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我是通讀過全文後,才整理出來的,筆記很多,一時看不完,適合轉發或收藏哦!)
在儒家各賢者中,孟子自有一股子英氣,硬氣,浩然之氣,讀之自覺胸中正氣渾然充沛,源源不斷,蕩曳生姿,讀罷起身再看這個世界,便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從容。
孟子,生於戰國中期。那個時代,一方面時局殺伐征戰,混亂不堪,另一方面處士橫議,眾說紛紜,在此背景下,堅持儒家學說的孟子不受各國國君重視,“見以為迂遠且闊於事情”,他便成了一個士層之上的失意人,不過,他退而著書,給後人留下了一股長流不斷的浩然力量,那就是《孟子》。
初讀《孟子》,我為孟子的偉大人格理想所震撼。他要做一個頂天立地、心懷蒼生的大丈夫,而不是一個只是心繫一人一戶之安樂的小丈夫。他心心念念要勸人仁義禮智信,到處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張,尊王抑霸,要把仁推而廣之,至於天下。
其文如其人,真誠,宏偉,正氣浩然,胸懷博大。
全書三萬五千多字,七篇,十四章,涉及到的方面很多,仁政,民本,教育,異端,做人等等。我不一一概括成系統的了,我只是按著先後順序,再重新整理一下我的筆記,記錄一些感受吧。
一
仁者無敵。
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己矣。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勇分小大,匹夫之勇為小勇;文王之勇,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為大勇。
孟子的話自帶一股霸氣,如一股劍氣,凌厲卻又剛猛,簡短而又有力。
仁政的基礎是民本,是與民同憂樂,是制恆產。
三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凡事要靠自己去爭取。因為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四心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夫仁,天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四
不仁之君召之,孟子不去,有氣節,硬氣。
無處而饋之,是貨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 君子不器。
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聖人一般都很自信。
五
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
孟子是何等胸懷,張口不離天下,張嘴不離天下之人!
六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居天下之廣居(仁),立天下之正位(禮),行天下之大道(義)。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過分)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孟子好辯,是不得已。
七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天下國家人。
仁不可為眾也。
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
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
嫂溺,援之於手;天下溺,援之以道。
事親為大,守身為大。
有不虞之慾,有求全之毀。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八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順其自然之理)。故者,以利為本(順),推求其所以然。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九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揣測)志,是為得之。
十
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
敢為交際何心也?恭也。
告子說:食色,性也。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桮棬。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生之謂性。
然後被孟子反駁得無言以對。食色,動物之性也,非人性也,人性則向善。
禮記: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夫人豈以不勝為患哉?弗為耳。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
君子不亮,惡乎執?
好善。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這句話講得真好,可作為座右銘。
十三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恥之於人大矣。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尤為棄井也。
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
十四
春秋無義戰。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仁人無敵於天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養心莫善於寡慾。
孟子經常提到的四位聖賢,
聖之清者,伯夷、叔齊。
聖之和者,柳下惠。
聖之任者,伊尹。
聖之時者,孔子。
而他最欣賞孔子。
《孟子》主要思想有三:
一,心性學說,人性向善。
二,由仁到義,捨生取義。
三,尊王抑霸,推行仁政。
《孟子》文章特徵:
長於辯論
多運用邏輯推理
長於譬喻
文風氣勢浩然。
語言明白曉暢,平實淺近,同時又精煉準確。
第一遍草草而過,只知其義,其理卻不甚通透,等以後再來研讀吧。
喜歡的話,幫忙點個贊吧,順便關注一下個人文學公眾號:偷心的人。我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