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眼中的"刺兒頭"學生,小小年紀"耍大牌",容易惹別人討厭

我有一位好友是一傢俬立幼兒園的副校長,她很喜歡孩子,於是從一個幼兒園老師開始做起才有了現在的成就。孩子非常喜歡她,管她叫"劉媽媽",把她當做母親一樣尊敬愛戴。

但是即便是這樣一個深受孩子喜歡的人,她也說過有一種孩子是最麻煩的,老師最不喜歡,但是也不想管,一管就容易出問題,這種孩子就是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

老師眼中的

世界上的小毛病這麼多,只有遲到最"沒救"

"劉媽媽"在做幼兒園老師的時候就遇到很多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準確一點來說,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幾乎都沒有時間觀念,尤其是3-4歲的孩子,在生理上才剛剛能夠產生邏輯思維的能力,對於時間的感知也才初步形成。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沒有時間觀念?其實基本上是沒有的,但是有的寶寶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做好事情,有的寶寶卻不能,這主要是看他們天生的性格。

急脾氣的孩子做什麼都非常著急,天性就對時間很敏銳,他們年幼時意識到的時間很可能並不是真的指幾分鐘、幾小時,而是一種情緒上的"不早了";而大多數孩子還沒有學習過"時間"這個概念,也搞不明白時鐘代表了什麼。

從我們教育局統一編撰的數學課本來看,1年級的孩子才開始學習認識時鐘,學習計算時間,3-4年級的孩子才開始學習時間統籌的算法,因此4年級以下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不懂得節約時間,都是比較常見的情況。

老師眼中的

綜上所述,沒有時間觀念對於4年級以下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小毛病,但是為何說這個毛病"沒救"呢?

其實,教科書給出的學習安排是最符合孩子成長的,從生理角度上選擇了一個最適合他們逐漸養成好習慣的時機,讓他們進行各種新知識的學習,但這也差不多算是"最後期限"了。

研究證明人體大多在12-14歲期間對於時間的掌握和估算比較準確,在此之前感知不明顯,因此在4年級(10歲左右)至12歲是讓孩子逐漸掌握控制時間和生活流程的最佳時期。

過了14歲還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基本上就不太容易改掉這個壞習慣了,而在成年之後進入社會生活和工作時,我們最討厭的就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人。

老師眼中的

4年級以前是家長努力打"基礎"的關鍵時期

一個沒有時間觀念的人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愛遲到,對於一個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來說,遲到甚至並不是出於惡意或者故意,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就造成了不好的結果。

但是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我們通常認為一個人如果愛遲到就是不懂得尊重別人,是人品素質有問題的表現,即使是一些大明星、有名氣的人,如果有這種小毛病也依然會被人議論,認為是素質有點問題。

而在工作中,如果一個人沒有時間觀念、愛遲到,重要的工作不會輪到他,同事和領導都會怕他搞砸事情,也不敢對他有什麼期望,因此這個小毛病是職場中的大忌,會影響到一個人事業的發展。

那麼我們之前所說,教育局給孩子們安排學習時間觀念以及時間統籌最晚是在4年級,那麼讓老師給孩子教育好不就行了嗎?為什麼又說老師最怕這種學生,不願意糾正他們這個壞毛病呢?

這主要還是牽扯到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之間的均衡關係,我們通常會認為學校是學習的場所,家是放鬆的地方,

因此家長們往往會在孩子上學之後會逐漸放寬家庭教育的嚴肅性,將學習的任務轉嫁給了學校。

老師眼中的

就像很多寶媽所說,生完孩子熬幾年,等到孩子上了託兒所就自由了,家長們在孩子上了託兒所之後就將學習的"主陣地"交付給了學校,這種觀念顯然是錯誤的。

正如一年級的課本中要學習時間概念一樣,學校給孩子的教育也是從生活起步,逐漸走向更加高深的學問,家長在家中也不能直接撒手。

在孩子們4年級學習關於時間的"最後一課"時間統籌之前,都是家長幫助孩子完善時間觀念、改掉關於時間觀念的壞毛病的時機。

當孩子學了時間統籌之後,就要在完善的時間觀念上更進一步,學會提高效率、在規定時間之內安排多項事務。

因此,如果孩子在4年級之前的"基礎"沒打好,之後的統籌更是無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

老師眼中的

幫孩子完善時間觀念,堅持天天做這2件事即可

那麼有很多家長就會鬱悶了,孩子小的時候時間估算各方面掌握不好,要等到十幾歲的時候才能比較準確地估算時間的長度,那麼小的時候去訓練孩子掌控時間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意義非常重大,因為我們都知道長期保持一個做法就會形成習慣,孩子如果從小經常遲到、做事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就會形成壞習慣,遲到後的慚愧程度也會降低甚至完全消失,等到十幾歲再去進行教育就晚了。

我建議各位家長從孩子3-4歲上幼兒園開始就幫孩子完善時間觀念,這個教育是一個"持久戰",由於孩子對時間長度感知的模糊,就需要堅持天天讓孩子注意到時間的問題。

方法也不難,只要堅持做這2件事即可:

1. 給孩子配備手錶、鬧鐘,每天安排一件規定時間內要做完的簡單事情,並且設置簡單的獎懲機制,隨著孩子年齡而調整合適的獎懲內容;

2. 在孩子上小學之後給孩子準備"考勤卡",簡單地將每天的生活規劃成幾大塊,尤其在吃飯、玩耍、寫作業這幾項中特別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做好並"打卡",寫上完成的時間。

老師眼中的

由於小學時期孩子要開始適應正式的上學,1年級可以不設置獎懲機制,2-4年級時可以對於孩子特別容易拖拖拉拉的幾項上設置獎懲機制,比如寫作業。

很多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都很抓狂,因為孩子總是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他們不喜歡寫作業,就容易拖拖拉拉,因此在寫作業、玩耍這幾個敏感事件上設置獎懲,更能夠幫助孩子提醒做事的時間,會讓孩子下意識地去注意當下的時間,希望在規定時間範圍內完成該做的事情。

時間觀念這個教育目標,家長一定要早早給孩子打好基礎,有很多人成年之後依然沒有時間觀念,人到中年一事無成,靠著狐朋狗友吹噓度日,非常可悲。

曾經就有一位寶爸,自家女兒都上3年級了,作為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他要扛著全家的生活,卻因為自己沒有時間觀念,亂接了過多的生意訂單卻不能夠在客戶要求的時間範圍內完成工作,從而讓公司面臨巨大的損失。

老師眼中的

這個寶爸被辭退後非常淒涼地應聘去做快遞員,認識的人頓時對他評價降低,覺得他不可靠、不值得託付重要的事情。這些都是現實中活生生的案例。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對孩子的小毛病重視起來,時間觀念的問題最好早早培養,一些孩子戴手錶容易弄丟、忘記在教室裡也都是正常現象,不要太過苛刻地批評孩子,讓孩子對於時間觀念的培養生出反感來。

在陪孩子"打卡"的過程中,儘量以趣味為主,引起孩子的興趣,能夠激發孩子主動關注時間表,教育起來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