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都有哪些主要的家族,能不能介绍下?

🌸隔壁小花🌸


日本战国时代(1467年—1600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被天皇赐姓“丰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年和16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在战国时代出现很多非常有名的家族,也涌现了很多智勇双全的武将。比较有名的家族有织田家、武田家、德川家、今川家、北条家等,最有名的军事武将分别是有前三雄之称的今川义元、上杉谦信、武田信玄,后三雄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一、织田家之织田信长。

最为国人熟悉的应该就是织田家族的织田信长了。于桶狭间合战中击破今川义元的大军而名震全国,后通过拥护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趁势上洛(割据地方的势力率军前往京都 )逐渐控制京都,之后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纲领,将统一全日本作为目标;先后两次打破“信长包围网”,将各个有力敌对大名逐个击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领土。

二、武田家之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将自己的父亲流放到骏河国,成为武田家的家督。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进行了五次川中岛合战,与三河的德川家康密约平分今川领土。元龟二年(1571年),开始攻略远江三河,进入与织田信长敌对状态。元龟三年(1572年),应与织田信长敌对的将军足利义昭之请,从甲府领起兵三万余上京,讨伐织田信长,在三方原合战中大败德川织田联军。

三、德川家之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原姓松平,永禄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桶狭间合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织田军击败强敌,并与武田家不断蚕食今川家的领地。本能寺之变后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与丰臣秀吉对峙,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战后被丰臣秀吉移封关东,虽失去长年的根据地,但得到丰臣政权下外样大名中最大的领地。担任五大老的笔头。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合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庆长八年(1603年)受封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创幕府。庆长十九年(1614年)至庆长二十年(1615年)经大坂冬、夏之阵灭丰臣氏,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日本进入和平时期。


Lauren周


日本的战国时代始于1467年的应仁之乱,终结于1615年德川家康消灭丰臣氏,进入江户幕府时代。与日本战国时代同时期的,是1368年到1644年的大明王朝。这个时期,日本有很多大家族,有的没落,有的崛起。但对日本战国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这六个大名所处的家族,织田信长、今川义元、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从家族势力、个人能力、统治面积这三个方面评断这些战国豪杰对日本整个战国时代的影响最为可靠。

一、 “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的织田氏家族

织田信长1534年生于尾张国,是“尾张之虎”织田信秀的嫡长子。幼年时期的织田信长,不爱读书,到处捣蛋,不得家人喜爱,还得到“尾张的大傻瓜”绰号。1551年,信长接任死去父亲的家督之位,开始了征战一生的模式。

1556年,信长岳父,美浓国的斋藤道三,被儿子斋藤义龙杀死。见支持信长的斋藤道三死,信行攻击信长,被信长打败并放掉。1557年,信行再次谋反,被信长手下暗杀。后来,信长灭掉了尾张国的织田信友和织田信安,1559年,织田信长统一尾张国。1560年,信长在桶狭间之战中杀死了称霸东海道的今川义元,三河国德川家康向信长求和。后来,信长攻占美浓、甲斐等国,控制当时日本最繁华的京畿地区。1582年,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被手下明光智秀反叛而自杀,织田家族被丰臣家族取代。由于信长一生杀伐无数,而且与佛教交恶,故称“第六天魔王”。信长的征战直接促进了丰臣秀吉对日本的统一,对日本古代到近代影响都很深远。

二、 “东海道第一弓取”———今川义元的今川氏家族

1519年生于骏河,在“花仓之乱”后成为今川家掌控人,与甲斐武田氏和相模北条氏缔结“三国同盟”后便开始征战。今川义元最强时期控制了骏河、远江、三河以及尾张南部,成为日本东海道第一大名。1560年,今川义元在上洛途中,在“桶狭间之战”中受到织田信长奇袭阵亡,之后今川家族一蹶不振。今川义元在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只不过成王败寇,许多人只知道他是织田信长的手下败将。

三、“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武田氏家族

1521年生于甲斐,1541年,武田信玄流放父亲武田信虎到骏河国,掌控大权。1553年到1564年,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进行五次“川中岛合战”。1571年,攻略远江三河。1572年,讨伐织田信长,“三方原合战”中大败德川织田联军。1573年,死在了信浓。武田信玄死后,儿子武田信赖和信胜在1582年被信长攻击后自杀,武田家灭亡。回看武田信玄一生,从16岁开始都在进攻,打了80多场战,使用了孙子倡导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武田信玄具有非凡的军事政治成就,有“战国第一名将”和“战国第一兵法家”的称号。

