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大了,父亲再也管不住,真是让人愁闷

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

这话是说就算自己的儿女,有一天翅膀硬了,想管也管不住。

一方是父母辈极力想要维护的长辈威严,一方是子女辈极力想要挣脱的枷锁,谁也不曾想到,父母子女间,会出现这样一种正面博弈的时候。

这不,兴大和淑珍,就是这样一对冤家父女。

作家高晓声在他的作品《水东流》中,讲述的,正是这对父女强强较量的故事。

女儿大了,父亲再也管不住,真是让人愁闷

图:父女有情深,父女也有争

一、女儿悄悄领了钱,竟然要买一个败家当的东西

这是一个特别的晚上。

因为,队上电影包场,免费的,不看白不看。

放下晚饭碗,家里的人一个一个都不见了人影,这让兴大心里十分不满。

在他看来,大晚上的,放着正经事不做,却看什么没用的虚假影子,这算什么事?

就算图个新鲜,看上一次两次的也就算了,可你瞧瞧,这个月还没过完呢,家里人已经看了几场电影啦?三次,还是五次?

免费的,白看的,总这样说,那这一晚上的时间不是钱吗?有这样的功夫,做点啥不好,难道做出来的东西不能卖钱,不能让家里多增加点入账吗?

兴大不能再想下去了,越想他就觉得心里越堵得慌。

尤其是他的女儿淑珍,长大了,脸儿白了,头发黑了,出落水灵了,竟然开始不把他这个当爹的放在眼里了,敢公开挑战他了,这让他心里如何能舒畅?

就这个冬天,队里给麦地加一层泥河浆,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有额外奖励,他们队苦干加巧干,当然不会落下这笔好处,可是到头来钱分到户的时候,你猜怎么着,竟然不翼而飞了!

扣他钱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女儿淑珍,胆大包天的这个女娃娃,悄悄拿了他的图章,不声不响到会计那里就把钱给领走了。

领走就领走,只要兴大他能拿到这笔钱,没准一高兴还不计前嫌,夸上女儿几句也不一定,可是这女娃可好,居然藏着这么多钱不上交。

女儿说了,家里挣的钱,有她出的力,自然有她的一份,算上以前他扣着不给她的,她并没有多拿,如今,她要用这笔钱买一样东西。

买什么呢?收音机!

兴大弄明白后,没气晕过去,要那没用的东西干啥,真要听,迈个腿,去隔壁有的人家那里不能听吗?再说那东西听听就坏,自己又修不好,买回来后,三天两头要出修的钱,又要花电费,怎么看都是个败家当的家伙。

女儿大了,父亲再也管不住,真是让人愁闷

图:有一台收音机,曾是很多人的梦想

二、兴大是个精明人,能被他看中的,自然也是精明人

家里人都走得一干二净后,只剩下兴大一个人呆在家里,守着他引以为傲的屋子。

“莫要看得轻,难道创家立业容易吗!”

他心里喝了一声,睁大了眼睛,欣赏着自己的屋子,如同第一次看见它们,又如同看见他刚娶过门的新娘子。

屋子里的一切,一檩一柱,哪一样不是好东西!再看,灶是灶,家具是家具,四时衣着,样样不缺,靠墙着壁,堆堆叠叠,满满当当的,哪一样不是他几十年来心血的结果?

他多么一个勤劳的蚂蚁,长年累月一点一点地积聚财富,才有了今天的这个家!

就这,一家人还不知好歹,没有了他刘兴大,家里大大小小准喝西北风去,还能大晚上的看什么没用的电影?

女儿大了,别人看在眼里,他这个当爹的,心里能没点数吗?合适的人家,他早就看下了,不远,就是隔大队第三生产队的徐富生家。

不说这家人和他刘兴大沾亲带故,最最重要的是,徐富生和他刘兴大一样精明能干,家底子自然也一样厚实。

而且,说起来,这徐富生的独生儿子徐炳元,和他家淑珍还是同学,小伙子他知根知底,是个正经过日子的角色。

就这样打着灯笼也难挑的好亲事,他刘兴大千挑万选才决定的,哪一点不是他严格把关,哪一点不是为了他娃儿淑珍以后的幸福生活考虑?

