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漢語常識》筆記

王力《古漢語常識》筆記

◆ 古代漢語常識

>> 我們如果對古代漢語進行嚴格的科學研究,的確應該分為上古時期(一般指漢代以前)、中古時期(一般指魏晉南北朝隋唐)、近代時期(一般指宋元明清),甚至還可以分得更細一些。

◆ (二)繁體字

>> “幹”是盾牌(“干戈”二字常常連用)。

◆ (三)異體字

>> 德:悳匆:悤奔:犇粗:觕、麤梁:樑

王力《古漢語常識》筆記

◆ (一)古今詞義的差別

>> 〔無慮〕古代有副詞“無慮”,不是無憂無慮的意思,而是“總有”“約有”(指數量)的意思

>> 醒〕在上古漢語裡,睡醒叫“覺”(又叫“寤”),酒醒叫“醒”,“覺”和“醒”本來是有分別的。古書中所謂“睡覺”,也就是睡醒,不是現代語的“睡覺”。

◆ (二)讀音和詞義的關係

>> 〔旋〕用作副詞時讀xuàn。

>> 有些字,同一個意義也可以兩讀,例如觀看的“看”,既可以讀陰平,也可以讀去聲。今天我們把“看”字讀去聲,但是讀古典詩詞的時候,為了格律的需要,有時候也還該讀成陰平。如杜甫《春夜喜雨》:“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又如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中“看”字都該讀kān。

王力《古漢語常識》筆記

◆ (三)用典

>> 用典,就是運用古書中的話(典故)。

>> 〔修門〕《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入修門些。”修門,指楚國首都郢的城門。

◆ (一)詞類,詞性的變換

>> 7.副詞 有一類詞,經常用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前面,表示程度、範圍、時間等,這類詞叫作副詞。

>> .介詞 有一類詞,同它後面的名詞、代詞等組合起來,經常用在動詞、形容詞的前面或後面,表示處所、方向、時間、對象等,這類詞叫作介詞。

>> 形容詞變動詞 這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使某物變成某種狀況,叫作“使動”;第二種是把事物看成某種狀況,叫作“意

>> 不及物動詞變及物動詞 不及物動詞是經常不帶賓語的動詞,及物動詞是經常帶賓語的動詞。拿現代漢語說,“起來”“下去”等是不及物動詞,“拿”“打”等是及物動詞。在古代漢語裡,不及物動詞變及物動詞也是一種“使動”。

>> D)名詞用如副詞(用作狀語)副詞是用作狀語的,如果名詞用作狀語,也就用如副詞。

王力《古漢語常識》筆記

◆ (二)虛詞

>> 有些“而”字只能不譯,它只表示前後兩件事的密切關係。例如:

>> 第三種用法是把行為的方式或時間和行為聯繫起來。這種“而”字也不能譯成現代漢語。例如:

>> 第一種“夫”字是助詞,它用在句子開頭,有引起議論的作用。

>> 第二種“夫”字是代詞(指示代詞),略等於現代的“這個”“那個”“那些”等,但是語意較輕

>> “蓋”字又是句首助詞,仍帶一些“大概”的意味,表示下邊說的話是一種帶推測性的斷定。

>> “蓋”字又是連詞,表示“因為”的意思,仍帶推測性的斷定

>> 所”字是結構助詞,它經常跟動詞結合,造成一個具有名詞性質的結構。

>> “焉”字等於介詞“於”加代詞“是”。放在一句的末尾。例如: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列子·愚公移山》)

◆ (三)句子的構成,判斷句

>> 由於謂語性質的不同,句子可以分為三類:(1)敘述句;(2)描寫句;(3)判斷句。

◆ (四)“倒裝”句

>> “之”“是”“之”和“是”是使句子“倒裝”的一種手段。說話人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面去,只要把“之”或“是”插在賓語和動詞的中間就行了。

王力《古漢語常識》筆記

◆ 文言的學習

>> 什麼時候可以學習文言呢?我們說是進了大學之後。什麼人可以學習文言呢?我們說是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學生。研究中國語言史的人,對於古代語言,不能不從古書中尋找它的形式。研究中國文學史的人,更不能不研究歷代的文學作品

