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呢?

钰眀


真正的心理咨询,是借助专外力(即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完成自我探寻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其核心和关键是通过自我探寻来实现自我完善。

首先,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和共情者。

TA能为来访者营造一个安全的、自在的表达空间,帮助来访者表达自己,宣泄情绪。

其次,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位敏锐的洞察者。

TA能敏锐的洞悉来访者的情绪、感情、内在需求和意图,帮助来访者了解情绪情感背后的真实诉求、

认知与行为模式。

最后,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位卓越的引导者。

TA能引导来访者在认识自我的同时完善自我。

用心理咨询的行话来说,真正的心理咨询其实就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素伈


心理老师左叔非常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你提出的“真正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呢?”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做心理咨询工作中,有时来访者会提出的问题,我根据自己心理咨询的经验来回答你的提问。同时,也借此机会普及一下心理咨询的常识,纠正社会上很多人对心理咨询认识的误区。


第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遵循心理学原理,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第二,真正的心理咨询是这样的

首先,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要建立基于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心理咨询区别于其他帮助职业的最大特点,也是心理咨询可以进行下去的基础。如果没有基于信任的咨询关系,来访者不会把自己的心理困惑告诉心理咨询师,也不相信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他。所以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始终要运用积极关注、尊重、倾听、无条件接纳、共情等心理咨询特质,已取得来访者的信任。

其次,心理咨询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去进行的,一是心理咨询有职责的限制,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的指责是有限的,而非无限的,可以说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各司其职;二是心理咨询的时间限制,心理咨询有时间限制的要求,每次50分钟左右,每周一次,这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初次咨询时可以延长时间,以便心理咨询师搜集来访者的资料。三是咨询关系的限制,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是职业关系,即便在心理咨询结束以后,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也不能以朋友来往,同时,心理咨询师不能在心理咨询室之外与来访者进行任何咨询活动;四是心理咨询有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可行的,具体的,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实现的。

第三,心理咨询与聊天不同,它是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而进行

一是要预约,二是咨询过程结构化,三是有时间要求,四是有咨询目标,五是心理咨询要收费,六是心理咨询结束后要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七是心理咨询要布置作业,八是心理咨询有保密要求,九是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是协商解决问题,以来访者为主。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心理老师左叔


如何识别心理咨询行业的“野郎中”


首先,我需要声明,我热爱心理学这个行业,我大学学的是心理咨询的专业,我毕业后一直从事着心理学行业的工作。虽然我很年轻,但是我从大二开始就开始系统学习精神分析的理论,并经常骚扰我的老师,我可以说自己是一个进入行业的新人,虽然我大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习六年的精神分析,连续做个案也有2800多小时,以前我一直都是奔波于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自我的成长。


直到今年我开始了解这个行业,才发现,这个行业存在着一些让人苦笑不得的事情,比如:

分析家要求自己的分析者去上分析家的培训课程和学术会议;

分析家和被分析者建立分析工作之外的关系;

分析家和分析者有非常亲密的行为,甚至发生性关系,甚至结婚生子;

随意给被分析者做分析和催眠;

提供上门服务;

24小时随叫随到;

某些大咖分析家收取每小时高达几千元的分析费…

还有岳晓东老师在上课所提到的“心理行业八大怪”



1、不练基本功,练高难度动作。--催眠、心理剧、家庭治疗、海灵格家庭排列等课程

2、 国外“杂牌军”,国内变正规军。----海灵格、萨蒂尔、莫伦诺等

3、 一星期的培训费用动辄几千,上万,贵过一学期。--催眠课程、心理剧课程等

4、 成功学理论变成心理学理论。--NLP理论不是心理学主流理论

5、 心理咨询授课如演戏。---过分追求心理咨询的戏剧化效果

6、 心理咨询授课练哭戏----讲者泪流满面,听者陪哭,这是心理咨询实践之大忌

7、 咨询师变巫师---过分强调咨询师的表演效果,对学员不具模仿性

8、 请老外讲基础课---有些外国学者讲的内容十分表面化,缺乏本土适宜性

我是一个心理从业者,对于这个行业的丑闻,按说不应该我来曝光。但是,我热爱我的工作,这份工作是我从一开始入行就决定要做一辈子的工作,所以作为一个全职独立执业的人员,我希望这个行业它是规范的,它是健康的,它是可以帮助他人的,它是可以良性发展下去的。当然,对于每一个心理工作的从业者,我们都有责任维护这个行业的健康、良性地发展。这也是我愿意“自曝家丑”的原因。

