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你最想放弃的时候,是哪句话让你又产生了坚持下去的信念?

郜素清


第一年高三没考好,去外地又复读一年。人生地不熟的异地,还好都说普通话,不然交流都成问题。

亲朋好友都不在身边,上课时该不会的还是不会,又不想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烦了会去附近的网吧找朋友闲聊。后来渐渐发现上线的人越来越少,直到看到有点好感的男生发来一句信息:不好好学习整天脑子胡想什么呢?正经点行不行?!当时整个人都懵了,不知不觉走到火车站站台,趴在栏杆上看脚下穿梭而过的火车,孤独悲伤一股脑儿袭上心头,湿了眼眶。

冷静后,把书包里每天难受时写的随笔都拿出来,慢慢地从头看了一遍,就一张一张撕成条条,都在手心里攥着,路过垃圾桶时全部塞了进去。拍拍手,努力挺直背仰起头,拉紧书包的袋子,从此我就是完全的一个人了,一定要学出个样子让所有人看看,也让之前的自己看看!

之后的我开始了苦读,真正的昼夜颠倒,一年做的习题和试卷直追过去三年做的数量。随着学习的认真,心里的淡淡情感逐渐平静的放下了,不再赌气而是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从小我的脾气就倔,决定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再者努力就有回报,我成功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比第一年高考的分数足足高了150多分。而当时数落我的那位男生,现在也成了我老公,任劳任怨挣钱养活我,所以说风水轮流转,缘分这东西不信不行呀!

每个人都有他(她)最大的潜力,端看你怎样把它逼出来。当你最想放弃时,不妨设想下自己的未来,你能容忍你喜欢的人鄙视你吗?不想的话就奋起拼命一搏,成功了很好,不成功也不遗憾,努力的过程最美。若干年后你会怀念此时无比认真的你!


坏坏爱囡囡


我的高考,过去将近有二十年,依稀的记得高考前的那个学习,玩心依旧很重,学习的自觉性依旧很差,每次模拟考试,总分750分大概得分都在480~520之间,以这样的成绩在当时的高考大省里也就录得一个三本或者大专。虽然爱玩,但当是也还有一点想上个本科的意识。高考前的一个寒假,放假就回到了老家准备过年,因伯父家是果树种植大户,过年前几天也刚好是卖果的密集时间段。一天,因人手不够,堂哥叫去果园帮忙采果。其实堂哥也大不了我几岁,以前也在我们县一中读书,但可能是想着那个时候种植收益还行,也可能是当时读书条件差、学校生活苦、压力大,他在高考前一年就退学了。几年时间里,由于大面积的栽种,种植果树收益也不比过去,这个时候他也已结婚有了小孩,可能实在是太辛苦,他的背脊也有一点点驼背了,人也消瘦了很多,与他当时27、8岁的年纪完全不对等啊。哎,内心就此警告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南宁小散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它勾起了我对40年前高中生活的一段回忆。


我们那时候的高中只有两年,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高二的上学期我辍学啦,是初中校长陈立坤老师的一句“我相信你能考出去”让我重新走进了教室。


那是1979年的下半年,第二个学月考试结束后,学校放假两天,一是让我们休息一下,二是让我们回家拿点生活费。返校的时候,父亲将几十斤大米交给我,低着头,怯怯地说:“你这个月的生活费家里实在是拿不出来,也借不到,你就将这几十斤米挑到学校,跟老师讲讲好话,看能不能兑点钱做生活费。”我知道家里的窘境,也知道父亲的性格,默默地接过米担子(一家人半个月的口粮),一声不吭地走了。



这几十斤大米,虽让我在学校里维持了20来天,但最后还是不得不辍了学。


辍学的第3天,我遇见了初中的校长陈立坤老师,当听说我辍学的事后,他脸绷得紧紧的,急急的抓着我的手说:“你马上回学校,经济上的困难我去学校想办法,你千万不要打退堂鼓,我相信你能考出去。



于是,遇见陈校长的第二天,我又重新回到了教室。事后,听班主任说,是陈校长找高中校长反映了我和我家里的情况,学校为我减免了那个学期的生活费。


从那以后,陈校长的那句“我相信你能考出去”就一直激励着我,给我勇气,催我奋进。后来,我没有辜负陈校长的期待,终于考了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