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咏梅绝唱,你认同吗?

岁月风华


宋代诗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脱胎于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却构成新的意境,赋予新的主题,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创造。

欧阳修对这两句非常赞赏,但黄.坚却认为林逋另有咏梅一联"雪后园林才半数,水边离落忽横枝"比这一联好。王直方又认为"池边倒窥疏影动,星檐斜入一枝低"和这两联在伯仲之间。

后人认为,还是"疏影横斜"一联写出了梅花的神态,为最好。而"水边篱落忽横枝"这一句,同"池水倒窥疏影动"这两句,都包括在"疏影横斜水清浅"这一句里。而"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的形象在其他两联里都没有,可见"疏影横斜"一联,形象更丰富。

曾有王居卿说:"疏影横斜"一联"然而为咏杏和桃李皆可"。苏东坡说:"可则可,但恐杏李花不敢承当"。(直方诗话椐"诗话总龟"引)。

"陈辅之诗话"说"和靖诗近于写野蔷薇"。张宗柟"带经堂诗话卷十二附识"说"野蔷薇安得有如此潇洒标致。"

综上,还是这联最好。


木山文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当然认同它是写梅花的绝唱。因为这短短的十几个字里,包含了太多的信息。而且涉及了多个层次。在一个黄昏,太阳已经看不见,隐隐约约还有一些落日的余光。但是月亮已经出来了。梅树生长在水边,枝干略显稀疏,影子出现在水里(这里不知道是日光还是月光造成的。既然是黄昏,那么日光应该强过月光。影子应该是落日的余光造成的。)。水又清又浅。落日的余光与梅树之间存在一个空间。月亮与梅树之间又存在一个空间。梅花稀疏横斜的枝干之间又是一个空间。梅花和影子之间又是一个空间。影子又进入了水里,形成一个空间。水本身又清又浅,它与水底之间又形成一个空间( 要知道它也可以是又浑又深。)。最后梅花的香气,充斥了这所有的空间,它本身又自成一个空间。十几个字里包含了七个空间层次。而且它们之间错落有致,结合的那么完美(比如黄昏两个字,就把落日的余光和月亮联系在一起了,光线不至于太亮,也不至于太暗,产生了朦胧感。如果日光很强,那还有月亮什么事呢?直接就是夕阳了!少了月亮,整个画面的美感就少很多,整个场景的朦胧感就没了。如果只有月亮,整个场景光线太暗,梅花树成了黑漆漆的一片,水又哪里还看得出清浅呢?整个画面也差很多,作者对光线强弱的处理恰到好处。)。光和梅树产生联系,梅树自己的枝干之间产生联系,梅树和影子产生联系,影子和水产生联系,水和水底产生联系。梅花的香气又与其他所有的元素产生联系。两句话,十几个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作者拥有高超的文字压缩的技巧和能力,看似是两句话,实际上相当于平常的四句话压缩在一起,比如一个影字,不单单说了梅花的影子,没有梅花又哪来的影子呢?就把梅花的本体也带出来了。又比如暗香两个字,没有花又哪来的香?所以让人自然地就联想到花。元素之间的联系自然和谐,整个画面场景是如此的美,不但美还有沁人的香。不但影响到人的视觉,还影响到人的嗅觉,更进一步还能深入到人的灵魂里去。

这样的高度,我自认是远远还没达到。也许以后还有人能写出水平不次于它的关于梅花的诗,但是要说能超过它,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何况这首诗已经流传了千年,这么长的时间里,人们都对它推崇有加。要想超越它,非常非常的难。


安汉县嘉陵江捡石人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咏梅绝唱,我非常认同。月夜下,一株长在小溪边的老梅树,疏长的枝条横斜在清澈见底的水面上,幽幽的香气飘散在朦胧的月色里。作者动用多种感官描写梅,眼睛看到梅、影、月、水,鼻子闻到梅香,描摹了一幅溪边月下梅花图,充满了一种灵动的美,触动心灵。

林逋喜欢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笔下的梅引人入胜。“疏影”写梅之轻盈,“翩若惊鸿”“横斜”写梅之妩媚,“水清浅”衬托梅的灵动温润。 “暗香”写梅香随风而至;“浮动”写梅如仙女飘然而逝;“月黄昏”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意境十分美妙。

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辛弃疾更是在《念奴娇》中奉劝文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

梅花被很多人喜爱,街道边花坛里就种着几株梅树,每到开花时节,仿佛婀娜多姿的仙女,悄然飘落。而梅园里的梅花盆中更多,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晶莹剔透,有的红如霞,有的白似雪,还有的绿如玉。一簇簇梅花在风中摇曳,散发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梅兰竹菊”四君子中,以梅为首,可见人们对梅花的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