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在熱播劇《小歡喜》中,英子在不被父母理解的時候,總喜歡找劉靜聊天說說話。劉靜每次都會很耐心地傾聽,之後會站在英子的角度為她分析問題,同時給予她一些建議。

在英子心中,劉靜既是好友又是人生導師,會在自己迷茫的時候指引方向。而現實中的大多數青年人卻未必能如此幸運,能遇到一個像朋友一般的人生導師,為自己指點迷津指引方向。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於是那些青年時期的煩惱和困惑就一直堆積,慢慢變成了成年人心裡的謎團。本以為我會一直這麼困惑下去,偏偏如此幸運遇到了《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寫的,寫給當時的青年們。在這十二封信中,朱光潛先生解答了很多青少年時期容易出現的困惑,有關讀書,有關寫作,有關戀愛,有關如何擺脫抑鬱,有關如何看待世界等等。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雖然是寫給當時的青年人,但朱光潛先生在書中說到的問題,對當代的人也很有啟發價值。其中書中的這幾個點令我印象頗深。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關於讀書

中國有句話叫“開卷有益”。讀書時代,我們總是被鼓勵多讀書。而很多人都誤把讀書當成讀課本,認為讀好課本就足夠了。至於那些課外書很多人都是提不起興趣去讀的。這也導致了一個問腿:從小不愛閱讀。

不愛閱讀又會什麼弊端呢?首先就是知識面狹窄,眼界不夠開闊。課本是分門別類的專業知識,它們可以讓我們提升專業的能力,卻不足以給我們以精神的慰藉。書本記載的大千世界的種種變化,課本里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廣泛地閱讀其他書籍,我們也就對這個世界的瞭解多了幾分,也就不至於落後於時代潮流。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其次是沒有養成一個可以打發時間的好習慣,那麼無聊時染上其他惡習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愛閱讀的人,會在無聊的時間潛心看書,把自己的靈魂寄託在書中的世界,那些在現實的鬱悶和無奈也就能得到舒緩,也不會因為無聊想發洩而染上賭博等惡習了。

最後是閱讀的習慣越長大越難養成。青少年時我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同時又不用為生活奔波,養成閱讀的習慣便更加容易。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大腦慢慢開始鈍化,又被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種瑣事忙得焦頭爛額,想要開始好好看書也是有心無力了,養成閱讀習慣難度就更大了。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關於讀書,很多青少年會有疑惑到底該讀什麼書才好?朱光潛先生在書中提到了一種觀點我很贊同,即“讀書不跟時髦”。也就是說要讀一些能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因為這些作品能給人帶來更多有深度的啟迪。因為書是讀不盡的,所以我們得學會選擇讀一些值得一讀的書。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你與其讀千卷萬卷的詩集,不如讀一部《國風》或《古詩十九首》,你與其讀千卷萬卷談希臘哲學的書籍,不如讀一部柏拉圖的《理想國》。”

傳播學中有“第一手信息”的說法,“第一手信息”往往是最權威和最有價值力的。我們讀書也是如此,最好讀“第一手”的書,而不是被別人解讀了一遍又一遍的書籍。至於具體讀什麼則因人而異,因為真正自己喜歡的好書,都是自己找出來的。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選好書之後,有人還是有疑惑到底該怎麼看書才好?朱光潛先生在書中介紹了一種很實用的讀書法。第一遍快看,不求甚解看個大概框架就夠了,這樣你在心裡就有了一張關於這本書的“地圖”,不至於迷路。第二遍才是慢讀,用批判的態度去看書,這樣你就會產生更多思考,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看完書之後還得做個筆記,記錄書中的精華以及你自己的感悟,如此才算是一次完整的讀書過程。

關於抑鬱

辛棄疾在《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寫道:“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誠然,少年時候我們愁苦不深,說愁更多時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憂鬱。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關於抑鬱這個問題,朱光潛先生在書中的一段話給我啟發極大:

“愁生於鬱,解愁的方法在洩;鬱由於靜止,求洩的方法在動。”

