給苦讀學子開闢了出人頭地的路,然而卻僅有此一條路,讓文人學子困於其中無法自拔。

從《儒林外史》探析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對文人的影響

結語:

科舉固然給了寒門學子機遇,但是受到束縛的學子們或悲傷尋死、或發瘋癔病、或是變了嘴臉。從《儒林外史》中看到的儒林,正如這本書原來的名字《官場現形記》一樣,屬以明朝年號,記錄了清朝前期的官場現行。雖是一本小說,有多少類似事情真實的發生也未可知。科舉的弊病在於他並不是真正的選材擇仕,在統治者的"改良"下,成為了束縛文人思想,強化統治的工具。

參考文獻:

[1]吳敬梓.《儒林外史》

[2]顧農.《儒林外史與科舉制度》

[3]翟士巖.《儒林外史》看科舉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