四、“越后之龙”———上杉谦信的上杉氏家族

1530年生于越后,1550年成为越后的国主。1551年,22岁的上杉谦信讨伐了反叛和敌对势力,统一了越后。上杉谦信曾与武田信玄爆发五次“川中岛合战”,第四次合战中斩杀武田信繁、山本勘助等多个甲斐名将。1578年,讨伐织田信长途中,饮酒过度突发脑溢血而死。上杉谦信一生厌恶战争中使用计谋取胜,作战永远都是正面攻击。上杉谦信信佛,自认为是战神毗沙门天化身,终身不近女色,但他特别喜爱喝酒。上杉家族在上杉谦信手中进入鼎盛时期。上杉谦信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中央统治,从不恶意侵略他国,品质高尚,相模北条氏康和关东武将都称赞上杉谦信的为人。同时,上杉谦信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被后世称为“军神”。

五、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的丰臣氏家族

1537年丰臣秀吉出生尾张国的贫苦农民家庭,后受到织田信长赏识成为手下大将。因为人狡诈常被信长叫做“猴子”。“本能寺之变”后,丰臣秀吉在与织田氏家臣的争斗中胜出,成为信长接班人。从1585年到1591年,丰臣秀吉经过多次战争结束日本战国时代,统一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企图建立亚洲大帝国,计划先后征服朝鲜、中国、印度。在1592年,出兵20万征伐朝鲜,攻占汉城和平壤,直趋明朝边境,后被万历皇帝派兵打退。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德川家康合称“日本战国三杰”。死后,丰臣氏家族被德川家族取代。

六、江户幕府建立者———德川家康的德川氏家族

1543年生于三河国,前期基本上是以人质或者下臣存在各大名势力争斗中,因为德川家康一直小心翼翼,积蓄势力。曾与织田联军击败强敌,也曾与武田家侵占今川家土地。在织田信长死后,向丰臣秀吉臣服,担任五大老。丰臣秀吉死后,1600年,德川家康率领东军在“关原合战”中击败石田三成为首的西路军,确定了霸主地位。1603年建立江户幕府,日本进入和平时期。265年后,1867年德川庆喜还政天皇,日本结束了将军和幕府统治的时代。


金陵太史令




1.蠣崎家

源氏后裔(不可确考),江户时代改姓为松前,但也有保留原姓的.

战国初期安东家的势力范围包括北海道南部至东北北部,而安东家是蠣崎家的主家,但随时间发展事实上逐渐成为独立的大名.

蠣崎義広在位时期谋杀了阿伊奴族的酋长Tarikona,其子蠣崎季広前后分别将13个女儿嫁给安东家及其他奥州大名,进一步巩固了蠣崎家的独立大名地位.

蠣崎季広之子蠣崎慶広在丰臣秀吉平定天下后,以臣子身份上洛谒见秀吉,得以保留原领.从此之后名分上也完全独立于原来的主家—安东家(这时安东家已改为秋田家), 1591年蠣崎慶広应秀吉之命参与了平定南部家内乱,对九戸政実的讨伐.秀吉死后成为亲家康派,1599年改名为松前慶広,在家康正式统一全国后, 蠣崎家被正式封为松前藩藩主,直到幕末蠣崎家在幕府中都地位颇高.

主要参战对象: 阿伊奴族,南部家(九戸政実)




2.南部家 南部 信直↓

源氏后裔, 第24代当主为南部晴政,此时南部家控制陆奥北部,达到了南部家的全盛期. 晴政在外交上同样表现优异,在信长时期与织田家保持了良好关系.但后来因为继承人问题,南部家出现内讧, 南部晴政死亡,南部晴继被暗杀, 南部晴政的养子信直成为当主.同时大浦為信一族的反叛使南部家的势力进一步被缩小. 南部氏第26代当主南部信直灭斯波家,夺取高水寺城,后依丰臣秀吉的命令参加了小田原之战以及南部家内乱,对九戸政実的讨伐,一直到江户时代南部家大致得以保有旧领,领盛岡藩,七户藩,八户藩.

主要参战对象: 斯波家,南部家(九戸政実),北条家



3.安东家 秋田 害李↓

安倍氏后裔, 安東愛季先后浅利勝頼等领内叛乱,同织田信长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其子安東実季进行了第三次湊合戦,平定了季豊島通季与戸沢氏的叛乱,这次叛乱的支持者包括南部氏和小野寺氏.巩固了秋田郡 檜山郡 河辺郡 由利郡等领地,这次合战违反了丰臣秀吉的惣無事令,但未被深究. 安東愛季晚年开始改姓为秋田,安东家作为秋田氏一直生存到幕末.

