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护法军神“那吒”, 为什么却成了道家的哪吒天王

哪吒常以娃娃或少年儿童的模样登场,是神通广大的天庭童神。因为其鲜明精彩的古老形象与经典传说故事名气响亮,从而吸引现代众多动漫和影视剧,都将哪吒设定为主角,加以儿童化的少年英雄方式传扬。

佛教的护法军神“那吒”, 为什么却成了道家的哪吒天王

哪吒是我国最为著名的正统神仙之一,也是经典的艺术形象之一。主要记载源于元代宗教神话典籍《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神魔系列小说名著《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多部古典文学作品。

佛教的护法军神“那吒”, 为什么却成了道家的哪吒天王

部分文化含佛系信仰,早在宋代的佛经中已有那吒(原型)的故事存在比如《景德传灯录》、《五灯元会》等,甚至在宋代之前就有那吒的名字出现虽然多本佛书中都存在那吒的记载,但哪吒并非佛教原创,而是长发道童不是和尚。

佛教的护法军神“那吒”, 为什么却成了道家的哪吒天王

哪吒是以“努扎尔”(Nuzad)和“那吒”(梵语:Nalakūvara)为原型上加工改撰而成的宗教神仙,从古波斯拜佛教传到印度,再从古印度佛教传到中国,被传入本土后,亲友民间传说,后有戏曲和小说等内容,原系我佛护法神,我国道教的哪吒既由此流变而来。

由佛释原创再从古作家编撰,晚唐至明清末期5个朝代世纪相似特征,以及神形象被道教化,和佛教文化交融衍生而成,所诞生的哪吒这一道教神,主要形象定格在《封神演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