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名菜“九轉大腸”,特點是什麼?怎麼做?

嵎鈍


您好,我是魯小味,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關於九轉大腸特點是什麼?怎麼做?下面是我的回答

首先說下九轉大腸的起源:

九轉大腸原名為《紅燒大腸》,是山東濟南傳統名菜,是清朝光緒初年由濟南九華樓酒店首創。

九轉大腸的特點是口味是酸、甜、苦、辣、鹹複合型的味道,外觀紅潤透亮,肥而不膩

九轉大腸的製作方法非常複雜,用到的調料也非常講究,下面我把製作步驟敘述一遍

首先選豬大腸的肥腸頭,加入鹽和醋搓洗乾淨,然後開水煮5分鐘左右後撈出洗淨備用。

第二、大腸放入蔥,姜,料酒上鍋蒸熟。

第三、鍋中放入水和白糖,小火熬成糖汁後加入蒸熟的大腸翻炒均勻後撈出。

第四、鍋中放油,放入蔥薑蒜末炒香,把大腸二次放入鍋內翻炒,依次放入醋,料酒,醬油,水,耗油後小火燉煮至收汁。

第五、最後放入肉桂粉,砂仁粉,胡椒粉,花椒油,翻炒均勻後出鍋。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魯小味


九轉大腸是山東十大經典名菜,也是魯菜最具代表菜餚之一。魯菜是八大菜系之首,也是明清時期的宮廷菜,做法頗有講究,九轉大腸作為魯菜系代表菜,因此其做法比較講究複雜,需要經過蒸、煮、燉、炸、燒等多道步驟製作而成,其成品味道酸、甜、香、辣、鹹、五味俱全,口感豐富,色澤紅潤亮麗。

導讀:山東名菜九轉大腸,特點是什麼?怎麼做?

九轉大腸能作為魯菜的代表之作,肯定有其特色之處,不論是從選材,到處理,還是最後製作,既融合魯菜的特點,又融合了其他菜系的味型,那麼特點是什麼呢?下面就以菜名和製作味型兩個方面敘述。

一、九轉大腸特點是什麼?

  • 菜名,“九”在我國是一個比較有寓意的字,有“尊貴”之意,在生活中,“九”不僅僅是表達具體數字,也有“多”的意思,比如“九曲黃河”不是說黃河有九道彎,是指很多,而九轉大腸是因其做法步驟較多,且製作時大腸有一道工序是把大腸一頭翻過來,然後把剩餘套進去,如此反覆數次,取“九轉”之意,因此叫做就轉發大腸。
  • 製作味型,九轉大腸是選用的是豬大腸前段部分,也叫肥腸,其肉質厚,有嚼勁,而且腸油較少,然後處理乾淨,經過蒸、煮、燉、炸、燒製作而成,最後形成酸、辣、甜、鹹、香的複合味,
    其製作方法複雜,步驟繁多,五味俱全,這也是九轉大腸具有代表的特色特點。

二、九轉大腸怎麼做?

九轉大腸除了名字被大眾所知在,其複雜的製作方法也是眾所周知的,最先的就是選食材,然後就是處理等,下面就先說說九轉大腸的製作關鍵點,然後再介紹其做法。

  • 大腸的選擇,
    製作這道菜要選用新鮮的豬大腸,市面上的加工過的豬大腸不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都達不到要求,購買新鮮肥腸時要選擇豬大腸前部分,這個部分的肥腸潤滑肥厚,韌性較好,而且裡面腸油脂不厚,清理也比較方便,因此做九轉大腸要選用新的豬大腸前部分。
  • 大腸處理,大家都喜歡大腸腥臊味特別大,有很多粘液,不方便清理乾淨,但是如果不處理乾淨,做出來的味道太大,很影響食慾,那麼怎麼處理乾淨呢?可以多給點食鹽和白醋不停搓揉,只到粘液脫落,再翻一面,撕去裡面多餘油脂,再清洗乾淨,然後再第二次清洗時加入麵粉,麵粉有很好的吸附和去腥作用,掌握這個小技巧,不論是洗大腸還是豬肚都可以。
  • 翻轉大腸,這一步也是這道菜的特色所在,把肥腸處理乾淨夠,拿起一頭翻轉過來,往裡面加一點水,再把剩餘肥腸往裡面塞,如此反覆幾次即可,翻轉的次數要根據大腸長短而定,越緊實越好,然後口子用牙籤扎住,防止大腸製作過程散開。
  • 味型,九轉肥腸味型雖然是酸、甜、香、辣、鹹,但是以酸、鹹為主,甜、辣為輔,香是食材與調料的融合而形成的香味,辣味一般是燉煮時加入,酸、鹹、甜是後來燒製時加入,因此辣味不是很重。

