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一)、黃帝有熊遺址:黃帝之都有熊在嵩山東麓的新鄭、新密境內。古籍記載:黃帝誕生於軒轅之丘,並在此活動,建立有熊之國。在嵩山不遠的鄭州西山,發現了黃帝時代的古城,在新密境內也發現有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城,城牆建築技術與鄭州西山古城似有承襲關係。《史記·封禪書》說:“太室,嵩高也”,“中嶽,嵩高也”,又說,“中國華山、首山、太山、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所常遊,與神會。”從這些說法,可見黃帝常遊嵩山太室。嵩山在五山之中,近黃帝建都之地。因此,這裡遺存的有熊國文化,也就是黃帝時代的文化。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二)、夏王城崗遺址:王城崗在告成鎮西北1公里許的五渡河西岸。古本《竹書紀年》載:“禹居陽城”。《世本》載:“禹都陽城”。陽城是我國曆史上夏代的都城。1977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河南省考古隊等單位,在此發掘了相當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東、西並列的兩個小城堡遺址。西城堡南牆長94.8米,西牆長97.6米。東城堡大部分被河水沖毀。出土有圓形袋狀奠基坑,坑內填充有20層夯土,下部3——6層中有2具男性成年骸骨,2具女性青年骸骨,3具兒童骸骨。一件泥質黑陶薄胎平底器物,外底上刻畫一個兩手執持之形,可為“共”字。按(碳14)測定,城堡距今約4000年左右。以此鑑定,此城堡是夏初時期的古城遺址。2004——2005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在王城崗繼續進行調查和考古發掘,又發現一座與王城崗套在一起的50萬平方米的大城。許順湛先生說:“可能是鯀、禹及啟初期的都城。”據說,啟與益之間當年曾為爭奪最高權力發生過戰爭,可能將此城毀掉,而遷都鈞臺(今禹州),後又遷都於新砦(今新密),而今新砦有100萬平方米的古城遺址。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三)王上古城遺址:王上古城歷史久遠,王上之名,為上古帝王尊稱。王上村位於河南登封市西南18公里處,現隸屬大金店鎮。該地據著名考古學家、河南省考古所原所長安金槐考證,王上古時稱上陽城、潁地、潁水上原,潁水之陽——潁陽所在地,西鄰古綸國(今潁陽),東依古陽城縣(今告成)、古崇高邑(今登封),其背依少室似蓮如冠,前有潁水環繞如帶,群嶺拱衛,三面環水,氣象萬千。王上是連接許昌、汴京、洛都的交通要道,特殊的地理環境,厚重的歷史文化,孕育出了眾多古聖先賢。這裡古傳為帝王居所,王侯將相之地,商埠古城。周圍私訪溝(是上古帝王訪賢的居住地),堯背嶺(傳說是堯帝訪賢往來的地方),軲轆驛(古驛站),箭溝(王上古城做弓箭的“軍工廠”),釁鐘(王上古城祭壇)馬灣(古馴馬練兵場或養馬場)等地名和遺蹟,皆與唐堯、許由、大禹相關,是8000年前裴李崗文化、4000多年前龍山文化遺址,又是中國道儒法兵等思想奠基人之一、“春秋第一相”管仲故里,明碑載為漢張良故居,漢墓、宋墓遍佈村野。據明清《登封縣誌》載,王上在明清時期是登封八大名鎮之一。

