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打卡方式的演变

工作打卡,一个简单而又有趣的话题。

简单到大多数人都接触过打卡,熟悉传统打卡的流程,有趣的是打卡历史的演变,是通过科技的推动不断前进的。

古时候我们把打卡叫“点卯”或者“应卯”,旧时官署衙门卯时(早晨5时至7时)开始办公事。官员查点人数时叫“点卯”,吏役听候点名叫“应卯”,其点名册称为“卯册”。若需签到,则称为“画卯”。李存《义役谣》:五更饭罢去画卯,水潦载道归业晡。有的人为应付差事,点卯后即走开,故后来用“点卯”来比喻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的人。


关于工作打卡方式的演变

19世纪中后期开始,西方随着工业时代革命的推进,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打卡机,结合打印机技术,插入纸片后能够打印当前时间。最开始是人工统计工作时长及考勤情况,现在结合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能够通过芯片自动计算工作时间及缺考勤情况,有些能通过服务器自动导出相应的数据,衍生出很多相关产品,诸如机械打卡机,磁卡/IC卡考勤机,虹膜考勤机,指纹考勤机等,目前依然被很多如餐饮企业,家庭式作坊,小工厂等广泛使用着。


关于工作打卡方式的演变

插卡式考勤机

随着图像识别技术的成熟,市场上也出现了新一代的打卡机,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利用人脸的差异识别人员。通过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建立人脸特征模板对人员进行登陆,并在识别时更新用户脸部图像提高准确率。

关于工作打卡方式的演变

人脸考勤机

也有通过电子围栏的方式,利用GPS定位+wifi定位的原理,当进入到公司打卡范围时,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进行自动或手动打卡,比如著名的钉钉打卡就是采取这种模式。


关于工作打卡方式的演变

钉钉打卡界面

我们仔细观察研究后会发现,打卡的演变一直围绕着固定的工作地点/固定的工作时间在进行,这些其实都是被强加到劳动者上的束缚,也是传统工作模式下企业进行人员管理的相对有效途径,但并不能解决工作上的人性自由。

《天下无贼》里的贼头黎叔这样说过:“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而“21世纪什么最贵?还是人才!”

华为表示,公司要打赢未来的技术与商业竞争,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双轮驱动是核心动力!创新就需要世界顶尖人才,华为要用顶级挑战加顶级薪酬吸引顶尖人才!其对8位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其中最高是201万人民币,最低也在100万年薪左右,但是学位最低都是博士学位!

人才的抢夺已经进入白热化,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前期高薪的投入与后期收获的回报往往会造成企业经营的更加困难,除了高薪以外,如果能够赋予人才的相对工作自由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而怎么给与相对的工作自由呢?我们考察云沃客后发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在线工作时长统计,在线协同工作、任务协作的云工作模式会是一种选项。此时,传统的打卡模式已经消失,当需要工作时,开启工作状态,系统自动记录工作过程,有效工作时长,通过绩效工具·IM(即时沟通)·任务协作三大互通功能,帮助企业实现远程在线工作,工作时长统计,实时IM/视频沟通,任务分发/完成追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工作效率。


关于工作打卡方式的演变


关于工作打卡方式的演变


关于工作打卡方式的演变

或许,这种工作打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打卡,解决了点卯后敷衍了事、应付差事问题,解决了有效工作时间统计的问题,解决了人才工作上的空间,时间上的问题。可以想象下,工作者住在风景优美的小山村,通过云工作平台,可以获取一线城市的工作,而一线城市的企业,以二三线城市的成本获得了优秀的人才,在成本,效率,工作自由上面,双方得到了双赢的局面。期待着云工作模式的尽快普及。

写到最后,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汹汹,很多企业都至少推迟了10几天到公司上班,如何解决这段时间的居家工作问题,也是考量很多云工作企业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尽心尽力,一起为此次的防控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非常感谢云沃客-一个自由的云工作平台(https://e.clouderwork.com)提供此次的图片和文字素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具体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