以上就是九轉大腸的特點介紹,以及大概製作方法和製作關鍵小技巧。

實踐操作

九轉大腸製作比較複雜,所以家中製作比較少,下面我就介紹一種相對簡單的一種做法,在家中招待客人貴賓時可以露一手,也是不錯的選擇。

~~【九轉大腸】~~特點:色澤亮麗,口感醇厚

第一步:準備食材

主料:大腸1段

輔料:姜10g、大蔥15g、辣椒3g、八角1個,桂皮1段,香葉少許,砂仁3顆,麵粉100g。

調料:鹽適量、白醋適量、高度白酒10g、雞精3g、生抽5g、老抽3g、冰糖50g、白糖5g、陳醋20g、胡椒粉2g、料酒。

第二步:食材處理

1.新鮮肥腸買回放入盆中,加入鹽、白醋、高度白酒抓捏,揉洗乾淨,然後再翻到裡面繼續揉洗,撕去裡面多餘油脂,清洗乾淨後再放入麵粉揉洗一遍,清洗乾淨備用。

2.把處理好的肥腸,拿起一頭翻轉過來,加一點水裡面,再把剩餘肥腸都塞進去,再繼續這樣做第二次,次數根據肥腸長短來決定,然後用牙籤扎口。

3.生薑去皮切片,大蔥切段備用。

第三步:開始製作

1.起鍋開火,鍋中加入適量的水,薑片、料酒、把紮好的肥腸放入水中焯水,需要把肥腸煮透,大概10分鐘左右,然後撈出備用。

2.鍋中重新加水,加入剩餘的薑片、大蔥、辣椒、香料,再開中小火,放入肥腸煮20分鐘左右。

3.把滷煮好的肥腸拿出來,冷一點後切成大小均勻的段。

4.起鍋燒油,油溫6層熱左右,放入肥腸炸,炸制肥腸顏色金黃即可,倒出瀝油備用。

5.鍋中留底油,放入冰糖小火慢慢炒化,當冰糖由大泡變小炮,顏色又金黃轉變深褐色放入炸過的肥腸。

6.肥腸放入以後,慢慢翻炒,讓糖色均勻的裹在肥腸上,然後加入適量料酒、水、以及剩餘所有調料,小火慢慢燒20分鐘。

7.時間到了以後,肥腸燒製熟透入味,大火收幹湯汁,不要勾芡,讓汁自然裹在肥腸上,然後出鍋裝盤,美味即成。

==》【九轉大腸】疑惑解答

問:為什麼肥腸紮緊後再焯水,這樣不是很難煮透去腥嗎?

答:肥腸先紮緊再焯水是為了方便翻轉灌腸,先焯水後肥腸就定型了,比較容易斷,生肥腸比較水滑,有利於翻轉灌腸,雖然紮緊後比較難煮透,不利於去腥,這也是這道菜技術所在,必須前面把腥味處理的差不多,然後再通過滷煮去腥增香,所以不用擔心這樣做難熟、腥味很大。

問:為什麼要最後放麵粉洗?