王上城有南城和北城之分,現代人常說南城遺址為“南城後”,城南的雙寨壕還依稀可見。現在城址是北城,四周城壕現能看出大部分輪廓,南城牆、西城牆仍有部分遺存。尤其是東城門外靠南的“釁鐘”(古代祭壇)非常有名,此“釁鐘”雖在上世紀50年代和“文革”時期陸續被毀,當地60歲以上的人都清楚記得,壇為八角形,青石基座,高約5米多,周長20多米,直徑約9米左右,周圍古磚護砌,不架梯子,人難以攀爬到頂,遙遙望去,極其壯觀。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四)古孤竹國遺址:孤竹國在嵩山南麓,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鎮安廟村(原名孤竹坡即古孤竹國)附近。孤竹國伯夷、叔齊的道德精神感召華夏幾千年,是華夏民族道德精神的代表。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把王位傳給叔齊,到了父親去世以後,叔齊顧慮王位傳長不傳幼,要讓位給長兄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遺命啊!”於是便出走了。叔齊也不肯即位而出走。國人只好立孤竹君的第二個兒子為王。

伯夷、叔齊一同出走,商議說:“聽說西方有個西伯,好像是個仁德之君,現在我們還呆在這兒幹什麼呢?”於是兩人向西行到周國去,走到岐山之南,文王卻已經死了,武王即位。二人瞭解情況後,笑著說:“跟我們原來聽說的不一樣啊!這不是我們所說的‘道’。從前神農氏治理天下的時候,四時祭祀畢恭畢敬,但是不為求福,對於百姓,忠心為懷盡心治理,而無所求;百姓樂於公正,就幫助他們實現公正,百姓樂於太平,就幫助他們實現太平,不利用別人的失敗使自己成功,不利用別人的卑微使自己高尚。如今西周看到殷商邪僻淫亂,便急急忙忙地替它糾正,替它治理。這是崇尚計謀,藉助賄賂,倚仗武力,炫耀威勢。把殺牲盟誓當作誠信,依靠四內和共頭之盟來宣揚德行,宣揚吉夢取悅眾人,靠屠殺攻伐攫取利益,用這些做法承繼殷,這是用悖亂代替暴虐。我們聽說古代的賢士,遭逢太平之世,不迴避自己的責任,遭逢動亂之世,不苟且偷生。如今天下黑暗,西周的道德已經衰微了。與其依附西周使我們的名節遭到玷汙,不如避開它使我們的德行清白高潔。”二人回到嵩山,開始在山洞(二仙洞)中隱居起來。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軍東進至孟津去征伐商紂王。伯夷、叔齊聽說後,從嵩山走到孟津拉住周武王的馬諫阻道:“父親死了卻不安葬,大動干戈去打仗,這難道是孝的行為嗎?身為臣子,卻要去殺害國君,這難道可以算做仁德嗎?”周武王左右的士兵準備殺掉他們,太公姜子牙說:“他們是義人啊!”扶著他們離開了。

周武王摧毀了殷商的暴虐統治,天下都歸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齊卻認為這是很可恥的事,為了表示對殷商的忠義,不肯再吃周朝的糧食,從嵩山北行隱居在首陽山中,靠採食薇菜充飢度日。兩年後,武庚叛亂,勸二人共同恢復殷商,伯夷、叔齊不願為伍。使者問:“為何叩馬而諫?”伯夷、叔齊答道:“為萬世之君臣也。”使者又問:“那你怎麼辦?”答曰:“有死耳。”使者質疑道:“有死何以采薇為?天下週之天下,則山也周之山也,薇也周薇也,采薇而食,無乃欲故死而求生乎也!”於是,從此不再採食薇菜。到了由於飢餓而將死的時候,作了一首歌,歌辭說:“登上那西山啊,採那些薇菜呀!以暴臣替代暴王啊,卻不知道其中的過錯呀!神農、虞舜、夏禹互相禪讓君位的先聖時代啊,轉眼依然消逝,哪裡是我們的歸身之所呀!啊,永別了,永別了!生逢無道亂世,命運何其衰薄,怎不令人悲嘆哀傷?”伯夷、叔齊終於餓死在首陽山中。

伯夷、叔齊的故事主要包括遜讓國位、叩馬諫伐、恥食周粟、首陽采薇四個部分。就是這看似簡單的四部分內容,奠定了伯夷、叔齊在中國歷史上若干方面的獨特和始祖地位,特別是這四部分故事所體現出的道德精神,所容納的道德內涵,幾乎涵蓋了華夏民族的忠孝氣節以及中華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的全部內容。被孔子稱為“古之賢人”;被孟子稱之為“天下之大老”;荀子評價二人:“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被大眾稱為“和合二仙”。

