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 古代汉语常识

>> 我们如果对古代汉语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的确应该分为上古时期(一般指汉代以前)、中古时期(一般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近代时期(一般指宋元明清),甚至还可以分得更细一些。

◆ (二)繁体字

>> “干”是盾牌(“干戈”二字常常连用)。

◆ (三)异体字

>> 德:悳匆:悤奔:犇粗:觕、麤梁:樑

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 (一)古今词义的差别

>> 〔无虑〕古代有副词“无虑”,不是无忧无虑的意思,而是“总有”“约有”(指数量)的意思

>> 醒〕在上古汉语里,睡醒叫“觉”(又叫“寤”),酒醒叫“醒”,“觉”和“醒”本来是有分别的。古书中所谓“睡觉”,也就是睡醒,不是现代语的“睡觉”。

◆ (二)读音和词义的关系

>> 〔旋〕用作副词时读xuàn。

>> 有些字,同一个意义也可以两读,例如观看的“看”,既可以读阴平,也可以读去声。今天我们把“看”字读去声,但是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为了格律的需要,有时候也还该读成阴平。如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又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中“看”字都该读kān。

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 (三)用典

>> 用典,就是运用古书中的话(典故)。

>> 〔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修门,指楚国首都郢的城门。

◆ (一)词类,词性的变换

>> 7.副词 有一类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这类词叫作副词。

>> .介词 有一类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来,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这类词叫作介词。

>> 形容词变动词 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使某物变成某种状况,叫作“使动”;第二种是把事物看成某种状况,叫作“意

>> 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是经常不带宾语的动词,及物动词是经常带宾语的动词。拿现代汉语说,“起来”“下去”等是不及物动词,“拿”“打”等是及物动词。在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也是一种“使动”。

>> D)名词用如副词(用作状语)副词是用作状语的,如果名词用作状语,也就用如副词。

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 (二)虚词

>> 有些“而”字只能不译,它只表示前后两件事的密切关系。例如:

>> 第三种用法是把行为的方式或时间和行为联系起来。这种“而”字也不能译成现代汉语。例如:

>> 第一种“夫”字是助词,它用在句子开头,有引起议论的作用。

>> 第二种“夫”字是代词(指示代词),略等于现代的“这个”“那个”“那些”等,但是语意较轻

>> “盖”字又是句首助词,仍带一些“大概”的意味,表示下边说的话是一种带推测性的断定。

>> “盖”字又是连词,表示“因为”的意思,仍带推测性的断定

>> 所”字是结构助词,它经常跟动词结合,造成一个具有名词性质的结构。

>> “焉”字等于介词“于”加代词“是”。放在一句的末尾。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愚公移山》)

◆ (三)句子的构成,判断句

>> 由于谓语性质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三类:(1)叙述句;(2)描写句;(3)判断句。

◆ (四)“倒装”句

>> “之”“是”“之”和“是”是使句子“倒装”的一种手段。说话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去,只要把“之”或“是”插在宾语和动词的中间就行了。

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 文言的学习

>> 什么时候可以学习文言呢?我们说是进了大学之后。什么人可以学习文言呢?我们说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研究中国语言史的人,对于古代语言,不能不从古书中寻找它的形式。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更不能不研究历代的文学作品

◆ (一)词汇

>> 词汇自然是越古越好。因此,每写一句文言之前,须得先做一番翻译的工夫。譬如要说“回”,就写作“返”(或“反”);要说“走”,就写作“行”;要说“离开”,就写作“去”;要说“住下”,就写作“留”;要说“甜”,就写作“甘”;要说“阔”,就写作“广”;要说“才”(“你这个时候才来”),就写作“始”;要说“再”(“说了三次他不肯,我不想再说了”),就写作“复”。

◆ (二)语法

>> 第一,中国上古没有系词“是”字;而“为”字也不是纯粹的系词

>> 第二,中国上古没有使成式。所谓使成式,就是“做好”“弄坏”“打死”“救活”之类。

>> 第三,中国上古没有处置式。所谓处置式,就是“将其歼灭”“把他骂了一顿”之类。

>> 第四,中国古代的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

>> 第五,中国古代有用“之”字把句子形式变为名词性仂语的办法。

◆ 三、晦,朔,望,朏(fěi),弦

>> 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偶或是十七日)叫作望。这时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由于太阳和月亮此升彼落,一东一西,遥遥相望,所以叫作望。

>> 每月初三叫作朏

>> 一个月又分为三部分,叫作旬(甲骨文已有“旬”字)。十天为一旬,又叫“浃日”。

◆ 四、日,时,刻,分,秒

>> 今人以夜里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五点到七点为卯时,七点到九点为辰时,九点到十一点为巳时,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下午一点到三点为未时,三点到五点为申时,五点到七点为酉时,七点到九点为戌时,九点到十一点为亥时,这是符合古制的。

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 五、四时,节,候

>> 比节更小的单位是“候”。每一个节气有三个候。一个候是五日有奇。古人所谓“时候”,就是指时令和节候。

◆ 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

>> 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

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

>> 文论中对于文章的对偶特别是诗的对偶是有许多讲究的。人们容易把对偶看得很简单,以为只是字数相等,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就是了。实际上远不止此。《文心雕龙》提出了著名的对偶原则;“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对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拿今天的话来说,言对就是不用典故,事对就是用典故,反对就是反义词或意义不相同的词相对,正对就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相对。

>> 正因为这个意见是对的,所以后人常常拿它来衡量诗的优劣。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被人传诵的名句。但是蔡宽夫《诗话》说:“晋宋间诗人造语显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

>> 文心雕龙·声律篇》中有很重要的两句话:“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 相连的两个出句(末字)声调相同,叫作“鹤膝”,也有人认为就是“上尾”。

◆ 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要学点天文学

>> 明末大学者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

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 三、子部

>> 这是讲二十四个节气。十五日为一个节气(实际上是十五日多一点)。

>> 二十四时,这里指二十四个节气。斗,指北斗的斗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指斗柄所指的方向。中绳,指昼夜平分。这一段话说明了天文和历法的关系。

◆ 四、集部

>> 斗杓指东,天下皆春。

>> 每月最后一日叫作“晦”,最初一日叫作“朔”,“晦”与“朔”是相连的,晚上没有月光,所以叫“晦”。《说文》有一个“朓”字云:“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这是历法未密之所致。

◆ 第一类:

>> 以至”和“以致”是有分别的。“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以致”是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的,有“因此而造成”的意思。

◆ 第二类:

>> 要注意,“纵然”和“虽然”的意思不一样。“虽然”指的是有那件事情,“纵然”指的是还没有那件事情。

◆ 第五类:

>> “者”和“所”有什么不同呢?这两个字虽然都有“的”的意思,但是“所”只管动词,而“者”不一定管动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