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開展農村居民衛生大清理

和平村開展農村居民衛生大清理

整治內容

(一)清理村內外衛生死角。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公眾參與”原則,以“三線”(公路、河道、通村道路沿線)、“五片”(村莊周邊、房前屋後、公共場所、集貿市場、村莊出入口)為整治重點區域,集中清理存量垃圾和衛生死角。清理後的區域,要採取配套設施、硬化綠化、專人盯防等有效措施,防止反彈,鞏固成果。收集的垃圾可以直運或轉運至鎮垃圾中轉站。對於地理位置較偏遠的村,收集的垃圾可採取生態衛生填埋或無害化焚燒等方式進行妥善處理。

(二)清理河塘溝渠。由於群眾衛生意識淡薄,河塘溝渠往往成為各類垃圾的天然消納場所,形成“白色汙染”重災區,河塘溝渠的清理既是整治重點,也是難點。要全面清理村莊河塘溝渠水面上的漂浮物、雜物和周邊各類垃圾,全面制止垃圾汙水直排河塘溝渠、企業超標排放及其他危害水體衛生的行為,全面消除“垃圾河”“垃圾灣”“垃圾溝”現象。同時,要加強對河塘溝渠周邊居民的宣傳引導,樹立群眾衛生意識,共同維護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實現河塘溝渠長效管理和常態保潔。

(三)清理庭院衛生。結合“大家動手、清理垃圾、美化家園”宣傳畫張貼工作,採取廣播、橫幅、標語等形式,號召千家萬戶開展庭院大掃除,在庭院“門前三包”範圍內清除衛生死角,清理垃圾和雜物。通過開展“衛生家庭”“衛生文明戶”等評選活動,提高群眾衛生意識,形成良好衛生習慣,共建美麗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