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憑什麼俯視世界茶史

武夷,不是一個茶樹品種,也不是一款茶產品,而是一個群體,也就是俗稱閩北地區的茶業總體。這個總體,足以俯視中國乃至於世界茶史。正是武夷茶,支撐起了中國茶座標的高度。這一點,多年來諸多的

茶文化研究者遣詞用字過於謹慎了。

試舉幾例,據烏克斯《茶葉全書》記載,最早運到歐洲的中國茶是武夷茶。波士頓傾茶事件的“主角”是武夷茶。最早測出的茶葉成分被命名為“武夷酸”。印度等地的茶種子、拼茶來源於武夷茶。武夷茶曾是中外文人們爭頌的對象……這實際上源於武夷茶所創造的巔峰狀態以及對中國茶史與世界茶史的巨大貢獻。當然,這裡講的巔峰,並不是達到頂峰就停滯了,甚至下滑了,而正如站在峰頂上,這山望著那山高,不斷創造著巔峰。我覺得用“巔峰”兩個字來定位武夷茶再恰當不過。有人可能說,武夷茶歷史長河中也不乏顛簸,如明初團茶改散茶後、清末民初社會動盪,武夷茶一度出現低迷。這不假,但正如巔峰中的波谷,波谷實則是在蘊育著一種力量,噴薄而出時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個更崔巍的巔峰。武夷茶就是這樣,不斷蝶變,進入了中國茶業史,成為中國乃至於世界茶文化史的棲息地與支撐點。而許多歷史名茶依然只是名茶,甚至蛻變得徹底消失了。

武夷茶憑什麼俯視世界茶史

天下之茶建為最

讓我們把思維切換到千年前。北宋時期,氣候漸漸變冷,太湖區域的貢茶園不能在清明前預期發芽了。但皇家的胃口不能不滿足,於是貢茶基地南移,最終鎖定了建安。從此,這個起源於五代閩國龍啟元年(933年)的北苑御茶園開始了中國茶史上的一個輝煌時代。歷經四朝,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凡458年,留下了一個文化奇蹟——中國團餅茶最高製作工藝的發祥地。

“龍團鳳餅,冠絕天下,其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勝造其極。”其稀世之珍,即使在位高權重如王安石的眼中,皇帝賞賜的龍團鳳餅亦如九天下墜的珍寶,可讓飲者兩腋清風,欲上蓬萊。沒有口福的低品級官員只能從密雲龍、瑞雲翔龍、龍團勝雪等一個個曼妙的名字中去想象了。不獨如此,就在此時此地,中國的貢茶生產進入專門化與制度化。至宋徽宗時期,烹茶品飲之風,一如宋之工筆,細膩,講究,乃至登峰造極。

北苑貢茶在創造輝煌,茶學與茶文化亦不甘落後,臻至一個新的高度。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趙汝礪的《北苑別錄》、宋徽宗的《大觀茶論》、黃儒的《品茶要錄》、熊藩的《宣和北苑貢茶錄》等20多本茶著,論述的主題雖是區域性的,但此種文化景觀,在中國古代茶文獻史上是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的,足以笑傲茶學思想史。這些茶論,或品評茶色之美,或崇尚茶器之精,或讚美建茶之品,空前啟後,至今研究茶學仍繞不過。更為人熟知的是中國茶文化史在這一時期絢爛奪目,茶文化與詩文化、禪文化充分滲透,詩歌的國度迸發出一朵茶詩奇葩。或情趣盎然,超然出塵,或嫻適灑脫,清悠遠極。茶葉茶人、茶品茶事、茶德茶情、茶理茶趣、茶禮茶道統統詩化了。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宋時的茶詩數量之眾空前絕後,尤以武夷茶詩最具亮色,參與文人之多,上自皇家下迄文壇風流人士林逋、楊億、范仲淹、晏殊、梅堯臣、歐陽修、曾鞏、蘇頌、王安石、蘇東坡兄弟、黃庭堅、秦觀、李清照、陸游、周必大、楊萬里、朱熹幾乎無一落下,並延至元之耶律楚材、薩都剌。即使明初團茶廢,散茶興,但後世憑弔的餘韻卻久久未去。騷客雅士不約而同地以窮盡漢語最靚麗的字詞來比擬武夷茶,臻至無以復加之境。文人是茶美的發現者,更是茶美的標準的構建者。文人的偏好,將武夷茶從飲料推向文化審美,從“器”走向“道”,體現了一種茶文化之美。名茶與名山、名茶與名人珠璧交映,照灼千年。

