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頻繁中招!為保“戰力”海外航司“各顯神通”

自從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爆發以來,飛行員就成了“高風險職業”,“飛行員確診新冠病毒”的報道層出不窮——

4月5日,上海市衛健委通報一則輸入性病例,一名法國籍貨機機組人員被診斷為確診病例。後經法國航空公司證實,這名輸入性病例患者為在巴西--上海航線上運送口罩的飛行員。

飛行員頻繁中招!為保“戰力”海外航司“各顯神通”

4月2日,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宣佈,該公司一名50多歲男性飛行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這名飛行員3月份曾執飛日本東京往返美國紐約航線。

此外,美國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ALPA)透露,美國航空公司已經有41名飛行員的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

飛行員頻繁中招!為保“戰力”海外航司“各顯神通”

航線飛行員頻頻中招,那麼在飛機上要怎樣才能避免被病毒感染?

機艙內的病毒傳播方式

目前確定的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有兩個:第一是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第二是密切接觸傳播。

在空氣不流通的空間內,如果20分鐘之前有人咳嗽或者打噴嚏過,在20分鐘內攜帶病毒的微滴都會懸浮在空中,在這一空間內的人群都有被傳染的風險。因此,飛機上的洗手間、客艙局部空間等部位,由於空間比較狹窄,空氣流通非常差,仍然會有接觸和飛沫傳播的風險。

飛行員頻繁中招!為保“戰力”海外航司“各顯神通”

國際航線的機組人員通常有十幾、二十小時都在飛機上,不可能不喝水、不吃飯、不用衛生間。此外,駕駛艙的徹底消毒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果前一個機組或者乘客中有病毒攜帶者,那麼對於需要在狹小空間中長時間連續工作的飛行員來說,就是非常巨大的風險。

飛行員頻繁中招!為保“戰力”海外航司“各顯神通”

此外,乘務員還需要為乘客提供送餐、送水等服務,與乘客密切接觸,在服務過程中與乘客產生交叉感染的風險極高,甚至在工作中和飛行員密切接觸,極有可能導致乘務員、飛行員和旅客三方交叉感染。

如何最大程度減少感染風險?

儘管世界範圍內的航空業都遭到了嚴重的衝擊,但如果在疫情期間不可避免要乘坐飛機、開飛機或者是“在飛機上開展工作”,應如何注意防疫?基本防護建議如下:

(1)機組在執行國際航班過程中,尤其是在境外,一定注意防範在酒店或酒店外住宿、飲食、購物過程中的風險,避免給自身和旅客帶來巨大的風險。

(2)飛行員長期處於駕駛艙之類的密閉空間中,除了佩戴口罩外,還可以使用一次性手套,在飛行過程中儘量不摘下口罩,勤洗手。

飛行員頻繁中招!為保“戰力”海外航司“各顯神通”

(3)乘務員應該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正確佩戴口罩,需要對旅客進行送餐、送水等服務的時候可以戴上一次性手套,服務結束後將一次性手套妥善處理並及時洗手。

各國針對任務後機組的防疫措施

中國

從疫情爆發初期開始,我國民航局就積極應對,並得到了各航司的堅決執行——

4月6日,民航局發佈了全新的第四版《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

第四版《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

專門優化了機組人員個人防護方案,並要求與我國通航的國外航空公司按照指南要求採取相應舉措。

同時,國內機場會對包括飛行員在內的所有入境旅客進行病毒檢測。

國內航司的飛行員及機組成員在執行國際航班之後,不但要接受核酸檢測,還需要隔離14天,再次接受核酸檢測呈陰性後,方可執飛下一次國際航班。

關於飛行途中的防疫措施,在4月2日的民航局例行發佈會上,東航北京分公司飛行部總經理段煉也做了專門的介紹:“ 國際航班機組能不在外過夜的儘量不過夜,如需過夜的航班,機組僅在指定的駐外酒店房間休息,杜絕外出,餐食送到房間。同時,機上防護嚴格按照民航局最新防控指南要求配備防護物資,國際航班返程一律按照高風險等級防護實施。機組在運行細節上也做了改變,例如機組進場準備航班的班車比原先提前了20分鐘發車,為的是提前上飛機,做好機上工作區域消毒、穿戴各種防護用品後再進行航班準備工作,確保防護工作萬無一失。”

最後,機組人員返回國內基地後,也將接受集中隔離14天觀察。

EASA

與國內相比,海外監管機構對於機組防疫的指導策略並不統一——

動作最快的EASA早在2月初就發佈了一則針對疫情的航司運營指南:

飛行員頻繁中招!為保“戰力”海外航司“各顯神通”

EASA在指南中建議:

各航司應該:

1.出發前運營飛機需備有足夠的飲用水。

2.出發前運營飛機需備有足夠數量的手套。

3.需提供消毒凝膠給機組人員和乘客。

機組人員應該:

1.佩戴口罩與一次性手套,尤其是在處理餐食時。

2.及時記錄乘客的健康狀況並上報至相關入境健康機構。

3.提醒乘客填寫健康申報卡

4.告知乘客如果有不適跡象,及時呼叫。

4月7日,EASA再次發文,建議機組人員佩戴外科手術標準的口罩,並4小時更換一次。還應當在機艙內提供洗手液,並告知相關的人員“勤洗手”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同時,相關直接接觸乘客的機組人員應當佩戴一次性手套。航司應當安排乘客之間的安全距離,鼓勵乘客佩戴口罩。

歐盟委員會

4月2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消息稱,在下個月防疫封鎖措施結束後,將實施一套航空防疫守則,包括在機場和飛機上採取社交距離措施。

歐盟交通專員瓦倫4月22日表示,擬議中的守則除了保持社交距離,也會包括戴口罩,以及為機場和飛機進行消毒:“ 大概到了5月中,我們正在擬訂的策略就會出臺。”

FAA

美國航空界則還在為今後航班該如何實行社交距離等措施展開辯論。FAA局長迪克森(Stephen Dickson)上週表示FAA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計劃對機組人員發出指導原則,但當局不打算強制實施這些措施。

整體來說,由於多數海外民航監管機構沒有為航司提供強制性的指南與策略,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國航司都自行採取了一些防疫措施——

譬如,美國一些航空公司已自行推出措施,包括將中間座位留空、暫停自動升級以及改變登機程序。

飛行員頻繁中招!為保“戰力”海外航司“各顯神通”

美國航空在登機櫃臺提示乘客保持“社交距離”

而法航在發生飛行員因確認新冠肺炎滯留中國的事件後,法航於4月8日發佈聲明,稱法航已經修改了飛往中國的航線:“ 考慮到中國政府最近對機組人員實施的健康檢查政策的變化,為了繼續向法國運送醫療設備和口罩,決定在巴黎和上海之間經停韓國首爾。航班將在首爾停留,機組人員將在首爾海關區域內一家酒店休息。然後到上海之後,機組將不下飛機。”

這樣的措施是可以理解的:對於必須運行的航線來說,機組就是“戰鬥力”,為了最大程度保存力量,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