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整合!廣東深圳南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

4月23日下午,在第20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深圳市南山區啟動知識產權宣傳週活動。在活動啟動儀式現場,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南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簽署了《關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工作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的線上觀看人數超過2000人。

“當前正值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知識產權工作已經成為助力抗擊疫情、服務復產復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任宋洋說,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將有利於在新時期整合三方優勢,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灣區範例。

據悉,南山保護中心將藉助省、市保護中心在知識產權快速預審、維權援助、質押融資、證券化試點、資源開發、轉化運用、高價值專利培育、人才培養、區域交流等方面資源,通過建立工作站全面對接各項服務職能下沉,積極推進省、市、區三中心構建協同聯動模式,在知識產權保護、運用、促進等方面進行全天候合作。

宋洋表示,三方將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攜手落實好備忘錄內容,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下樹立良好知識產權的國家形象,為推動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和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根據《合作備忘錄》,三方將建立穩定的溝通交流機制,確定聯繫人,定期聯絡,商討知識產權交流合作事宜,協調解決相關問題。

一是定期在深圳舉辦“廣東省發明專利估值研究報告發佈會”、選取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工作,為省市區屬地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估值和金融綜合服務。

二是將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對接聯動機制,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信息溝通和快速聯動,各司其職、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三是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互聯網四大戰略新興產業領域企業的發動和前期備案流程宣傳培訓工作等,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意識,提高知識產權從業人員專業技能。

四是構建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典型案例庫、企業庫、專家庫、服務機構庫和社會組織庫等,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理論研究、實務研討、學術講座、學術沙龍和法律諮詢等活動。

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市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為17459件,連續16年居全國首位,其中南山區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達到7351件,佔全市42.1%,佔全國12.9%。

【撰文】張大川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