武夷茶憑什麼俯視世界茶史

武夷茶是屬於世界的

中國六大茶類,武夷茶獨創三席,烏龍茶紅茶白茶,謂其產品創新的巔峰當不過分,閩北地區至今仍是中國特種名茶的重要產區。武夷茶的創新價值對後世的貢獻與影響,茶界並沒有充分的評估。竊以為,首先是豐富了中國茶品種,提高了茶產量,改變了茶葉消費方式,對外貿出口產生了較大影響,如清代功夫茶,主要衝泡的是烏龍茶與紅茶;外貿出口的重頭產品是武夷茶,這一過程持續了兩個半世紀之久,其經濟價值難以估量。至今烏龍茶仍是茶葉出口的大宗。其次,其品種、工藝傳播自古迄今,自中及外,產生了廣泛的市場效應與深遠的文化效應。烏龍茶由閩北衍及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並催生了至今興盛的功夫茶泡法。在正山小種紅茶工藝基礎上誕生了福建工夫紅茶和紅碎茶,向省外傳播,則萌發了祁紅、滇紅、九曲紅梅等十多種紅茶。新時期炙手可熱的

金駿眉,也是在傳統正山小種紅茶優良品質的傳承與工藝的基礎上的創新結果。其社會價值,不僅在於品種的創新,更引發了紅茶熱,不僅填補了中國缺乏頂級紅茶的空白,更為中國紅茶的重新崛起豎立了一根標杆。再次,扮演著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不論是茶葉的海上輸出之路,還是陸上由晉商書寫的“萬里茶路”,目前政府已經作為文化遺產準備申遺的。閩商在海絲路上的走海行船,敢冒風險,與晉商足履灼沙,頂風斗塵,馬矢代薪,炊灶作食的精神,最終都沉澱為中國重要的商業文化特質。

武夷茶傳入歐洲,雖沒有那麼順利被接受,但一旦與英國的科學風尚相結合,便衍化為一種時尚的大眾的生活方式。如下午茶,正如一首歌謠所唱:“當時鐘敲響4下時,世上的一為茶而停。”如今,下午茶成為最能代表英國文化的符號。不獨如此,武夷茶更進入了英國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戲劇等文學藝術領域。文人政客們對茶如痴如醉,為武夷茶留下了大量詩篇。有時,“武夷”就是“茶”的代稱,大詩人雪萊、拜倫等就在茶與瓷器、絲綢中構築他們的“印象中國”。這一點,與中國的文人雅士的愛茶之心似有靈犀。

武夷茶東渡日本,在日本茶道中留下深深的影子。穿越茫茫戈壁大漠,給俄羅斯送去多少期盼,馬雅可夫斯基讚道:“一切東方人,心裡樂開了花,駱駝駝來了——武夷茶”。印度、錫蘭茶品種、工藝的祖宗都是武夷茶,那個英國人福瓊偷武夷茶樹的故事不知被講述過多少次了。武夷茶在美國衍化為一種冰茶冷飲。在東南亞,不少家庭常備著武夷茶。武夷茶,曾支撐起了世界茶產業的一個龐大體系。武夷茶史,何嘗不是一部中國文化的自信史呢?武夷茶理所應當受到世界的尊重。《武夷茶大典》也是寫給世界的。

