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碟片己經保存幾十年了,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值得收藏嗎?

這些碟片己經保存幾十年了,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值得收藏嗎?

八十年代中期,樣版戲時代正式宣告結束,文藝的春天到來後,形成了一個百花齊放的局面,人民的精神生活逐步豐富起來。

受港臺文藝作品的影響,先是各種曲調溫婉的情歌受人追捧,全國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鄧麗君的“糜糜之音”在悠揚的迴盪。

緊接著,內容風格與大陸差異很大的香港電影風行,武俠片愛情片警匪片,一部比一部拍得精彩,搞得年輕人痴迷其中,神昏顛倒。

這些碟片己經保存幾十年了,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值得收藏嗎?

走進電影院與錄像廳,屏幕上幾乎全是四大天王與四大天后的身影。

男有劉德華周潤發張學友,瀟灑英俊。女的有梅豔芳關之琳張曼玉,嬌嫩豔麗,一個個名頭如雷貫耳。

這些碟片己經保存幾十年了,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值得收藏嗎?

我們月浦地區雖地處上海北郊,是個小地方,但是許多年輕人也緊跟時代潮流,穿上了喇叭褲花襯衫,戴上了遮掉半個臉的蛤蟆鏡。

我當時才二十歲左右,剛參加工作不久,卻也是長髮披肩,成了一個時尚青年。

八十年代工資不高,辛辛苦苦的幹活,加獎金才幾十元錢一個月。

但我卻是母親嘴裡的“脫底棺材”,不懂得積穀防饑,一點工資幾乎全花在了電影院裡。

再後來有了一臺松下牌的錄放機,便開始狂熱的收集磁帶與碟片。

下班後,不顧筋骨痠痛,手裡拎著一隻四喇叭錄音機,嘴裡叼一支萬寶路牌美國香菸,一雙尖頭皮鞋擦得鋥光瓦亮。

每天都要到月浦老街最熱鬧的中門市部一帶轉幾圈,像是在T臺走秀。

這些碟片己經保存幾十年了,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值得收藏嗎?

月浦是個江南古鎮,解放戰爭雖然把許多古蹟破壞了,但小橋流水的風貌還在,狹巷窄弄多橋是個特點。

那時的月浦鎮周邊全是農村,買東西必須騎自行車到鎮上去。

一條中心街長約千米,供銷社的商店倒不少,有百貨店棉布店食品店五金店,但極少有售賣磁帶碟片的,這就給許多有經商頭腦的年輕人帶來了機會。

許多鎮上的居民破牆卸窗,整出門面房後出租出去,從而形成了一批專門從事販賣盜版磁帶與碟片的商戶。

他們從廣州運來原聲帶,再用雙卡錄音機翻錄,然後經過包裝後變成了一盒盒封面豔麗、奪人眼球的成品。音質雖差了點,但銷路暢銷量驚人。

就在這段時間裡,我節衣縮食,用僅有的一點積蓄購買了數量高達上千的各類型港臺碟片。

這些碟片己經保存幾十年了,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值得收藏嗎?

我們家在老街中心的一條小巷子裡,房子很小,我睡的房間僅有十平米左右。

但我還是用三夾板釘制了一架專門用於盛放磁帶與碟片的架子。

我悉心保存,用心觀賞,引為一樂。

當年有親朋好友向我借碟片回家欣賞時,我總是慷慨應允,同時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覺得自己是個港星的鐵粉,並引以為傲。

如今幾十年時間己經過去了,放映碟片的機器DVD與VCD早己停產,我的碟片雖然保存完好,但早己失去了用武之地。

請問各位愛好收藏的朋友,它們還有保存的價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