在这条道路上,我走了5年,但我依然觉得我还太年轻。如果你问我心理咨询是什么?精神分析是什么?我依然觉得自己无法回答。因为我无法告知一个没有吃过草莓的人,草莓的味道是怎样的?我可以描述它的外形、它的科目、它的颜色、它的品种,但我无法描述它的味道。而精神分析和咨询恰恰就是这个味道。它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表现。但是如果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什么不是。下面我们具体谈谈那些是和不是:

第一、心理咨询师与江湖骗子的人格特征

第二、说教奉劝不是心理咨询

人类本性都有追求短平快,所以我遇到很多的个案,他们总会问我,我需要了什么什么问题,你不要问我这些,你直接告诉我怎么办就可以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说教不是心理咨询,也许因为职业标签的原因,很多人总会把心理咨询师神圣化,认为心理咨询师是无所不知的,无所不能的,但是很可惜,我们不是。

心理学却是是在研究人性,人的认知行为,情感。普通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定义是:描述心理现象与行为,解释心理现象与行为的机制,控制与心理现象与行为发展,但是很可惜,心理学研究的的是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因为有了这些规律,所以我们了解一个人,要比普通人有很多的捷径,但是,人他是一个共性与个性并存的,人的心理世界更多的是个性的,同乡的情感,可能强度不一样,不同的语言,可能表达的是两个东西,同样的行为,可是想法不一样,同样的想法可能所赋予的意义不一样,在加上每一个人的早年经历,记忆,以及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因为心理咨询师了解人的复杂性,所以他把,每个人都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每一个人,每一句话都保持着高度的敬意与好奇。

心理咨询不是说服与教育,我们总希望自己遇到了难题,身边可以有一个人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可惜,每一个人他的人格、思维、认知、行为与情感都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对同一个事物,也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我的方法是出于我的人格、经验、思维、但不是你的、更不是所有的人的。心理咨询师是很轻松的意识到这些,这就是所谓的边界。

心理咨询中也存在着心理教育,可是心理咨询中的心理教育,是让来访者自己明白,对于一个事情或者一个环境刺激,他自己是如何想到,是如何意识加工的,它是如何行为的。以及他的意识加工与行为应对,给他带来了那些结果,解决他他的生命问题或者情绪,同时又引起了他的那些问题和情绪,而这些往往是来访者从来没有想到,或是刻意回避的。我们让来访者自己清楚,他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发展而来的,是如何被维持与加重的。让他理解自己的问题,自己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方法来自心理咨询师的说教。

最后心理咨询会伴随着痛苦,一个问题在您身上20年,甚至更久,除了环境还有没有别的因素,为什么这个问题你会这样看,你会这样做,为什么您总会把事情弄巧成拙,您会在一个坑里摔好几个跟头。在心理学中,要不是这个人的认知加工有问题,我们叫做选择性意义,或者选择性回避,又问你总是选择记住或者选择回避积极的事物与情感,有人总是选择性记住愉快的事情或者痛苦的事情,又或者是他的行为应对,总是局限的僵硬的刻板的,他总是希望环境或是事情可以为他改变,或者他总是消极应对一些事情,这些都有可能是一个人心理问题越来越重的原因,而她的的这些方法在早年总是符合时宜的,他总是用起来屡试不爽的,原来很好用的思维或者行为模式,现在居然不管用了,当一个人告诉他,或是他发现了,这样的痛苦,只有体验过的人,方能感受得到。但是风雨很快就能过去,当他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或是行为有多么的幼稚不合时宜,他就可以自己发展出来更具有建设性的,有成熟的方法改变原来不合时宜的弄巧成拙的行为模式与认知维度,当一个人可以坚持,那么势必会带来人格的成长,他的精气神也会随之改变。

因为有病灶,所以按上去一定是会疼的,但是疼完了之后就会很轻松了。所以,如果你追求的仅仅是求安慰、求抱抱、求“收养”,那也是没有必要选择做咨询或者分析的。所以心理咨询不是按摩,不是享乐,不是与参与KTV一样的体验。