武夷茶憑什麼俯視世界茶史

茶業復興的一個巨大符號

在新時期,福建茶產業走在全國前列。在茶類品種、茶樹良種數量、茶葉總產量、產值、涉茶產業以及茶企品牌建設等方面居全國領先地位,著名品牌專家謝付亮先生在《茶翅高飛——中國茶葉品牌快速崛起之道》中亦有相關論述。這與武夷茶的貢獻密不可分。

傳統上,武夷茶與中國其他地區的茶葉生產方式一樣,是小農生產方式,規模小,經營分散,對市場變化反應遲滯,缺乏技術革新與茶種改良。《茶葉全書》就批評了中國茶的宣傳推廣缺乏組織與力度,尤其是近代,茶業技術落後,連印度、錫蘭都不如。印度茶業協會1900年就設有科學技術部,推出了不少科技著述、技術發明與茶種改良。即便如此,中國茶的科技亮點還閃爍在武夷茶中。吳覺農先生抗戰期間在武夷山創辦了第一所全國性的茶葉研究所,推出了大量至今仍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包括林馥泉的《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王澤農的《武夷巖茶土壤》等。即使茶人自己也感覺自豪,陳椽有言:“武夷巖茶製作技術獨一無二,為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無與倫比,值得中國人雄視世界。”當今的武夷茶企秉承了傳統,煥發出新的生機。在武夷山,不少茶企的生產與科研結合得特別緊密,既是企業又是科研機構,是工廠,又是研究所。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

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的廣泛接觸,從他們身上,看到一種復興中國茶業的力量貫穿其中,如巖骨花香流澤後世。至於產業化過程中的技術與品質管控,茶樹改良與種植,茶葉深加工,有機生態茶園建設,品牌建設,茶葉流通模式的創新,涉足資本市場等等無不可圈可點。

茶的命運折射出一個國家的興衰。政治清明、經濟持續繁榮、科技不斷創新,文人創作新品迭出是茶產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闊背景中,春江水暖,先飄然而起的,不僅是茶香,還有茶文化。《武夷茶大典》作為典籍性讀物,既忠實地記載歷史,更注重提煉與總結最新的科研與文化成果,對未來武夷茶發展具有預見與指導作用。既從茶的角度,又跳出“茶”來看武夷茶,從外貿、交通,甚至自然災害等角度來認識武夷茶。既反映武夷茶事,也反映武夷茶人茶企。武夷茶的厚重不是一本大典所能涵蓋的,否則對不住歷史上的武夷茶人。《武夷茶大典》的編寫宗旨,是在產業化大發展的節點上把武夷茶文化傳遞下去。放眼武夷茶產業的發展,一是需要融合,茶與茶的融合,茶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二是引入科技、資本等元素。我們熟知的世界上第一本茶著《茶經》,也是在茶商的推動下由陸羽來完成的。三是文化資源的挖掘。閩北是中國重要的茶產區,更是傳統文化重鎮。“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我們輸出茶的同時,更要輸出茶文化,這肯定是茶產業持續發展的一個大背景。茶文化的綰接與弘揚要比茶本身難得多。四是需要創意。茶葉最能體現中國人的創意,中國人的智慧滋潤了一片片苦澀的葉子。武夷茶保留了茶的多樣性,未來的發展未必要走立頓標準化的路徑,如武夷巖茶,是茶植物王國的桂冠,可打造成茶科研、教育、旅遊的制高點。

閩北茶品繁多,風格多樣,百茶爭放,這既是一種歷史延續,也是開明開放,積極與外界交流的結果。或許這也是武夷茶歷經千年起起落落而始終不斷創造巔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茶積德】古人葉嘉“種茶不為時採,為植功種德,遺香後世。”的話,我常拿來安慰困難中的茶商朋友:做茶是積德生意,會蔭及子孫的。因為茶商中有些人“折房牆,補茶壁”,變賣左手房產去壯大右手的茶連鎖生意。確實今天葉嘉子孫繁榮,多事成。看來,事茶還真能積德呢!事實上,茶商大多也雨過天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