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和“磨難教育”,到底誰有毒?

對於在苦難中向上掙扎的人來說,快樂教育簡直就是階層固化的利器。

“你安心做你的底層,我才能放心的割韭菜。”

看了一個小女孩打乒乓球被教練訓斥不要哭哭啼啼帶著情緒訓練的視頻,教練說你轉過去哭完再回來,這樣板著臉我不和你打。小女孩轉過身,邊哭邊努力擦眼淚,擦乾後又馬上回來跟著教練節奏訓練。

網友的評論有兩個方向,一部分人排斥磨難教育,說:磨難教育是一種迷信,教育一定需要磨難嗎?教育難道不可以是快樂的嗎?好像扯著嗓子罵你還不忘說一句都是為了你好。

還有一部分人贊同磨難教育,認為:這是在培養競技精英,不是小打小鬧玩遊戲,不吃苦的人,哪有資格和可能性站到頂端?不經歷磨難如何登上頂峰?珠穆朗瑪峰沒有纜車給你做,你只能一步一個腳印往上爬。

“快樂教育”和“磨難教育”,到底誰有毒?

很多人表示,曾經認為這種所謂的磨難教育很錯誤,其實想想,這不叫磨難,叫做磨礪。我也是這樣認為。

如果是娛樂,那麼你在限度之內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但專業培訓來不得半點馬虎,成功的背後一定是別人受不了的苦,沉穩的心態比能力更重要。

如何看待所謂的快樂教育?有人說那是歐美文化的一種,上流社會的人想要掌握更多的資源和擁有絕對的控制力,所以用快樂教育思想來控制底層人民,讓他們不去抗爭和攀登,失去了向上走的慾望,更容易被掌控。階層固化也就由此開始。

“快樂教育”和“磨難教育”,到底誰有毒?

拋開這些關於外國文化的觀點,我們來談談快樂教育和磨難教育。

如果你可以生活在不愁溫飽、衣食住行、工作、基本生活保障不必擔心的環境下,給孩子一個輕鬆的成長環境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讓她保持最初的純真不受風雨吹打,可以培養自己喜歡的愛好,可以在別人拼命學習、點燈熬油、放學就去幹活的時候,聽到家人說一句:“大概學學成績差不多就可以了,別讓自己太累,家裡會幫你解決這些困難,心情最重要。”

如果你是出身寒門,你不去努力學習,經歷別人不曾經歷的苦難,付出比別人更多一倍的艱辛,你還有退路嗎?有人為你解決困難嗎?沒有。有人保你衣食無憂嗎?沒有,你不努力,就要餓死。心情不好的時候,你不想去幹,有人替你去嗎?沒有。

“快樂教育”和“磨難教育”,到底誰有毒?

快樂的前提,總是要先生存下去的。

生存和快樂,無非是必需品和奢侈品。這就是為什麼一個人瀕臨餓死,明知金戒指更值錢,卻選擇了饅頭的原因。

何炅說過一句話:“想要得到就去付出,堅持不下去就放棄,但放棄了你就別抱怨,說我為什麼沒有得到。路是你自己選的,你該為自己負責。”

很大程度上學習都是反人性的。

說是享受當下的快樂,每天睡懶覺不香嗎?玩手機沒趣嗎?打麻將不爽嗎?如果你是礦主的孩子,這就是一個休閒娛樂而已,其他方面照樣過的好好的。

如果你對一個出身寒門的年輕人這樣說快樂教育,那無異於給他定性了平庸之路,拿人生最有力的幾年,去消磨在了最看不見希望的地方。他身上揹負的期待本來就多,這樣的消磨,無異於讓一切美好都變成了泡沫。

“快樂教育”和“磨難教育”,到底誰有毒?

向上的路,本身就是不好走的。太容易的都是下坡路。

吃不了學習的苦,當生活讓你吃到平庸之苦的時候,不要說不公平。


文/智匯研習社 圖/網絡

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