◆ (一)詞彙

>> 詞彙自然是越古越好。因此,每寫一句文言之前,須得先做一番翻譯的工夫。譬如要說“回”,就寫作“返”(或“反”);要說“走”,就寫作“行”;要說“離開”,就寫作“去”;要說“住下”,就寫作“留”;要說“甜”,就寫作“甘”;要說“闊”,就寫作“廣”;要說“才”(“你這個時候才來”),就寫作“始”;要說“再”(“說了三次他不肯,我不想再說了”),就寫作“復”。

◆ (二)語法

>> 第一,中國上古沒有系詞“是”字;而“為”字也不是純粹的系詞

>> 第二,中國上古沒有使成式。所謂使成式,就是“做好”“弄壞”“打死”“救活”之類。

>> 第三,中國上古沒有處置式。所謂處置式,就是“將其殲滅”“把他罵了一頓”之類。

>> 第四,中國古代的人稱代詞沒有單複數的分別。

>> 第五,中國古代有用“之”字把句子形式變為名詞性仂語的辦法。

◆ 三、晦,朔,望,朏(fěi),弦

>> 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日,偶或是十七日)叫作望。這時地球運行到月亮和太陽的中間。由於太陽和月亮此升彼落,一東一西,遙遙相望,所以叫作望。

>> 每月初三叫作朏

>> 一個月又分為三部分,叫作旬(甲骨文已有“旬”字)。十天為一旬,又叫“浹日”。

◆ 四、日,時,刻,分,秒

>> 今人以夜裡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五點到七點為卯時,七點到九點為辰時,九點到十一點為巳時,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下午一點到三點為未時,三點到五點為申時,五點到七點為酉時,七點到九點為戌時,九點到十一點為亥時,這是符合古制的。

王力《古漢語常識》筆記

◆ 五、四時,節,候

>> 比節更小的單位是“候”。每一個節氣有三個候。一個候是五日有奇。古人所謂“時候”,就是指時令和節候。

◆ 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

>> 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主要是兩件事:

第一是對偶,第二是聲律。

>> 文論中對於文章的對偶特別是詩的對偶是有許多講究的。人們容易把對偶看得很簡單,以為只是字數相等,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副詞對副詞就是了。實際上遠不止此。《文心雕龍》提出了著名的對偶原則;“故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言對者,對比空辭者也;事對者,並舉人驗者也;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對者,事異義同者也。”拿今天的話來說,言對就是不用典故,事對就是用典故,反對就是反義詞或意義不相同的詞相對,正對就是同義詞或意義相近的詞相對。

>> 正因為這個意見是對的,所以後人常常拿它來衡量詩的優劣。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這是被人傳誦的名句。但是蔡寬夫《詩話》說:“晉宋間詩人造語顯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

>> 文心雕龍·聲律篇》中有很重要的兩句話:“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

>> 相連的兩個出句(末字)聲調相同,叫作“鶴膝”,也有人認為就是“上尾”。

◆ 為什麼學習古代漢語要學點天文學

>> 明末大學者顧炎武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天’,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顧炎武《日知錄》卷三十)

王力《古漢語常識》筆記

◆ 三、子部

>> 這是講二十四個節氣。十五日為一個節氣(實際上是十五日多一點)。

>> 二十四時,這裡指二十四個節氣。鬥,指北斗的斗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指斗柄所指的方向。中繩,指晝夜平分。這一段話說明了天文和曆法的關係。

◆ 四、集部

>> 斗杓指東,天下皆春。

>> 每月最後一日叫作“晦”,最初一日叫作“朔”,“晦”與“朔”是相連的,晚上沒有月光,所以叫“晦”。《說文》有一個“朓”字雲:“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這是曆法未密之所致。

◆ 第一類:

>> 以至”和“以致”是有分別的。“以至”一般表示時間程度,範圍上的遞升或遞降,有“直到”的意思;“以致”是表示事物發展的結果的,有“因此而造成”的意思。

◆ 第二類:

>> 要注意,“縱然”和“雖然”的意思不一樣。“雖然”指的是有那件事情,“縱然”指的是還沒有那件事情。

◆ 第五類:

>> “者”和“所”有什麼不同呢?這兩個字雖然都有“的”的意思,但是“所”只管動詞,而“者”不一定管動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