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委託理財之謎:為何豪買高費率低收益產品?

通威股份委託理財之謎:為何豪買高費率低收益產品?

文|翠鳥資本


一眾基金大佬高調押注通威股份(600438.SH)?


當年,眾多機構投資者瘋狂搶奪樂視網籌碼,最後一地雞毛,所謂共識背後,總有各種投資陷阱。


通威股份,正是當下A股的熱門股票,這家公司打著"農業+光伏"的業務招牌,比很多雙主業公司高調不少。


市場上不乏大肆吹捧這家公司的大戰略,甚至說所謂的飼料和光伏並非一般的雙主業模式,而是利用產業鏈的關聯度構建商業閉環。


然而,翠鳥資本細看這家公司2019年年報,卻發現有著不少疑問待解。


基金大鱷陳光明扮演"帶頭大哥"


通威股份的業務模式十分特殊。


這家公司以農業及太陽能光伏為主業,形成了"農業(漁業)+光伏"資源整合、協同發展的經營模式。


具體來說,在農業方面,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等產品的研究、生產和銷售。其中,水產飼料一直是公司的核心產品,也是公司農業板塊的主要利潤來源;在光伏新能源方面,公司以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同時致力於"漁光一體"終端電站的投資建設及運維。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重倉通威股份的機構陣容可謂十分豪華,除了中國人壽資管、社保基金,還有大名鼎鼎的睿遠基金。


通威股份委託理財之謎:為何豪買高費率低收益產品?

睿遠基金就是"價值投資大鱷"陳光明設立的公募基金,每次公開募資都要掀起吸金狂潮。


追隨陳光明的,還有50只公募基金,機構投資者的隊伍可謂浩浩蕩蕩······


通威股份委託理財之謎:為何豪買高費率低收益產品?

眾多機構齊聚的上市公司,獲利前景一定好嗎?


要注意到,追隨陳光明的公募基金,並沒有出現跟他一樣名氣的操盤手。一位大鱷押注買入,一堆公募圈子的"擁躉"便一哄而上。


通威股份2020年一季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8.25億元,同比增幅26.85%;歸母淨利潤為3.44億元,同比下滑了29.79%。


這家公司的基本面其實受到海外需求的牽制。


野村東方研究發現,2020年以來,海外需求受疫情影響有所延後,單晶電池片價格下降至0.78元/W,目前仍處於降價通道,公司3月以來全面下調電池片價格,4月較3月每瓦價格下降6-7分人民幣。根據PVinfoLink的數據,電池片價格在2月底就已經呈現了下降趨勢。


猜不透的委託理財


2019年年報顯示,通威股份總計做了6.9億元的委託理財,投向了中國銀行的結構性存款、工商銀行的保本理財,以及三家公募機構的貨幣基金。


通威股份委託理財之謎:為何豪買高費率低收益產品?

有一點卻從財報上無法看出來:貨幣基金的選擇讓人生疑。


比如:通威股份分別在去年11月和12月買入景順長城景豐B和易方達貨幣B。


上述兩隻基金持有時間分別為7天和10天,可以理解為做了一場短期理財。


然而,這兩隻基金的買入卻通過一家代銷機構——恆天明澤基金銷售公司,明明可以走直銷,卻偏偏選代銷。


形成對比的是,通威股份也買入了嘉實快線貨幣A,使用的就是直銷渠道,而且代銷渠道的兩隻基金年化收益,明顯低於直銷渠道基金。


雖然貨幣基金收益"不起眼",但依然千差萬別。


通威股份委託理財之謎:為何豪買高費率低收益產品?

通威股份買入的三隻貨幣基金中,最大手筆的就是耗資3億買入易方達貨幣B。通過上圖可以看出,無論從哪個階段與同類基金收益相比,易方達貨幣B都是"下游水平"。


3億買入的易方達貨幣B,當時年化收益不及2%。對比發現,今年3月起,餘額寶收益才跌破2%。


這等於,去年12月的這筆3億元的理財,還不如餘額寶,更不用說業內的其他貨幣基金。


既然選擇代銷渠道,通威股份為何偏偏選中了一隻歷史業績落後的貨幣基金進行理財?


高負債率,"豪買"高費率理財


截至2019年末,通威股份資產負債率為61.37%,公司負債合計287.33億元,其中流動負債178.43億元,非流動負債108.89億元。


年報還披露,通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擔保代償款餘額為2793.4元,公司正在追償中。


如此高負債率的公司,本應該精打細算進行理財。然而,通威股份的自有資金理財,卻買入了高費率基金,著實讓人看不透。


上文提到的易方達貨幣B不僅年化收益不及2%(去年12月份),交易費率也是"相當高"。


天天基金網顯示,易方達貨幣B的費率結構為:管理費0.33%+託管費0.1%+銷售服務費0.01%。


通威股份買這隻貨幣基金用了3億元,而2000萬元買的景順長城貨幣基金費率則遠低於易方達。


天天基金網顯示,景順長城景豐B費率結構為:管理費0.15%+託管費0.04%+銷售服務費0.01%。


簡而言之,3億元買高費率基金,2000萬買低費率基金,這叫做精打細算嗎?而且還通過一家代銷渠道買進,身背沉重負債的通威股份,拿著自有資金買理財,對代銷渠道和基金管理人如此"慷慨",這背後是否有利益輸送?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