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苍蝇成了益虫想到的

“苍蝇是益虫还是害虫?”估计99%的人会说,苍蝇是四害,散播病菌,当然是害虫。

如果有个地方的苍蝇从不传播病菌,不在臭水沟和垃圾堆打转,像蜜蜂那样采得百花传授花粉,那你能说它是害虫吗?这种苍蝇还真有,就在澳大利亚。由于那里的苍蝇找不到藏污纳垢的地方,久而久之,环境美好竟逼迫苍蝇转了性。

环境能让苍蝇变性,也同样能改变人,君子游必就士,居必择乡说明古人很重视成长环境。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成心想羞辱他,一见面有个人就被带上朝堂,“干什么的?”“偷东西的。”“哪儿人?”“齐人。”楚王皮笑肉不笑地问“你们齐人都这样?”晏子从容应对“橘生淮南为橘,迁到淮北却成了枳,在齐好国民,来楚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故事传了二千多年,还真有几分道理。

东汉太原人王烈就以一己之力实证了晏子的说法。王烈义行乡里,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邻里有了矛盾都找他评理,他很会做思想工作,用真心感化了太原的七里八乡,人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犯了错都不好意思让王烈知道。这种乡风文明的软环境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起初,乡里有个姓王的汉子,从小没了父母,懒散惯了,有点小偷小摸。一天傍晚,小王到村里一户人家串门,走进院子才发现主人不在家,他转身要走,忽然听到“哞哞”两声牛叫,眼见一头牛正在牛圈吃食,便犯了老毛病,偷偷把那头牛牵出来到邻村卖掉。牵到半道正好遇到牛主人,对方见小王偷了他的牛勃然大怒,伸手就要打人,小王说:“我偷了您的牛,您打我骂我都可以,我甘受处罚。但只求您一件事,千万不要让王烈先生知道这事!因为我愧对先生的教导,没脸面见先生!”但王烈后来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派人送给小王半匹布。见有人不理解,王烈回答说:“小王偷牛被抓,害怕我知道他又犯了错,说明他还有耻恶之心,这就有改恶从善的可能。所以,我送了一块布鼓励他。”后来,邻村有一个老伯不慎把剑丢在了路上,一个过路人看到后守在剑边,一直等到晚上老伯来了才走。老伯很感激,问守剑人姓什么、叫什么?可那人就是不肯说。过了几天,老伯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派人细心查找,最后才知道那个守剑的人就是小王。环境教化真的可以春风化雨。

“德主刑辅”,这一安民治国的人文“环保”理念,从乡间到朝堂一脉相承。史载,唐太宗李世民善用环境教化“治吏”,方法出奇,效果奇好。贞观元年,长孙皇后的叔父长孙顺德抓住宫中行窃的奴仆,依律应斩首。这些盗贼为了保命,拿出几十匹价值昂贵的绸缎寻求私了,顺德动了心,暗自收下。唐太宗知道后当众问他:“你是朕的亲戚,又是开国元勋。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为什么还要不顾气节地贪呢?既然你喜欢,那就多给你一些!”说完命人搬来绫罗绸缎,一摞一摞地搭在他背上说,“都赏给你了,拿回家去吧。”羞得长孙顺德当场跪下,发誓再也不贪了。有人明知故问:“对于贪赃枉法的人,不罚反赏,这是为什么呢?”唐太宗说:“人生性灵,得绢甚于刑戮;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唐太宗“赐绢”让贪者当众出丑,这种另类现身说法,既使当事人愧悔难当,又为在场高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明荣辱、知廉耻”的警示教育公开课。这种“奖”,让人内心“知耻”,比刑罚还有效,对初犯“教而化之”,对未犯警钟长鸣,从“治心”中治吏。《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化”,“化,教行也。”“化”字是用一正一反的人形表示发生了变化的意思,通过“教化”使教育的对象成长、变化,日臻完善;让恶人从善,让迷途者知返。《前汉书》总结说:“凡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好的环境让坏人变好,坏的环境让好人变坏,环境改变人,从作秀到习以为常,假以时间就成真了,这就是环境教化的力量。

苍蝇害虫,环境优美把苍蝇逼成了益虫;人有弱点,公序良俗让人心灵净化公而忘私。环境造化,自古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