主要参战对象:领内各豪族,朝鲜战争提供补给军队.

4. 斯波家(奥州斯波氏分家之一)

源氏后裔, 斯波詮高为当主时期进攻夺戸沢家,成功夺取岩手郡,国力较为强盛. 斯波詮高死后受到南部家威胁,在斯波詮直时代其姻亲一门中野直康(九戸政実の弟) 寝返南部家,家臣也多内通南部家.后被南部信直所灭.

主要参战对象:南部家, 戸沢家

5. 大崎家(奥州斯波氏分家之一)

在战国时期逐渐失去势力, 大崎義直在伊達稙宗的支援下才得以平定领内叛乱,后被迫接受伊達義宣为养子,正式从属于伊達家.后来趁伊達稙宗与伊達晴宗的父子对决天文之乱得以恢复主权,但并未完全摆脱伊達家的控制. 大崎義隆为当主时, 大崎家与最上義光 黒川晴氏的联合军曾几次成功击败伊达政宗的进攻,但因为拒绝参加小田原之战遭到丰臣秀吉的怪罪而被没收领地, 大崎家灭亡.

主要参战对象: 伊達家

6. 最上家(奥州斯波氏分家之一) 最上 义光↓

一段时期从属于伊達家,但后来得到独立. 最上義光时代领地进一步得到扩大,同上杉家曾经发生过多次小规模战争.服从丰臣秀吉命令参加小田原之战而得以保全领地(20万石).丰臣秀吉死后,加入德川家康的东军, 在上杉景勝的西军攻击下一度败退,但随着关原之战西军的失败上杉军开始撤离,最上军取得了战略性胜利,得到封赏, 一跃成为58万石的大大名.但到了最上義光的孙子義俊时代,最上家发生了严重的内乱,被幕府彻底没收领地,最上家灭亡,但是后代得以延续.

主要参战对象:上杉家,伊达家

7. 伊达家 伊达 政宗↓

藤原氏后裔.一度控制大崎家与最上家并与多家大名联姻,成为北奥州最强势力.但因为后来的天文之乱,即伊達稙宗与伊達晴宗父子对抗而导致国力衰弱,但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17代当主伊達政宗采取强硬的侵略政策,先后吸收畠山家灭亡二本松家,并击败南奥州的霸者蘆名家, 伊達家领土一度达到最大.

其后伊达政宗依旧无视丰臣秀吉的惣無事令,继续对周围大名发起进攻.但看到秀吉灭亡北条家的实际行动后,主动参加小田原之战,得以保全领土(72万石).但后来依旧遭到秀吉责怪,进行国替并且石高降到58万石.

在关原之战中加入东军,加增到62万石,并且在幕府中占据很高地位.但其后代早死无子者甚多,真正的伊达家后嗣在幕末之前就已经消失,藩主多被养子继承.

主要参战对象: 蘆名家,大崎家, 最上家, 畠山家, 二本松家,北条家,相马家,丰臣家

8. 畠山家

源氏后裔.与斯波家,细川家并列为足利幕府三管領,势力盛极一时.但随应仁之乱开始走向衰落并遭到细川家的排挤.领地被后来的神保家, 遊佐家,伊达家等大名瓜分,虽然名义上保有一定领土但实际上作为大名已经灭亡.

主要参战对象: 畠山家(内乱), 細川家,山名家

9.相马家

千葉氏后裔,战国初期虽领土有限,但历代当主均武勇过人,面对关东大名佐竹家与北奥州的伊达家的威胁依然保持独立,曾多次击退伊达家.在伊达政宗的攻势下,南奥州大名纷纷投降的情况下,相马家依然坚持独立,与伊达家的战争互有胜负,一直坚持到小田原之战,因为积极参战,旧领得到丰臣秀吉的承认得以保全.后来的关原之战保持中立,遭到德川的怪罪,但最后仍保全了领土与大名身份直到幕末,日本最后一个幕府灭亡,相马家前后统治领地长达700余年,可以说是世界史上的一个作为地方领主的奇迹.并且一直保有后嗣, 第三十三代藩主相马和胤是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的一门,为麻生太郎之妹麻生雪子的丈夫.

主要参战对象:伊达家, 佐竹家,北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