1985年,嵩山之陽、登封安廟村群眾在村北破土崖修公路時,發現一通石碑,碑高1米餘,寬60釐米,正面陰刻“古孤竹國”楷書大字,署名明代登封知縣丁應泰。發現此碑前,群眾稱此地為“孤竹坡”,明清《登封縣誌》記載大金店鎮有孤竹坡村,而沒有現在的安廟村。查《古今圖書集成·嵩山考》有“在少室山西南三十里,潁水穿流城北,蓋古孤竹國所在地”的記載。碑的發現,為研究孤竹國城、界提供了實物資料。此碑今鑲嵌在嵩陽書院西碑廊壁上。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五)、春秋戰國——漢陽城遺址:陽城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古城之一。夏以後,陽城在周代為陽城邑。春秋時屬鄭,戰國時屬韓。秦統一全國後,實行郡縣制,設36郡,陽城屬潁川郡。兩漢沿用秦制。至唐,仍稱陽城縣。1977年春,中國歷史博物館河南省考古隊和登封縣文物保護所等部門,在告成鎮附近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發掘工作。經過一年多發掘,在告成鎮東北嶺上、北溝村一帶,發現春秋戰國至漢代的古陽城遺址。遺址在平坦高地上,呈南北長方形,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約700米,依山傍水,北高南低,依自然地形修築。北城牆地面上尚保存有百米,最高處約8米。其他三面城牆大部被夷為平地。部分城基殘留地面,斷續尚可連接。從缺口的夯土層窩可辨認出,系春秋戰國和漢代不同時期修築和補修的。在北城牆中部,殘留著寬10幾米的缺口,可能是北城門的遺址。缺口以北有饅頭形小山,稱為“疙瘩坡”。周圍有夯土層的遺牆,可見當時為了軍事上的需要,疙瘩坡亦成為城垣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對外瞭望和軍事制高點之用。這樣的建築,在古代還是少見的。在古城內外地面和壕溝斷壁上,分別堆積著大量的春秋戰國和漢代等時期遺存的板瓦、筒瓦、磚塊等建築材料和陶盆、陶豆、陶碗等生活用具殘片,還有一些大型建築遺址和埋在地下的陶水管道、卵石鋪底的蓄水池等。在城內一處大型建築遺址附近,採集和發掘出不少帶銘文的殘陶器,其中有些戰國陶豆盤和陶豆柄上印有“陽城食管器”(“食管”二字當譯為“倉”)的方形戳記。在鑄鐵遺址也挖掘出幾件帶有“陽城”戳記的戰國陶量(銘文篆體)。根據這些遺物證明春秋戰國時期的陽城是此城。從城內還挖掘出許多漢代繩紋筒瓦,瓦面上印有“陽城”長方戳記(隸書),也證明漢代陽城繼續在此,沿用著春秋戰國時期陽城的舊址。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六)、綸氏城和後魏潁陽城遺址:《登封縣誌》載:潁陽夏初叫綸國。少康中興叫綸邑。春秋叫綸氏。後魏移秦置東金店處之潁陽縣城於古綸氏地,即今潁陽鎮。鎮在潁河西10餘公里處。《河南府志》:“魏天安年間,始於綸氏城置潁陽縣”。古綸氏城,漢潁陽縣城,即今登封市潁陽鎮所在地。遺址有斷續城牆,夯層厚在15至20公分,平夯無窩。顯然是後代修建的遺物。該鎮四周1公里處,各有土臺一個,用夯土築成。傳說為古城四關,東曰“郝寨”,南曰“馬家寨”,西曰“西範寨”,北曰“北寨”,將四寨計算在內,面積達22萬平方米。原潁陽寨門上嵌有“潁陽古都”青石橫額,“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鎮內原有城隍廟、潁考叔祠及多通碑碣,早已毀失。此鎮附近還不斷出土有陶器、銅器,還有較珍貴的銅爵。近年出土北魏銅璽二枚,上刻“招撫局印”和“招撫副使止印”等字樣。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七)、商屍鄉溝古城遺址:屍鄉溝古城位於偃師城西屍溝一帶,為商湯當年所建的都城。城址北依邙山,南臨洛水,為南北長方形。南牆已被河水沖毀,其他三面圍牆基本完整。城牆全部用夯土築成。