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就去二手平臺倒賣,肖戰新歌銷售破億就是這麼刷出來的?

文/天行

一首新歌,凸顯肖戰影響力

自從肖戰復出之後,在音樂上好像是花了點心思的。

在翻唱了《紅梅贊》之後,於近期推出了自己的個人單曲《光點》。

其實僅從名字上來看,都能感受到這首歌希望給大家的感覺一定是正能量的。

雖然因為227事件被很多人抵制,但是肖戰的態度還是值得點贊。

只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麼長時間幾乎沒怎麼營業的肖戰,竟然還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買完就去二手平臺倒賣,肖戰新歌銷售破億就是這麼刷出來的?

買完就去二手平臺倒賣,肖戰新歌銷售破億就是這麼刷出來的?


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這首歌一經推出,僅僅只用了93個小時就賣出了3333萬+的銷量,累計的銷售額直接破億。

一首電子單曲創造這樣的銷量成績,此前的樂壇裡還從未出現這樣的盛況,至於以後會不會有來者,現在也說不好。

看到這樣的成績,連網友們都忍不住的調侃,肖戰以後其實可以不用演戲了,光發單曲就可以讓自己賺得盆滿缽滿。

畢竟現在演戲的片酬已經被"蓋了天花板",但是賣單曲是永無止境的。


買完就去二手平臺倒賣,肖戰新歌銷售破億就是這麼刷出來的?

成績太亮眼,總會有人質疑

當然了,這只是網友們的一時調侃,畢竟肖戰目前的待播劇還有好幾部。

比起三塊錢一首的單曲,粉絲們自然更願意看他的影視作品。

僅僅只靠著偶爾發一首新歌,肯定無法滿足粉絲們的期待。

只是肖戰作為一個樂壇新人,僅僅只用了一首歌就創造出了很多專業音樂人一輩子也沒有創造出來的成績,多多少少的還是引來的一些質疑。

畢竟這樣的銷量數據,看起來真的有點不可思議。


買完就去二手平臺倒賣,肖戰新歌銷售破億就是這麼刷出來的?


對於這一次《光點》的銷量,其實有不少網友都質疑其中存在多大的"水分"。

畢竟從數據上來看,肖戰的粉絲這一次展現出了強大的購買能力。

單從個人購買量排行榜上來看,最多的人竟然一次性購買了30萬張,等於是花90萬隻為了聽一首歌。

雖然錢是人家自願掏的腰包,可是未免超出了太多人的消費承受範圍。

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們沒辦法去定義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畢竟不管怎麼花錢那都是人家自己的事。


買完就去二手平臺倒賣,肖戰新歌銷售破億就是這麼刷出來的?

二手平臺倒賣專輯,引發“刷量”質疑

可是當有網友在某二手平臺上看到有人倒賣《光點》的二手專輯時,對於肖戰這張專輯的銷量存在水分的質疑就越來越大。

從平臺上掛出的信息來看,有人賣幾毛錢的,有人賣一塊多的,也有人賣兩塊多的,各種價格都不一樣,而且看起來數量還不在少數。

因此就有網友質疑,難不成是這些人從正規平臺上大批量購買之後又到二手平臺來賣出去?然後回籠了資金再去購買?那這樣看起來,這張專輯的水分不是一般的大啊。

而且在這之前,就有網友根據銷量做出了一波走勢圖,《光點》這張專輯不管是時段內的銷量走勢還是整體走勢,曲線的順滑程度幾乎都差不多,每個時間段購買的人數都相差不大。

再結合如今二手平臺的倒賣信息,很難不讓人懷疑銷量的真實性。


買完就去二手平臺倒賣,肖戰新歌銷售破億就是這麼刷出來的?


買完就去二手平臺倒賣,肖戰新歌銷售破億就是這麼刷出來的?

消費行為只是在於個人,其實沒必要上綱上線

其實對於這樣的質疑,我個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

不管這些倒賣二手專輯的人是為了消化自己手裡的資源好讓自己"回點本",還是為了回籠資金繼續幫偶像"衝業績"也好,又或者是賠本賺吆喝都行,這只是他們的個人行為,跟肖戰本人關係不大。

如果非要說點什麼,那隻能感嘆肖戰這個人的魅力確實有點大,值得這麼多粉絲為他花時間,花精力,花金錢去做這種事。

只要不是一些大粉拿著大家的錢去衝了業績之後再來轉身賺差價,我覺得這種事情還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有什麼樣的能力就做什麼樣的事情,在如今這種時代,為了自己喜歡的人付出點經濟上的支持,真的不是什麼不可取的事。

從大的方面來講,這是拉動了內需,刺激了消費,從小的方面來講,這不過是人家少買幾支口紅或者幾件衣服的事,還不足以上升到影響生活的層面來講。


買完就去二手平臺倒賣,肖戰新歌銷售破億就是這麼刷出來的?

理性消費很重要,大家把握尺度即可

當然了,在這裡還是要勸大家理性消費,按需購買,畢竟肖戰也沒有強求自己這張專輯一定要達到什麼樣的銷售水平。

作為樂壇新人,他以後還有大把的發歌機會,如果每首歌都要達到這種銷售量,那也不太現實。

可是還有那麼多人等著黑他呢,如果以後的作品達不到這種銷量,那些黑子也總有話講。

與其這樣,還不如放鬆心態,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