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倆都是放蕩不羈的大詩人,爺爺是唐代“近體詩”奠基人之一

杜甫,唐朝後期著名的詩人,被人尊為“詩聖”,和李白、白居易位居唐代詩人前三名。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詩,在中國古代詩壇上,影響極其深遠,他的詩被後人稱作“詩史”。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出,杜甫既是一位心繫蒼生,胸懷天下的偉大詩人,同時也是一位桀驁不馴,放蕩不羈的狂人。這個性格特點,從他的詩《飲中八仙歌》中,可以窺見一斑。

祖孫倆都是放蕩不羈的大詩人,爺爺是唐代“近體詩”奠基人之一

其實杜甫的祖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只不過孫子的名氣太大了,掩蓋住了爺爺的光芒而已。杜甫的祖父,名叫杜審言,在唐高宗時期,中過進士。杜審言的詩,以五言律詩居多,詩風樸素自然,格調嚴謹,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狂蕩不羈比孫子杜甫,有過之而無不及。憑藉著自己過人的才能,為人高傲,有點瞧不起人。曾經口出狂言:“我寫的文章,可以使當年善於作賦的屈原和宋玉,都成為我的部下;我寫的書法,如果讓晉代的王羲之看見了,他也得拜我為師。”聽聽這口氣,多麼自信,又是多麼猖狂。

祖孫倆都是放蕩不羈的大詩人,爺爺是唐代“近體詩”奠基人之一

因為目中無人,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因為和張易之兄弟來往密切,被下屬告發,唐中宗把他發配到了今天的越南境內。後來被召回任國子監主簿。杜審言的詩,以寫自然景物居多,以及唱和別人的詩作。他的一首代表作《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祖孫倆都是放蕩不羈的大詩人,爺爺是唐代“近體詩”奠基人之一

晉陵,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常州市。高宗時期,杜審言雖然中了進士,然而仕途並不順暢,當時只做了一些縣丞、縣尉一類的小官職,很不得志。武則天時期,他到江陰縣任職。當時雖然詩名遠播,然而仕途坎坷,心裡很是不爽。這時候,他的一位好友陸丞,在臨縣做官,哥倆時常小聚喝兩杯。由於陸丞也是一位詩人,兩人經常出外郊遊,然後互相賦詩唱和。當時陸丞寫了一首《早春遊望》的詩,內容沒有流傳下來。杜審言就給和了一首詩,就是上面說的《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祖孫倆都是放蕩不羈的大詩人,爺爺是唐代“近體詩”奠基人之一

江南的早春,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和朋友一起踏春郊遊,本來是賞心悅目的高興事,詩人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眼前的景色,卻勾起了詩人思鄉的愁緒。認為只有遠離家鄉,在外奔波的人,才會對異鄉的景色大驚小怪,而本地人早已見怪不怪了。就像今天的人們描述到外地旅遊那樣:“是從自己厭倦的地方來,到別人厭倦的地方去。”表達了作者既羨慕這裡的春色,又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樣的矛盾心理。

祖孫倆都是放蕩不羈的大詩人,爺爺是唐代“近體詩”奠基人之一

杜審言的這首詩,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比較成熟的五言律詩。後來人寫五言律詩,大都參照這個格式,因此杜審言被後人稱作“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他流傳下來的詩雖然不多,但是他卻首開了近體五言律詩的先河,雖然名氣沒有他的孫輩杜甫大,但也足以為後人所敬仰。你對這爺孫倆,有何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