已探明城門七座和若干條縱橫交錯的大道,並發現大型建築基址三處,其中一長寬各數10米的巨大宮殿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是目前我國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規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對我國古代城市的起源、興起與發展,以及商代早期歷史的研究,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1987年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3月,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八)、鄶國古城遺址:鄶國古城在新密曲梁鄉寺河村東北0.5公里處。鄶為西周初封國,後被鄭武公所滅。現城寨為清咸豐十年(1860年),在古鄶城舊址上築成。城呈長方形,東牆長330米,北牆442米,西牆336米,南牆435.50米,牆高5—7米,城內面積0.5平方公里。古城遺址下發掘有仰韶、龍山、二里頭、殷商、西周和漢代文化遺存。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九)、稍柴古城遺址:稍柴古城遺址位於鞏縣西南10公里洛水南岸的高臺地上。南北寬500米,東西長2000米,面積100萬平方米。是一處規模較大,內容豐富的古文化遺址。1963年公佈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從出土的器物和文化層疊壓關係看,包含兩個時期的文化層,上層為商代早期文化,下層系龍山文化。龍山文化層出土砂質陶罐較多,其中有的器物晚於龍山文化,屬於二里頭早期文化性質。後期文化層內包含的陶豆、大口尊和碗等,其特點與商代早期特點相同。由此可知,稍柴遺址屬於夏文化範疇。在試掘的範圍內,發現有窯穴千個,墓葬多座,其中一墓隨葬有白陶鬲1件、鼎1件、砂質陶罐1件、陶爵1件。從出土的大量器物證明,這裡可能是夏都斟尋遺址。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十)、古密國城遺址:古密國城在今新密市大隗鎮。密國為西周邊境小國,春秋時為鄭所滅,改名新城,又名新密。今大隗鎮西南殘存有古城牆一段,俗稱“擂鼓臺”。臺高7米,臺頂面積100平方米。古密城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0.5公里,城區多有西周至漢代的文化遺存。西漢時建密縣,縣治於此。隋大業十二年(616年)遷今老城。

(十一)、鄭京城遺址:鄭京城在嵩山東北麓、滎陽市東南12公里的京襄城村。鄭莊公母武姜為莊公弟共叔段請封之地。城周長7公里,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5公里,中有橫城,呈“曰”形。今存舊城牆遺址八段,約1000餘米,其中東南牆60餘米,高約10米;東北城角長約200餘米,高6米。牆為紅粘土夯實而成。據傳土為奴隸們從10公里外的萬山背來,死人無數,人稱“鬼打牆”。城外地面上發現有大量的空心磚墓,還散佈有春秋到漢代的陶片等遺物。1979年出土有兩枚漢代金餅,重約500克。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十二)、古黃城遺址:《雜道書》載:“堯聘許由,壇禪於黃城”。《路史》載:“許由隱居於黃城溝”。古黃城在登封城西30公里君召鄉北黃城村。北近馬鞍山,東、南、西三面臨溝,城呈南北長方形,現有城牆斷續環繞周圍,城內面積約10萬平方米。城牆上的夯土層厚約20公分,夯窩為平杵,顯然是後代改建修復的遺蹟。縣城內盡是耕地,地面上散佈陶片很多,紋飾有斜弦紋、繩紋多種。城西近城牆處有一深坑,群眾叫“隱士溝”,傳為鄭莊公掘地見母的進口遺址。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十三)、小索城遺址:小索城在滎陽城北2公里的張樓村。