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規劃 精心打造城市生態文明新名片

最美人間四月天,萬紫千紅競芳菲。春天的廊坊,抬頭見綠,起步聞香。這正是一個播種綠色希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建設生態文明的美麗時節。當前,市委、市政府在鞏固提升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加快建設花園城市,奮力打造京津冀交界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增長極”,為加快建設門戶樞紐城市開動“綠色引擎”。全市上下緊緊抓住有利時機,迅速行動,精心打造城市生態文明新名片,推進廊坊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如今,生態文明建設已經納入中國國家發展總體佈局,建設美麗中國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奮鬥目標。對廊坊來說,建設花園城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從歷史角度看,廊坊環境優美、文脈綿長,伴隨人類文明的進程,勤勞智慧的廊坊人已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走向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建設花園城市已成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從戰略角度看,廊坊地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前沿,特殊的區位賦予了它為京津提供生態保障、建設“首都環境護城河”的特殊使命。機遇之下,廊坊把生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建設京津走廊生態宜居城市,這與花園城市的本質不謀而合。從發展角度來看,廊坊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咬定經濟發展各項目標,全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為花園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反過來,建設花園城市有利於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資環境、提升核心競爭力,這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態支撐。可以說,建設花園城市,廊坊勢在必行。

花園城市該怎麼建?事實上,規劃先行的理念一直貫穿於廊坊城市建設的思路中。在上世紀90年代,廊坊提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設計理念;進入2000年,在市區建設了海棠園、紫薇園等特色植物專類園;2013年左右,突出地域特色,採用大線條、大色塊設計手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對標對錶京津雄園林綠化建設標準,不斷提升科學規劃水平,努力做到“與京津雄生態規劃一張圖、生態建設一盤棋、生態保護一張網”。目前,廊坊以“三環、兩沿”綠帶建設為框架,提出構建“三帶三區四核構綠心,十橫十縱七河織綠網,四季百園千景滿綠城”大尺度、藍綠交織的空間結構,以綠色潤染城市道路,以花木裝點公園遊園,以文化帶動景觀設計,大手筆、高水平推進花園城市建設。2017年,廊坊將月季花確定為市花,將國槐確定為市樹。3年來,廊坊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下足“繡花針”功夫,精心設計,重點突出藝術性和廊坊特色。一方面,重視人才引進和儲備,聘請國內一流團隊和著名園林專家,從綠地系統規劃到公園、遊園、道路、節點設計,一體把握、精雕細琢,形成了城市園林生態、藝術、大氣、精緻的鮮明特點;另一方面,連續多年加大園林綠化資金投入,多次舉辦月季花展、鬱金香花展、金秋菊展。如今,廊坊花園城市建設邁入新階段,實現了從綠化到彩化、從量變到質變、從自發到自覺的轉變。每個城市細胞都滲透濃濃綠意,散發陣陣花香。

建設花園城市是一項繁重而艱鉅的任務。我們要築牢綠色生態本底,更要增強綠色發展後勁。全市上下要堅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四區一城”功能定位,不斷創新豐富適合市情的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在綠化管理精細程度上再下功夫,積極謀劃、實施、推進一批精品工程和亮點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園林景觀,加快建設富有廊坊特點、地域特色、文化特質的花園城市,繪就新時代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美麗廊坊新畫卷。

480萬廊坊人心中有一把共同的尺子,那就是希望城市面貌更加靚麗、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我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市人民精心打造,在碧水藍天、綠樹紅花的映襯下,一座彰顯大氣、富有靈氣、充滿朝氣的花園城市將閃耀在京津走廊,成為令廊坊人自豪、嚮往的美麗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