第三、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听课不能代替心理咨询

经常很多朋友会因为遇到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又不愿意接受咨询和分析,常常会让我推荐一些心理学的书籍给他们。但是,心理书籍是无法替代心理咨询和精神分析的。就像你把开车的书倒背如流,你也木有办法学会开车的。现在市面上心理学类的书籍已经多到爆棚。有些是为蹭热度的;有些媒体人考个证书就自称心理专家开始写书,实际上一个个案都没有做过,就教别人12345;有些贴牌标榜自己才是“根正苗红”的专业心理学书籍,但究其内容却有明显的偏见和主观臆测。

早年的经历认知维度与行为模式,它会像顽疾一样,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影响你的情感体验,影响你的待人接物,你看书学习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取缔过程,知识永远没有办法代替体验,就像你学习如何谈恋爱,和真的和一个人谈恋爱肯定是不一样的。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了解你的过程,找到问题与原因的过程,找到之后是咨询师陪伴着来访者去重新经历这些事情,重新体验这些事情,重新给这些事情命名。赋予意义的过程,重新应对的过程,就像你瘦骨如柴,身体不好,你可以通过学习,知道自己身体不好,但是如果没有人给以一口饱饭吃,你永远不知道吃饱饭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只有有一个人给一吃一口饱饭,坚持让你吃饱一段时间之后,你的体质才会改变,您的精气神才会改变。

如果一个人告诉你,看一本心理学的书,你的心理问题就解决了。那他不是推销员,就是骗子。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看什么书,或者学习什么课,就可以解决你的问题,那多半是在惦记着你的钱,而不是你的心里健康与问题解决。即使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咨询师或者分析家写作的书,也只能充当学习的资料。而你的路,还得需要你自己走。你的问题,还得你自己面对解决。而咨询师和分析家就是那个陪伴在你身边,风雨无阻,一起前行在成长路上的人。一本书无法替代一个人的位置。关系,也必须在和人的关系中才能得以解决。所以,阅读心理作品也不是心理咨询或者精神分析。

三、精神科、神经科医生不是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师

现在我国三甲以上的医院,都要求设立心理科。这无疑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所以很多人觉得,既然社会上的很多咨询师都不靠谱,那我就去医院。医院总归是正规的、靠谱的。当然,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医生当然是靠谱的。如果你有严重的失眠、抑郁、焦虑,当然要去精神科或者神经科去看医生了。但是,医生只负责生理问题。也就是说,通过药物可以缓解你的失眠、抑郁、焦虑等问题,但是药物控制的依然只是生理部分。然而药物可以帮助你解决头痛,失眠、他们却无法解决你为什么失眠、为什么抑郁、焦虑、更没有办法的发现您的记忆偏差,选择性注意,你的认知想法错误,或是行为应对错误,而很这些它本身就可以引起一些躯体症状反应。我们叫做:心因性疾病。像抑郁焦虑强迫焦虑恐惧惊恐障碍等疾病,多半是心因性疾病,当然躯体症状也会带来心理问题,譬如你长年失眠、卧床 他势必会影响您的精气神,您的人格,您对世界对自己的看法,影响您的待人接物与社交亲密关系等等。所以,很多依靠药物治疗的抑郁焦虑强迫会反复发作,一停药都发作,所以很多的病人基本都是终身服药,或者药物依赖。所以这类心理罪症状多半需要药物与依然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精神分析来解决。一个都省不了的。


四、有执业资格证书的心理咨询师未必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在文章一开始的时候,我就自爆了家丑。很多咨询师的证书是买来的,还有很多人,只是通过了考试,拿到了证书,却根本不具备一个咨询师的职业素养。

所以了解你的咨询师很重要



选择和确定咨询师一定要建立在多了解他的基础上,访客可以提前到咨询中心熟悉咨询师工作环境,因为一旦咨询开始,咨询场地( 如交通、环境)也是影响咨访关系的重要因素。

此外特别需要关注咨询师的专业背景(是本硕,还是博士,专业出身或是转行)、受训经历(接受系统的成长咨询、在继续学习,或者是参加过什么专业训练)、从业时长(何时开始咨询的,个案服务有几百个小时)、被督导时长(督导时长和频率)以及擅长领域和技能(婚姻家庭、职业规划还是整合,是用谈话还是游戏)这五个方面综合考虑,不偏颇。

