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蒼蠅成了益蟲想到的

“蒼蠅是益蟲還是害蟲?”估計99%的人會說,蒼蠅是四害,散播病菌,當然是害蟲。

如果有個地方的蒼蠅從不傳播病菌,不在臭水溝和垃圾堆打轉,像蜜蜂那樣採得百花傳授花粉,那你能說它是害蟲嗎?這種蒼蠅還真有,就在澳大利亞。由於那裡的蒼蠅找不到藏汙納垢的地方,久而久之,環境美好竟逼迫蒼蠅轉了性。

環境能讓蒼蠅變性,也同樣能改變人,君子游必就士,居必擇鄉說明古人很重視成長環境。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成心想羞辱他,一見面有個人就被帶上朝堂,“幹什麼的?”“偷東西的。”“哪兒人?”“齊人。”楚王皮笑肉不笑地問“你們齊人都這樣?”晏子從容應對“橘生淮南為橘,遷到淮北卻成了枳,在齊好國民,來楚怎麼成了這個樣子?”這不僅僅是外交辭令,故事傳了二千多年,還真有幾分道理。

東漢太原人王烈就以一己之力實證了晏子的說法。王烈義行鄉里,經常幫助有困難的人,鄰里有了矛盾都找他評理,他很會做思想工作,用真心感化了太原的七里八鄉,人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犯了錯都不好意思讓王烈知道。這種鄉風文明的軟環境也不是從來就有的。起初,鄉里有個姓王的漢子,從小沒了父母,懶散慣了,有點小偷小摸。一天傍晚,小王到村裡一戶人家串門,走進院子才發現主人不在家,他轉身要走,忽然聽到“哞哞”兩聲牛叫,眼見一頭牛正在牛圈吃食,便犯了老毛病,偷偷把那頭牛牽出來到鄰村賣掉。牽到半道正好遇到牛主人,對方見小王偷了他的牛勃然大怒,伸手就要打人,小王說:“我偷了您的牛,您打我罵我都可以,我甘受處罰。但只求您一件事,千萬不要讓王烈先生知道這事!因為我愧對先生的教導,沒臉面見先生!”但王烈後來還是知道了這件事,派人送給小王半匹布。見有人不理解,王烈回答說:“小王偷牛被抓,害怕我知道他又犯了錯,說明他還有恥惡之心,這就有改惡從善的可能。所以,我送了一塊布鼓勵他。”後來,鄰村有一個老伯不慎把劍丟在了路上,一個過路人看到後守在劍邊,一直等到晚上老伯來了才走。老伯很感激,問守劍人姓什麼、叫什麼?可那人就是不肯說。過了幾天,老伯把這件事告訴了王烈,王烈派人細心查找,最後才知道那個守劍的人就是小王。環境教化真的可以春風化雨。

“德主刑輔”,這一安民治國的人文“環保”理念,從鄉間到朝堂一脈相承。史載,唐太宗李世民善用環境教化“治吏”,方法出奇,效果奇好。貞觀元年,長孫皇后的叔父長孫順德抓住宮中行竊的奴僕,依律應斬首。這些盜賊為了保命,拿出幾十匹價值昂貴的綢緞尋求私了,順德動了心,暗自收下。唐太宗知道後當眾問他:“你是朕的親戚,又是開國元勳。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為什麼還要不顧氣節地貪呢?既然你喜歡,那就多給你一些!”說完命人搬來綾羅綢緞,一摞一摞地搭在他背上說,“都賞給你了,拿回家去吧。”羞得長孫順德當場跪下,發誓再也不貪了。有人明知故問:“對於貪贓枉法的人,不罰反賞,這是為什麼呢?”唐太宗說:“人生性靈,得絹甚於刑戮;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

唐太宗“賜絹”讓貪者當眾出醜,這種另類現身說法,既使當事人愧悔難當,又為在場高官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明榮辱、知廉恥”的警示教育公開課。這種“獎”,讓人內心“知恥”,比刑罰還有效,對初犯“教而化之”,對未犯警鐘長鳴,從“治心”中治吏。《說文解字》中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化”,“化,教行也。”“化”字是用一正一反的人形表示發生了變化的意思,通過“教化”使教育的對象成長、變化,日臻完善;讓惡人從善,讓迷途者知返。《前漢書》總結說:“凡教化之不立,而萬民不正也。”好的環境讓壞人變好,壞的環境讓好人變壞,環境改變人,從作秀到習以為常,假以時間就成真了,這就是環境教化的力量。

蒼蠅害蟲,環境優美把蒼蠅逼成了益蟲;人有弱點,公序良俗讓人心靈淨化公而忘私。環境造化,自古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