遺址長方形,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600米。至今城牆遺存約60米,高7米,夯層厚約10釐米。此城為春秋戰國古城。城南有大片製陶作坊遺址。陶片有“格代”、“左司工格代”、“右司工格代”字樣。還有鐵製生產工具等。城內西南沿河的斷崖上,暴露有厚約3—8米的陶片堆積層和殘破陶窯遺址。從陶片中可以看出器形有罐、盆、甕、碗、豆等。該城修建年代應早於春秋戰國時期,至漢代仍繼續使用,而且城的規模也大,保存尚好。是研究古代城市建築及城市歷史的重要資料。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十四)、滑國古城遺址:滑國古城在嵩山西北麓、府店北部一靴形臺上,遺址南北長2.5公里,北端東、西寬1.5公里,南端0.5公里。劃為春秋時小國,姬姓。公元前627年滅於秦,後屬晉。《偃師縣誌》:滑國又叫“費滑”,因建都於滑(河南睢縣西北),後遷都於費(偃師縣西南)故名。《春秋》:“魯莊公十六年(前678年)冬十二月,(公)會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滑伯、滕子同盟於幽,旋為晉,有稱緱氏”。《水經注》:“緱氏縣城,在春秋時滑國都城”。古緱氏縣已廢。今緱氏鎮位於滑國古城西北約7公里,遺址猶存。古城附近文化遺物極其豐富,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周、兩漢和唐代遺物,其中以漢代遺物分佈最廣,堆積最厚。1963年6月,被河南省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十五)、負黍古城遺址:《竹書紀年》載:“周敬王六年(前514年),鄭伐馮、滑於負黍”。《史記·秦本記》載: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將軍 (音究)攻韓,取陽城,負黍”。從這些記載可知負黍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是鄭、韓兩國的邊防重地,舊志謂負黍即孟子所稱的負夏。負黍城在登封縣城南15公里許、大金店鎮西南的南城子村。東、西有安廟河、段村河,兩河交匯後流入潁河,南靠青紅山嶺。此地南高北低,地勢險要。今城內不斷揀到銅箭頭和其它殘兵器,村附近還有箭坑、弓坑,地面上散佈陶片較多。靠安廟河東巖斷壁上,可辨認出城牆的多層夯土。城西南有鐵爐溝村,可能是當時鑄造兵器的遺址。

(十六)、曲梁古城遺址:曲梁古城遺址位於新密城東25公里的曲梁村北。曲梁原是一座古城,座落在商周文化遺址之上。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370米,文化層厚2—4米。遺址的東邊有小司河,西、南兩邊是溱水。兩河在遺址的東西部匯合,現修建有小型水庫。中部有一條南北向的溝渠,渠的兩壁暴露出有二里頭文化的灰坑、文化層和紅燒土,還有殷商和西周的遺物。採集到的二里頭文化陶器有:深腹罐、圓腹罐、盆、斂口罐、尊、大口尊、甕、器蓋等。

(十七)、鄭韓古城遺址:鄭韓古城位於嵩山東麓、新鄭城關洧水與溱水交匯的西北原野上,俗稱“四十五里牛角城”。鄭國在此建都394年,傳23世,於公元前375年被韓所滅。韓哀侯把國都從陽翟(禹縣)遷此,傳8世,到秦始皇十七年,被秦所滅。先後563年之久,是我國古代著名都城之一。城由東、西兩城組成,兩城中間的城牆被稱為“分國嶺”。古城面積14平方公里,現今北、東城牆保存較好,最高處達18米,其餘斷續可見。共和國建立後,政府進行了大面積的發掘鑽探,發現西城中有一座宮城,宮城西北有夯土建築,發現有一處“地下室”,室內有五眼井。東城內有各種手工業作坊遺址。鑄銅作坊面積10萬多平方米,制骨作坊面積7000多平方米,鑄鐵作坊面積4萬多平方米,並出土有熔鐵爐和兩個烘範窯,城內外出土各種兵器、陶器、玉器、殘片。