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不說,使父母失儀,是為不孝

該說不說,使父母失儀,是為不孝

文/嫻小魚

《語言的力量》是希恩寫的。說:說話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同時也是最難的一件事,會說話的人,隻言片語也能說服別人;不會說話的人,滔滔不絕卻說服不了任何人。

說話,是一種藝術。我常常把說話比喻成是火焰,因為人的記憶是有顏色與溫度的。每個人的說話就是一簇火焰。不夠的話沒有作用,超標的話適得其反。

而語言,不光只是用嘴,行為也是在說。

該說不說,使父母失儀,是為不孝

一位朋友,她生病住院了,父母從頭到尾只送她到醫院去後,最後幾乎都沒有去。

在朋友做手術的時候,她的父親居然說不去,要忌諱什麼。我當時聽到真的是驚呆了,這是多麼的一種自私的表現。完完全全只管自己的感受,只管自己好不好,連自己的親生孩子都可以不管不顧,全然不放在心上,難道這不是自私嗎?忌諱什麼,有什麼好忌諱,有什麼科學道理,女人的房間裡不能進,那母親也是女人,母親生病,你進還是不進。我真的是覺得好可笑,這樣的人。

不用說,行為就說了出來。忽略別人,當別人不存在,卻要求別人無限的關注你,對你無限的愛,對你無限的給予。自私的人在很多方面都能體現出來,不要說從別人的身上,就從對自己的孩子的身上是強有力的證實,他們只是要自己安逸,其他的,都是可以放在一邊的,這就是一類自私的父母,自私的樣子。

該說不說,使父母失儀,是為不孝

凡是那種,我喂大了你,你就應該養我的那種調調的人,都是很自私的人,都是非常固化的人。兒女稍有不對,就,到處謊言是非的扯,這是特別自私的父母。

我一直不太容易認同所有的父母都是偉大的,總有那麼一兩個養些娃只是投資。雖然說相比其他的情感上來說,父母親肯定是勝過的,但不是所有人。

更有的父母,對兒媳婦更是沒有一半點愛,完全是要求。覺得你嫁到我們家就應該對我好,你不對我好,我就要給兒子告狀。然後不停的,挑撥是非,不停的在家庭製造矛盾。在孫輩面前也不停地講一些歪曲事實的事。朋友面前也這樣講。這一種不叫自私叫什麼。完全沒有家庭的榮辱感,沒有一種以大局為重的格局。

該說不說,使父母失儀,是為不孝

有想法,有誤會,面對面溝通,面對面好好說,多好。沒有什麼是不能好好說清楚的,畢竟我們都是好人呀。好人與好人應該好好說話,不要我不爽,心情不舒服,我啥都可以不管,啥都可以不顧。真正愛兒女的父母,絕不會讓兒女為難。

兒媳,公婆沒有生沒有養,因為對你兒子的愛,嫁到你家,為你家生兒育女。憑什麼你覺得無條件的理所當然,就應該對你好,應該孝順你。本也應該,只是請先做出表率,請有包容理解與寬容。只要求,只索取的,向兒子要去。

很多人其實都不敢這樣說,覺得這樣是一種不孝。我覺得,不說才是真正的不孝。恰如其分的說,對孩子的是一種思想的傳承,對父母真正的孝,讓一個家更和諧溫暖。好好說說,也是驅動力,一個家的向心力,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

該說不說,使父母失儀,是為不孝

孝而不順才是真孝。該說還是要說,語言方式有點藝術性就好。沒有父母不願意聽聽自己孩子說的話的,媽寶的孝順都是一種巨嬰,請不要再進行時下去。古人言,該說不說,使父母失儀,是為不孝。

家長式的權威教育模式下,成長出一代又一代的不自由,不開放,不民主一代一代家庭,一個個人。走入社會之後,什麼事情,都以自我感受自我需求為前提。

是我們每一個人不說,或不會說,用嘴或用身體行為,助長了自私的膨脹。

高級的自私是愛自己,可以很好照顧自己,又能愛別人,又不讓他人為我們操心。

所以,無論是對什麼人,該說還是要說。

該說不說,使父母失儀,是為不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