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醬”A-10VS“毛熊”蘇-25,誰才是“舔地狂魔”

說到對地攻擊機,大家耳熟能詳就是美國的A-10(疣豬)攻擊機和俄羅斯的蘇-25(蛙足)攻擊機了,兩者誕生於1970年代,是專門用於前線空地支援專用攻擊機。既然兩者有著共同點,那它們中誰更勝一籌呢?

“鷹醬”A-10VS“毛熊”蘇-25,誰才是“舔地狂魔”

其實對比這兩種類型的攻擊機,要從多方層面考慮,包括機動性能、生存能力、可維護性、航電設備等等。

“鷹醬”A-10VS“毛熊”蘇-25,誰才是“舔地狂魔”


動力方面,兩者雖然重量體積近似,所配備的發動機推力差別也不大。但整體上蘇-25推重比要比A-10推重比更優,這主要是因為蘇-25相對來說更輕一些。因此蘇-25在爬升速度快、加速性能上佔優。這與朝鮮戰爭時期米格-15和F-86的對比極為相似。

“鷹醬”A-10VS“毛熊”蘇-25,誰才是“舔地狂魔”


航程方面,在同等條件下,A-10的作戰半徑為460千米,要比蘇-25的300千米作戰半徑更遠。這主要是發動機技術水平上存在差異,A-10發動機耗油率還不到蘇-25的四分之一。雙方在設計思想上是存在一定差異的,美軍相信先進、省油、但較為複雜的渦扇發動機會在實戰中有更大的好處。蘇-25的發動機雖然技術不夠先進,可是它在阿富汗戰爭中被證明非常皮實,戰時維護和補給更加簡易方便。

“鷹醬”A-10VS“毛熊”蘇-25,誰才是“舔地狂魔”


武器裝備方面,A-10載彈量更高,更佔據上風,其載彈可多達7250千克,蘇-25則僅僅能夠掛載4400千克。俄軍認為在典型的戰鬥中,在一個較小的作戰區域內,蘇-25只需要進行兩次攻擊,如果繼續進行攻擊,敵方裝甲部隊的機動式高炮和導彈因為有了更多的準備時間,將有很大的把握擊中蘇-25。

“鷹醬”A-10VS“毛熊”蘇-25,誰才是“舔地狂魔”


其實A-10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它那個號稱“坦克開罐器”的GAU8型30毫米機炮了,GAU8口徑大,射速高,炮彈初速極高,威力強大。它足以貫穿現代主戰坦克的頂側裝甲,因此如果有多發命中坦克,摧毀目標的可能性很高。同時A-10的GAU8機炮配彈數量很高,可以進行多次射擊。但其並不是沒有缺點,A-10機炮個體太大,基本上A-10的機身設計是圍繞著這一機炮進行的。此外GAU8作為一種轉管炮,比蘇-25的30毫米加斯特機炮更加複雜,維護成本也高得多。

“鷹醬”A-10VS“毛熊”蘇-25,誰才是“舔地狂魔”


戰場生存能力上,美蘇研製方都堅信專用攻擊機必須具備先進的被動防護手段,保護駕駛艙、發動機、控制系統等關鍵部位,都要求機體關鍵部分能夠抵禦單發20到23毫米高炮炮彈的命中。蘇-25、A-10都將輕而堅固的鈦合金作為主要裝甲材料,但整體來說A-10的戰場生存力更佔優勢。

“鷹醬”A-10VS“毛熊”蘇-25,誰才是“舔地狂魔”


蘇-25和A-10雖然任務類似、定位接近,但具體設計思想有著明顯差異。從阿富汗、伊拉克多場實戰的經驗來看,兩者都有很高的戰場生存力,都有多次在嚴重負傷後安全返航的戰例。

“鷹醬”A-10VS“毛熊”蘇-25,誰才是“舔地狂魔”


儘管戰鬥機空地打擊能力越來越先進、操作越來越簡捷,專業攻擊機的許多任務已經被戰鬥機擠佔。但就目前兩者的“出勤率”看,短時間內是不會退出“舞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