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无数“白衣战士”逆流而上,奔赴抗疫一线,“国有难,召必回”。作为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以下简称红旗医院)风湿免疫科的我们,能亲身参与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感到无比光荣。

张晓敏,风湿免疫科科主任,从疫情打响的第一天开始就坚守在门诊一线,从未动摇。为了响应医院抗疫需要,风湿免疫科两次搬家,清空病房。防护物资短缺她就自制面屏,自备护目镜。危险吗?当然危险。但是她说:“国家需要我们,我责无旁贷!”“既然我是一名医生,就要担起这份责任。”“个人损失再大,也无法与国家、人民的安危相提并论”。虽然不能上一线,但她的关心和鼓励是全科人战疫的原动力。

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张晓敏

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石红,风湿免疫科护士长,我们的“大管家”,体型瘦小却隐藏着巨大的能量,从年腊月二十九到今天,九十余天的日子里,她没有休息过一天,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从科室每次搬家后的改造、病房的分配、库房的管理到安排医护的短暂轮休、集体分发中药提高大家的免疫力、给我们这群会偶尔生病的“小朋友们”送牛奶蔬菜…这个可爱的人儿一直用她的方式,照顾着我们这个家,温暖着我们每一个家人。此时,她穿着防护服正在病区忙碌……

于得泓,面对疫情,她选择放下仅4岁的儿子,第一批请战“间质性肺炎,我也会治,让我去!”。红旗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首次启用,她义无反顾进入防疫一线。由于“三级防护”层层隔离下乏氧,在进隔离病房前她会吃一片止痛药,“这样头痛会轻一些,不会头晕眼花,影响查房看病人。”终于,疫情暂缓,她可以休息了,但是隔离期刚出不到一星期,还未完全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喜悦的她,听到了红旗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再次启用,她又一次奔向了“战场”……

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张景利,也就是我,武汉疫情时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绥芬河口岸境外输入病例增加,义无反顾的报名加入援助绥芬河医疗队,4月5日抵达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在战疫中,感受到了海外游子归国归家的迫切心情,还有新冠肺炎患者的恐惧,感受到被患者需要。我很快调整状态,克服层层级防护带来的乏氧,做为患者的“保护神”,我们要为他们撑起一片天。当夜我们收治近百例病人,有的甚至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累了就眯一会。为了详细了解传染病接触史,确定诊治方案,安抚他们情绪,我们一次次进入隔离病房,与病人反复沟通核对。现在很多病人治愈出院,看着他们由最开始的无助恐慌到现在的面带微笑,我们的内心更是无比的满足。目前我还带领红旗医院的3名医生和8名护士留守在绥芬河市人民医院,为守卫国门站好最后一班岗。

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红旗医院应国家及省里要求,迅速改建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救治基地,风湿免疫科2名医生4名护士毅然踏上前线——李博、胡秋晨、战艺、邹雪亭、张羲桐、刘薇。6人全是90后,平均年龄26岁,在危难时刻,他们承担起了青年人的使命,承担了护国之军的使命。经过紧张的防护措施培训、医疗培训、体检,已经陆续进入红区工作……至此,除护士于博怀孕,风湿免疫科全员参战!

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胡秋晨与齐齐哈尔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荣滨合影

战疫,只为身上的责任——战疫中的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仅是红旗医院的普通一员,以小见大,这就是传承于革命前辈,勇于承担责任,甘于奉献的“红旗精神”,我为成为其中一员而深深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