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通知發佈之後,兩類存款基本“涼涼”,部分儲戶只能搖頭苦笑

眾所周知,我國人民一向喜歡往銀行存款。勤儉持家和省吃儉用是我國自古至今的傳統美德,所以中國人十分喜歡存錢,喜歡存錢的人對於存款利率都很關心。無論是誰,去銀行存錢的之前,必然會優先選擇那些存款利率相對較高的存款方式。

央行通知發佈之後,兩類存款基本“涼涼”,部分儲戶只能搖頭苦笑

我國的儲蓄率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一段時間裡,絕大部分儲戶去銀行存款時基本 都會選擇大額存單存款。這種存款方式的存款利率一般來說都比其他存款儲蓄方式要高。但是大家也都瞭解部分大額存單存款的流動性很差,流動性差就很 不方便,在著急用錢時會讓人難堪。所以有很多思考全面的儲戶經歷過流動性 差的問題之後,棄用大額存單存款是必然選擇。許多銀行在業務發展的時候清楚瞭解這點,就著手在存款方式上進行“創新”,推出吸引存款的方式,比如大家熟悉的靠檔計息存款。

許多銀行通過“創新”的存款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儲戶。但是有些創新方式是在明顯的破壞市場規則,請注意是破壞而不是打破。為了維護存款市場的穩定性和公平性,打擊惡意吸儲,央行頒佈通知拿兩類存款“開刀”了,這兩類存款分別是靠檔計息存款和結構性存款。

央行的通知,我們很明顯可以得知就是要打擊部分高息存款,從而維護存款市場的穩定。也同時是為了規範一些銀行的標準,降低儲戶存款的風險,規範銀行市場的秩序。伴隨著負利率時代到來,這些高收益存款方式也會逐漸降低利率。而央行這次出手調整,想通過存款獲得高額利息的儲戶恐怕笑不出來了。

我們都知道,如果老百姓的錢都放在銀行裡去生利息,不去消費是很難實現價值轉移的。沒有價值轉移經濟發展就會停滯不前然後慢慢僵化,個人財富的增加不是靠存錢生利息這麼簡單粗暴的方式的。國家經濟要大力發展必須具有市場活力,市場具有活力就要靠人的消費。試問,如果存1塊錢利息是2塊錢,還有人花錢嗎?新冠肺炎疫情,是給我們每個人都上了一堂要有部分存款的課。

但是存款也不是隻存不花的。所以國家要降低部分高額利息的存款吸收,才會讓“市面上有錢”,從而引導群眾適時花錢,用錢生錢,用消費來變成促進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恢復受疫情影響地國家經濟。雖然,有一小部分人笑不出來但 是絕大多數人還是都可以笑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