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日本的“中國製造”—唐物!究竟是什麼?

風靡日本的“中國製造”—唐物!究竟是什麼?

如今日本的飯店裡幾乎都會賣一種簡單的食品——“唐揚”(唐揚げ)雞塊。這種看起來似乎與中國沒多大關係的油炸食品,日本人卻深信它是從中國傳來的中華料理代表。此外,原產美洲的辣椒,在日本也被叫做“唐辛子”,這大約是如今最常見的“唐物”了。那麼,唐物究竟是什麼東西?

風靡日本的“中國製造”—唐物!究竟是什麼?

唐揚雞塊(唐揚げ)


所謂“唐物”,其實與“唐”並無太大關係,日本國語大辭典裡對這個詞的解釋為“從中國或其它國家輸入的舶來品的總稱”。最初“唐物”確確實實是指從唐朝輸入的物品,但後來從宋、元、明輸入的中國舶來品,都被叫做了唐物,至近世甚至連西洋舶來品也被叫做唐物了。在過去很長時間裡,唐物風靡於日本,上至皇室,下至庶民,無不懷著對唐物的憧憬。


風靡日本的“中國製造”—唐物!究竟是什麼?

南宋龍泉窯蓮瓣紋碗

日本的許多文獻中都有龍泉窯青瓷的記載。日本的考古資料表明, 13世紀中葉之後, 中國陶瓷在日本呈現猛增之勢, 尤其是在日本出土的 13世紀下半葉(元初期) 至 14 世紀中葉(元后期) 的中國貿易陶瓷中, 龍泉青瓷已經佔主流地位, 成為中國貿易陶瓷的代表。究其原因, 是隨著鎌倉時期中國禪宗文化傳入日本, 符合禪宗美學特色的宋、 元時期的陶瓷、書畫等工藝美術品大量也湧入日本社會, 在日本貴族階層中形成了一股對從中國舶來的美術工藝品(“唐物”) 極盡追捧的“唐物潮”, 而其中龍泉窯青瓷是唐物潮最主要的代表器物之一。

風靡日本的“中國製造”—唐物!究竟是什麼?

元代 龍泉窯刻花龍紋大盤


1975年,一位韓國漁民在新安外方海域發現了一艘沉船,此後,考古專家在沉船中發現了一萬八千件瓷器,其中浙江龍泉窯青瓷佔了六成,以及重達二十八噸的中國銅錢。

“新安沉船”的發現很快震驚了世界。通過眾多學者的研究,我們得以知道“新安沉船”就是一艘從寧波出港,前往日本博多,於1323年沉沒的唐物運載船。船上所運載的,多是原本要運至日本貿易的唐物。


風靡日本的“中國製造”—唐物!究竟是什麼?

元 龍泉青瓷鬲式爐

北宋時期,中日的交往比唐朝時期更加頻繁和密切。據統計,北宋時期,史料上有明確記載往來於中日兩國的商船有70多次,到了南宋初期,日本開始了積極的對外政策,大力鼓勵對外貿易。而宋朝政府,為了獲取利潤,也不斷強調和日本的外貿關係,並且對日本來宋商船施行了許多優惠政策,降低稅務,發放扶貧金等等。於是,在兩國諸多優惠政策之下,出現了"倭人冒録波之險,細妒相銜,其物來售"的繁榮景象 。而頻繁的商船往來,帶來的是龍泉窯瓷器的外貿擴張,宋元明時期的龍泉青瓷,憑藉其上乘的品質,成為日本商人和僧侶爭相購買的主要物品之一,被大量輸出到日本各地。



龍泉窯瓷器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它出口到日本,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商品輸出,而是伴隨器物,帶去了豐富的附加內涵,從而影響到了日本的社會文化發展。


風靡日本的“中國製造”—唐物!究竟是什麼?


風靡日本的“中國製造”—唐物!究竟是什麼?

元代 龍泉窯印花牡丹紋菱口盤

12世紀中葉之後,隨著日本新興的武士階級的代表——平氏政權的建立,開往南宋的日本商船也與日俱增。兩國之間的民間交流因此呈現活躍之勢,僧侶往來尤為頻繁,中日文化交流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一形勢的出現,為已進入鼎盛繁榮發展時期的中國南宋茶文化再次傳入日本創造了條件。於是來自宋朝的風雅茶事,很快在日本社會風靡起來,從僧侶到貴族、武士階層,並且還興起了“鬥茶”之風。武士們經常耗資舉辦大規模的鬥茶會,不過,鬥茶其實就是日本武士上階層的炫富大會,它們會藉此機會,大肆炫耀自己擁有的"唐物"。


風靡日本的“中國製造”—唐物!究竟是什麼?

從中國輸入的陶瓷茶器既是茶席上鬥茶的利器,也是鬥茶的獎品。龍泉青瓷在其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說到這裡也就不奇怪後來在日本被列為“國寶”的中國古陶瓷中,幾乎全部是宋元茶道具了!

風靡日本的“中國製造”—唐物!究竟是什麼?

唐物—龍泉青瓷在那個時候通過各種途徑輸出到日本各地,對日本社會乃至制瓷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名副其實風靡日本的 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


溫馨說明:喜歡龍泉青瓷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龍泉青瓷”。如有涉及文章或圖片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以及頭條號轉載本部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非常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