這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具有重要價值。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十八)、漢崇高城和隋唐嵩陽城遺址:《登封縣誌》: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遊嵩嶽時,劃山下300戶為崇高縣。古城遺址在縣城北。又載: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在崇高城基礎上,設置嵩陽縣。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年)將嵩陽縣併入陽城縣。永淳元年(682年)在嵩山南麓建奉天宮,重設嵩陽縣。從這些記載中可知二城遺址,在嵩山之陽,城的大小範圍不清。是否二城為一也不可考。現在城北一里許,有古城遺址,西城牆、東城牆地面上明顯出露,最高處達4米許。1992年前,原城內盡為耕地。近年,擴大城區建設,群眾住宅和機關單位建築其上。據傳古城西牆近有一巨石,上刻“崇高縣”篆字。早毀。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十九)、漢 霸二王城遺址:漢、霸二王城位於嵩山東北廣武山上。東、西兩城,東城叫霸王城,為楚所建。東西長400米,南北寬(今殘留)360米;牆身寬26米,城角處寬70米。城牆以西南為最高,達15米。西城叫漢王城,為漢所建,東西長530米,南北寬(今殘留)190米;牆高10多米,高出黃河200米。兩城對峙,中間隔一條南北鴻溝,溝口寬800米,深達200米。二城北面有滾滾黃河,西南群山錯落,形勢非常險要,是當年漢王劉邦和楚霸王項羽對壘激戰的地方。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二十)、滎陽故城:滎陽故城最早建於戰國時期。城在滎澤水西岸。秦時為三川郡治。西漢降為縣,屬河南郡。東漢時屬河南伊。三國、魏、晉屬滎陽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城廢。酈道元《水經注》稱之為“滎陽故城”。城垣為不規則形,周長7.5公里。有南門二、北門一、西門一、東門無考,並有甕城和馬面。城內東北為糧倉,東部高地為官署,南部是居住區,西城外為冶鐵遺址。滎陽故城出土有鐵器、陶器、瓦當等建築構件、貨幣等。從印有“滎陽”的戰國陶文戳記,可證明最早是滎陽而不是滎陽。滎陽故城最初建於春秋,晉文公“作王宮於踐土”,為滎陽營建打下基礎;鴻溝開鑿,促進滎陽的興起;冶鐵作坊促進滎陽的發展。2006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二十一)、唐洧源縣城遺址:《唐書·地理志》:“武德三年(620年)置密州,設洧源縣。四年廢洧源縣”。《河南府志》:“洧源縣在今登封縣東南部的大冶鎮西,即太古城村”。城在洧水源流之旁,故名“洧源城”。西依花椒嶺,東接大冶鎮,群眾稱“太古城”。縣制後廢。之後,又經過1000多年的風雨侵蝕,城內無明顯遺物。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緊靠嵩山的古城古國知多少?這裡幾乎全了

其它古城古國:嵩山周圍還有許多古城古國,其中一些鮮為人知。早已被人們遺忘了的古國,據馬世之先生《中原古國曆史與文化》中提到的,在嵩山周圍還有20多個。如轘(今嵩山轘轅關周圍)、費滑(今偃師)、斟尋(今偃師二里頭)、鞏(今鞏義)、鄶(今新密)、密(今新密)、鄭氏(今新鄭)、有熊(今新鄭)、鄭(今新鄭)、嵩(今登封)、綸氏(今登封潁陽)、潁(今登封金店)、韓(今新、密、登一帶),還有羲、昆吾、西莘、陸渾、揚、費、鄔、劉、東周、鬲、補、梅、華、蠻氏等。雖然這些小國在不同時期都被兼併而走向統一,但它們卻永遠載入嵩山古老文化的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