答:麵粉在生活中除了可以做麵食以外,也有很好的清潔,去腥除異的功效。最後放入麵粉清洗是因為,如果跟鹽、白醋一起使用,由於水多,麵粉起不到更好的作用,最後放入效果更好,因為前面一步已經處理差不多了,後面只給麵粉搓揉,麵粉吸附力強,能更好的去除異味。

==》【九轉大腸】技術總結

1.大腸要選用新鮮的肥腸,這樣做出來的才有嚼勁,口感更好。

2.清洗的時候用白醋、食鹽、白酒、麵粉能有效的去腥除異,撕裡面的肥油時不要撕的太乾淨了,可以適當留一點。

3.翻轉灌大腸時要注意技巧,一頭翻起,再加點水,利用水分滑性,很容易就把大腸翻轉好。

4.紮緊的大腸焯水一定要煮透,不然裡面的腥臊味煮不出來,營養菜品的質量。

5.滷煮肥腸時不要調味,就那樣白滷,不知熟透沒有,可以用筷子能插入試試。

6.炸非常時可以粘一點生粉,有利肥腸炸定型,增加口感。

7.炒糖色時一定要小火慢炒,不能超過了,否則有苦味,糖色變小泡,顏色褐色偏紅即可。

8.燒製時也要小火,主要是為了使肥腸入味,料酒、陳醋用量稍微多一點,去腥增香的效果更好。

最後總結

九轉大腸是魯菜的經典傳統名菜,其味道是酸、甜、香、辣、鹹融合的複合味型,成品色澤紅潤亮麗,口感醇厚,製作程序比較複雜,需要經過煮、滷、炸、燒等多道步驟,想要做好這道菜,就要選用新鮮的肥腸,然後要處理乾淨,最大程度減少腥臭味,然後再翻轉灌腸,如此反覆幾次,這也是九轉大腸名字由來的原因之一,最後要掌握調料的用量,控制好味型,最後成菜不需要勾芡,自然收汁,這樣一道鮮香亮麗的九轉大腸就做好了。

好啦!以上就是我對九轉大腸的特點以及怎麼製作的一些見解,我是水墨尚食,想了解更多美食知識以及製作方法,請關注我,每天帶來分享,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幫忙評論、點贊、轉發,最後,感謝閱讀。


水墨尚食


個人通過查詢資料瞭解到“九轉大腸”做法,現在分享一下:“九轉大腸”是山東濟南的傳統私房名菜。時間在清光緒年間,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把豬大腸(直腸)經清洗後,加香料用沸水煮至硬酥,取出切成一段一段,加醬油、糖、香料等混合調味,首先製成了可口的“紅燒大腸”,贏得顧客的廣泛歡迎,逐漸這道菜聞名於市。後來經過摸索在製作方法上又有所改進,即將洗淨大腸入沸水鍋中煮熟以後,先放入油鍋中煎炸,然後再加調料和香料一起烹製,使“紅燒大腸”的味道更為鮮美可口。許多人在該店設宴時都會備“紅燒大腸”一菜。一些文人雅士吃過後,感到此菜確實與眾不同,別有一番滋味,為迎合店家喜歡“九”地癖好,並稱贊廚師製作此菜像道家“九鍊金丹”一樣精工細作,便將其更名為“九轉大腸”。從此“九轉大腸”一菜便馳名全省,成為山東魯菜最著名的菜餚之一。

原料:熟大腸3條(750克),醬油25克,清湯150克,肉桂粉0.5克,胡椒粉0.5克,蔥薑蒜共15克,熟油100克,白糖100克,醋50克,料酒10克,砂仁粉0.5克,香菜5克,精鹽2克,花椒油15克。

做法:

1.將熟大腸(細尾部切去不用)切成“扳指”段,放沸水中一焯,撈出控淨水;蔥薑蒜切末。

2.淨鍋放火上,添大鍋油,燒至七成熱,將大腸放入炸至呈大紅色,撈出控淨油。淨鍋留底油,燒熱,入蔥薑蒜爆鍋,用醋一烹,放入白糖炒糖色,下大腸裹勻,下醬油清湯、料酒,改慢火靠至湯剩1/4時,加胡椒粉、肉桂、砂仁,淋上花椒油,顛翻均勻,撒上香菜末,盛盤中。

特點:色澤紅潤,質地軟嫩,兼有酸,甜,香,辣,鹹五味,鮮香味美,異常適口。

注意:

1.大腸必須裡外洗刷乾淨,除去粘液、汙物,否則成菜必有異味;

2.油炸前要先放入開水鍋內煮至硬酥。如肉質不熟,就入鍋油炸,烹製不易入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