当然,投机取巧的人在各行各业都有。很多人会觉得花几千块钱考一个证书,然后就可以执业了。一个小时赚好几百,无本万利,是一门很划算的生意。首先,对于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劝诫你们不要这样做。因为,你会浪费好几千的考证钱。当然,现在也没有证书可以考了。其次,对于已经拿到证书、打算这么做的人,我也要给你一个中肯的建议。心理行业是高危行业。如果你不具备专业素养,被砸了场子,那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要知道每年都有咨询师被精神病人砸场子的新闻发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诊断,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和学习后才能获得的。而这也只是咨询和分析漫长过程中的第一步而已。如果你不具备这个能力,接收了你没有能力去做的个案,那么后果是很严重的。而且大家知道,精神病人对自己发病时的行为,是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的。


五、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或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必须参与督导与个人体验。



我只想做一个心理咨询师,就像一个医生,他的欲望只在手术台。

对于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师”,在此,我非常理解大家的焦虑。特别当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被取消之后,学院派、江湖派打得不可开交,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各占山头,大咖们四处奔走做教主,自媒体人几乎人手一张咨询师证书套路爆款文。培训机构没有了考证培训的收入,就开始引入各种流派培训课程割韭菜……

作为一名咨询师,我始终记得选择学习心理咨询的初心,助人自助

中国人太聪明,任何一个新行业、新领域都会吸引那些特别有经济头脑的人进来捞一笔,然后转身走人。剩下那些真正热爱这个行业打算干一辈子的人来收拾烂摊子。大家还记得岳晓东老师所总结的心理行业八大怪吗?

1、不练基本功,练高难度动作。--催眠、心理剧、家庭治疗、海灵格家庭排列等课程

2、 国外“杂牌军”,国内变正规军。----海灵格、萨蒂尔、莫伦诺等

3、 一星期的培训费用动辄几千,上万,贵过一学期。--催眠课程、心理剧课程等

4、 成功学理论变成心理学理论。--NLP理论不是心理学主流理论

5、 心理咨询授课如演戏。---过分追求心理咨询的戏剧化效果

6、 心理咨询授课练哭戏----讲者泪流满面,听者陪哭,这是心理咨询实践之大忌

7、 咨询师变巫师---过分强调咨询师的表演效果,对学员不具模仿性

8、 请老外讲基础课---有些外国学者讲的内容十分表面化,缺乏本土适宜性

所以,一个心理咨询师他必须去做督导,这个督导就是他的老师,就像医生他在独立上手术台之前,必须经过三年的规培,经过导师考核合格了,才有上手术台的资格,心理咨询也是,他也需要导师,这个导师,有两类,一类是教他,理论与技术,另一类是教会他如何在每一个来访者身上正确的运用这些理论与技术,因为站在解剖学与生理学的角度,人的骨骼器官都是一样的,没有人会多出一块骨头,或是内脏,所以会两三个,基本就一大半,但是心理学不一样,心理咨询不一样,以为人身上个性大于共性,所以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实时督导,或者个案感觉出问题,或者完不成治疗目标,就需要督导老师的帮助与教导。

我们心理咨询师,也需要做个人体验,因为心理咨询师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不被恰当的对待的早年,他也有一些认知偏差,他也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应对。他也有自己的性心理发育的固拙,他也有认同的偏差,他也有不恰当的防御,他也有症结与情结,他也有自己的创伤性体验,他的情感也会在某种刺激下忍受不了。一个再专业的精神分析师或是心理咨询师,他在下班的时候都会去想,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姑娘骗上床,他如何提高收入,如何提高社会地位。

像我前面所说,某些心理咨询师它与来访者有非常亲密的行为,甚至发生性关系,甚至结婚生子;随意给被分析者做分析和催眠;提供上门服务;24小时随叫随到。甚至是结婚生子,你要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的,他们是没有能力的可以遵守这些设置与伦理的,再精神分析或是心理咨询的情景中,如果心理咨询师没有好好的做个人体验与自我觉察,那么在相同的情感中,心理咨询师也会推行,也会要求对方恰当的对待他,满足他、所以

他必须要体验过移情,你才会懂得什么是移情;

他必须被理解过,你才可能深深地去理解他人;

他只有被善待过,你才懂得如何善待别人;

他只有感受过爱和信任,你才愿意去付出爱和信任……

因为所有人都给不了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


而接受个人体验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逐渐知道:

你能干什么;你干不了什么;风险在哪里…,很多时候,知道你干不了什么比知道你能干什么重要的多。


没有接受过个人体验的咨询师常常因为无法觉察到自身的问题,而让自身的症状和咨客的症状交织在一起,变成一场合谋。最后俩人相爱相杀,发生性行为,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那还是心理咨询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