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揮別北京小湯山醫院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電 題:揮別北京小湯山醫院

中新社記者 杜燕

4月28日早,兩位患者佩戴口罩,手捧鮮花,在北京小湯山醫院B區病房樓前,與醫務人員揮手道別。

這是該院在運行44天的時間裡送別的最後一批患者,至此,該院患者“清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冠狀病毒”讓17年前專門收治“非典”患者的北京小湯山醫院再度成為焦點。

進入3月,北京本地確診病例數量“走下坡路”,境外疫情開始蔓延。北京市作為重要的國際口岸,3月上中旬每日入境航班數十架、人員數千人,境外輸入病例開始迅速增多。

不同於17年前匆忙“上陣”,歷時53天改造完工的北京小湯山醫院3月16日從容啟用,主要用於境外來(返)京人員中需篩查人員、疑似病例及輕型、普通型確診患者治療。

重啟的北京小湯山醫院醫療設施、設備先進且齊全,醫務人員充足且專業,醫院還從健全制度、優化流程到精準救治、智慧抗疫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科學防控體系”。

自3月16日至4月28日,北京小湯山醫院忙而不亂:累計篩查2175人,單日最大篩查量達394人;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54人,疑似病例27人。

50歲的餘先生和18歲的韓姑娘是確診病例中的兩例,均為普通型病例。3月19日入院的韓姑娘病情相對穩定,而3月28日入院的餘先生病情一度波動,但兩人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抗病毒治療、對症治療下達到出院標準。

如今即將走出小湯山醫院的他們由衷地感謝醫務人員的付出。餘先生說,全球疫情下,全世界有太多的醫務人員為救治患者而拼搏,甚至獻出生命。

17年前,北京小湯山醫院在“非典”疫情最嚴重時臨危受命,7天建成1000張病床,創造了“非典”患者最高治癒率、最低死亡率、醫務人員零感染的“小湯山奇蹟”。

這樣的“奇蹟”再次上演。隨著最後兩位患者出院,北京小湯山醫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無死亡病例。與此同時,目前第一批休整的912名醫務人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實現了“篩查零漏檢、醫務人員零感染”。4月28日起,“馳援”北京小湯山醫院的醫務人員們也陸續離院。

“我接收第一個患者,也送走最後一個患者。”北京中醫醫院副主任護師李倩從2月10日進入小湯山醫院至今已整整78天。她說,“稍事休整後,就可回家抱抱剛過3歲生日的孩子”。

17年前曾參加“非典”戰“疫”的北京同仁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何茵說,那時一點兒都不怕,“因為年輕,所以無畏”。17年後,面對新冠肺炎依然不怕,是有了專業積澱,“因為懂得,所以不怕”。

在她看來,此一役還有“黑科技”來助陣。人工智能普遍應用於放射檢查、檢測檢驗、藥品服務、後勤保障等多個領域,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準確性,更減少了院內交叉感染風險。

“戰‘疫’快速且完美收官。”北京兒童醫院呼吸二科副主任醫師楊海明如是評價。

“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忙且有序,讓自己在業務上收穫很大。”他說,“五一”假期過後,將和其他“戰友”一樣回到原工作崗位。

按照計劃,4月29日起,小湯山醫院將關閉備用。

“北京小湯山醫院已不僅僅是一個定點醫院的概念,而是成為首都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基地。”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北京小湯山醫院工作專班組組長呂一平說,這家擁有1600張床位的醫院,和一群“召必至,戰必勝”的醫務人員,讓市民更加安心。(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