古人作詩總愛說閒愁二字,閒的時候多了人就相當於處於靜止的狀態,想得多動得少自然就生出了各種愁。就像拖延症的人一般,選擇拖延不想動,光思考不行動便產生了各種焦慮。而行動起來之後,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愁”便少了。

晉代有個叫做陶士行的人,年紀大了便辭官隱居。隱居之後,他每日都要做一件事:搬磚。一大清早把一百塊磚搬到屋外,傍晚時再搬回來。搬來搬去之際,老人家身體活動得多了,也就不存在“退休”抑鬱的心理問題了。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青年人的抑鬱也是如此,歌德年輕的時候因為失戀抑鬱差點自殺,但是他想要用寫作記錄下來,便埋頭兩星期創作了《少年維特之煩惱》,經過了寫作這一“動”之後,歌德因為失戀產生的抑鬱也就洩了,自殺的念頭也就打消了。

網上有一句話“難過的時候就去跑步,讓淚水變成汗水也就不會那麼難過了。”仔細想想確實有道理,跑步的過程其實就是動的過程,是一種發洩的過程,發洩出來了難過抑鬱也就消了。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所以朱光潛先生給了廣大青年一個建議:動起來。無論是打球栽花還是搬磚弄瓦,或者多跑跑跳跳也是好的,因為在動的過程中,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抑鬱也就散了。

關於擺脫

《孟子》中有一名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這句話也道出了選擇的真諦:選擇必然是有所舍才有所得。但是很多人都沒能明白這個道理,或者說明白道理卻做不到。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朱光潛先生在談擺脫這封信中就道出了人的悲劇來源。他認為人的悲劇來自於很多衝突沒法解決,而面對這些衝突我們又擺脫不開。

他說:“悲劇之所以發生就在既不肯舍魚,又不肯舍熊掌,只在那兒垂涎打算盤。”反觀現實確實如此,沉迷找出兩全的辦法的人,往往最後在躊躇中什麼都錯過了。

無法做出選擇也無法為選擇的負責,這樣的行為究其本質就是“擺脫不開”,無法擺脫另一種選擇背後的誘惑,也無法擺脫當下已選的事實。換句話說就是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總覺碗裡不夠香,總覺得鍋裡的會更好。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這樣的“擺脫不開”其實不只是在青年時期有,它貫串了我們大多數人的整個人生。大到選擇一個愛人、一份職業,小到選擇一杯飲料,一道菜餚。“擺脫不開”的人,總會迷失在這些選擇中,內心苦苦煎熬。想要選一種,又怕辜負了另一種。

至於如何才能從這樣的人生悲劇中解脫出來呢?朱光潛先生給出了建議。要“擺脫得開”,換句話說就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認定了一條路就專心走下去,即使旁邊的路上野花再香也不為所動,專注於自己選擇的,那麼就不會生出那些無謂的煩惱了。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說到擺脫得開的人,釋迦牟尼絕對是其中代表。釋迦牟尼作為擁有皇位繼承權的太子,卻能捨棄財富名利地位等凡塵俗物,來到深山潛心修行,只為想要得出解脫人類苦痛的方法。他捨棄了凡塵的情緣名利,最後得到了無邊功德的佛法。

歷史上同樣做到擺脫得開的人也不少,比如卓文君為了愛司馬相如,捨去了原本的富庶生活,甘願陪司馬相如當壚賣酒,她是為了愛情擺脫得開的女人。比如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於是捨去了官位歸隱山林,他是為了內心安寧擺脫得開的男人。

朱光潛先生在書中寫道:“世間有許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顧慮,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真正懂得捨得二字的人,也就能做到擺脫得開了。很多人恰恰是不肯舍又想著得,所以才陷入了擺脫不開的人生悲劇中。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雖題為寫給當時的青年人,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它並沒有年齡的限制。《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可以說適合當代的很多人,因為它能夠引發人很多深層的思考,就像在人生的黑夜裡,為我們點亮一盞照亮前路的燈。燈光不強,卻足以驅散心底的黑暗。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90年過去,民國大師給的人生建議依然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