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訪問美國,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作為我國封建時期的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一直飽受後人的詬病。一方面,清朝是由少數民族滿族建立,在誕生的過程中對原本作為中原之主的漢人沒少進行鎮壓;另一方面,清政府在執政中後期固步自封、吏治腐敗,導致中國遠遠落後於當時的世界,也因此才有了清道光二十年(1840)著名的鴉片戰爭。

因為文化、科技、思想等方面的全面落後,清朝在鴉片戰爭後屢遭侵略,成為了各國列強砧板上的魚肉。

李鴻章訪問美國,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清朝末年的危機局面催生了許多重要人物的出現,如收復新疆、捍衛主權的左宗棠,創辦實業、推動洋務運動的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等。這些晚清名臣儘管思想上仍然支持封建君主專制,但在行動上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發展,其功績值得肯定。

為了更加深入的學習西方、與列強進行交流談判,清朝曾派出過不少代表團前往國外,而眾多團體當中,李鴻章出使美國時的那支無疑最有分量。

李鴻章訪問美國,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據說,當這位為清朝操勞一生的老人來到美國,看到那裡聳立的高樓大廈時,曾經不由得發出感嘆,還留下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李鴻章訪問美國,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中國人對李鴻章想必不會太陌生,道光三年(1823),他出生於安徽合肥的一個書香世家。李鴻章年幼聰慧,又勤奮努力,二十出頭便接連考中舉人、進士,還拜入了曾國藩的門下。不過,文人出身的李鴻章還沒來得及擔任多久的文職,便因為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而被迫從戎。靠著鎮壓太平軍的優異表現,李鴻章的地位水漲船高,從戰前的一任小小編修搖身一變成了被賞賜雙眼花翎的一等肅毅伯。

咸豐十一年(1861),浩浩蕩蕩的洋務運動爆發,李鴻章積極參與此事,先後建立了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等重要機構,大大推動了清朝工業的發展。另外,為了在海上擁有與列強一戰的實力,李鴻章還力主組建了北洋艦隊等四支近代化海軍。北洋海軍成立之初,《美國海軍年鑑》將其排在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位置,可以說是風光無限。

李鴻章訪問美國,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然而,因為經費被削減,裝備缺乏維護、內部腐敗嚴重、指揮配合不當等原因,光緒二十年(1894)發聲的中日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慘遭全滅。此戰過後,持續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宣告失敗,而清王朝則徹底被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所淹沒。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李鴻章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帶著使團前往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美國。

儘管此前清政府也多次派遣使團前往美國,但像李鴻章這種等級的大臣到訪還是頭一遭。

因此,早在李鴻章抵達美國之前,《紐約時報》便撰文稱:"美國民眾們都想一睹大清國總理大臣的風采,因為他統治下的人口比全歐洲君主們所統治人口的總和還要多。"八月,李鴻章到達美國,當天的紐約港人山人海、彩旗飄揚,美軍艦隊在他乘坐的客輪旁鳴響禮炮,東部陸軍司令盧傑將軍也專程登艦迎接。


李鴻章訪問美國,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對於清政府,列強們可能並沒有什麼敬意,但對於有著"東方俾斯麥"之稱,曾得到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高度評價的李鴻章,他們還是十分尊敬的。

儘管只是短暫露面,但李鴻章給西方媒體留下了慈祥、睿智、謙和、禮貌的良好印象,為招待這位貴客,盧傑先是帶他前往了曾於光緒五年(1879)訪華的美國總統格蘭特的陵墓,一番祭拜後又前往了紐約的唐人街。

李鴻章訪問美國,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紐約作為當時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自然是高樓林立、熱鬧非凡,儘管那些高樓在今天的中國已是司空見慣,但李鴻章的年代,清朝還是遍地平房。

據說,在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李鴻章曾經表示:"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貴國竟然建立了很多高樓,我在這裡見到了二十層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樓,然而在我們大清國,從未見到這樣的高樓……我想我們大清國不能夠建造這樣的高樓。"

李鴻章訪問美國,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當時,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在世界上佔據了第一名的位置,和清朝相比幾乎是雲泥之別。當李鴻章看到美國的高樓大廈,再想到中國的絕大多數人還生活在平房裡,無疑會感到無力和心酸。

時至今日,我們看到李鴻章的這番話,依然能夠回想起那段灰暗的歲月。落後就要捱打,這是古今通用的定理,當時落後於世界的中國遭到了列強的欺壓,這既是恥辱,也是提醒我們奮發圖強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