可是,谁能想到,对于这门他刘兴大怎么看怎么满意的好姻缘,淑珍竟然不同意!

女儿大了,父亲再也管不住,真是让人愁闷

图:精明人不吃亏

三、淑珍确实有意父亲给她安排的对象,不过那是以前了。

还在淑珍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就有好事者从中撮合,牵线她和徐炳元的婚事,当时双方父母也觉得挺合适的,算是心里默认了这门亲事。

后来,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了,徐炳元那小子很懂事,常借着走亲戚的名义过来看淑珍,淑珍呢,对他也是挺热心的,甚至还主动到他家里回走亲戚,也不止一次两次了。

一切事情都按着刘兴大希望的那样发展着,谁曾想近一年来,淑珍忽然冷淡了,徐炳元来看她也爱理不理的,这可怎么得了?

刘兴大心里火急火燎,可又全无办法可想,女儿长这么大了,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醒,难道他还可以求助某个古时候的青天大老爷不成?

无意中,刘兴大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前后后。

原来,女儿对徐炳元忽然冷淡,是因为凭空出现了一个第三者,勾走了他们家淑珍的心,而认真说起来,事情的起因竟然是一双鞋子。

徐家是个精明人家,每次淑珍去的时候,炳元的母亲就会拿出一双鞋底,让淑珍手里做上针线活,一来二去,淑珍为炳元做了一双鞋子。

这双做工精致的鞋子,恰巧被那个第三者看见了,彼时炳元拿着那双鞋子,正在鞋匠店里让鞋匠在鞋底上钉上内轮胎橡皮。

鞋匠说:“哎呀,这么好看的鞋底,被轮胎皮遮没了真可惜!”

那个第三者一看,果然,针线细密、匀称、光净,简直是艺术品。

于是,他果断同徐炳元做了一桩交易——新买一双深筒品牌球鞋,换下了那双如艺术品般的手工鞋子。

徐炳元当然同意,他说:“换就换,我一个钱也不贴……”

瞧瞧,这是什么事,难道徐炳元这事做得有什么不妥吗,换成他刘兴大,也准会换的,傻子才不会换,手工鞋好是好,雨天里哪有深筒球鞋耐穿,他徐炳元不正是怕湿天里坏了鞋子,才想着要在鞋底钉上一层橡胶皮的吗?

就因为这件事,淑珍就能冷淡了徐炳元,刘兴大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女儿大了,父亲再也管不住,真是让人愁闷

图:和谁牵手,是件很重要的事

结语

在刘兴大这个精明人看来,准女婿徐炳元当然没错,不仅没错,如果是他的话,还会大大表扬一番。

可是,他毕竟不是淑珍,女孩子家的心思,他真的不懂。

对于淑珍而言,那绝对不是一双普通的鞋子,而是代表着她的情意,可是徐炳元说换就换,在徐炳元的心目中,她刘淑珍到底有什么位置,又到底算什么?

难道,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交易出去,可以当成某个能精确计算价值的物件,只要有利益可图,就可以拱手相送吗?

不,这绝对不是淑珍想要的,徐炳元的随手一换,彻底冷了淑珍的心。

纵然她事后知道炳元生活在一个精明的家庭中,从小到大,没有穿过买来的鞋子,但已经冷了的心,如何能那么轻易地再次温热起来?

更重要的是,在淑珍的心底深处,她已经厌倦了父辈谨小慎微一辈子精打细算的生活,她想要过的,是另外一种生活,一种充满活力敢爱敢恨不浪费一丝一毫生命的生活!

手工做的鞋子,看着是便宜,但是难道那付出的,不是自己没日没夜的时间吗?难道她所有的时间,她所有的青春,都可以被如此轻轻虚掷吗?

不,绝对不是如此,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精彩,天空那么广阔,有更多的事等着她去做,有更多的风景,等着她去欣赏。

而跟着徐炳元,她的人生,她的未来,显然没有这种可能,她只能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一辈子被拴在家里,勤勤恳恳,像一只蚂蚁般,只知道积聚有用没用的东西。

这是一双鞋子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它是一双鞋子后的两种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