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藍眼淚”是何物種?對大自然利弊如何?科學界有不同發現

究竟“藍眼淚”是何物種?對大自然利弊如何?科學界有不同發現

南風吹拂的夜晚,大海開始漲潮,不知何時,慢慢的,一點一點的,開始出現熒熒藍光。仿若藍色精靈漫飛大海之上,恰似幽幽藍鑽點亮沙灘,很快就如同滿天繁星傾灑人間。曲折蜿蜒的海岸線上,藍光組成一條漫長的璀璨光帶:但見那青藍幽光,隨潮起潮落,持續上岸,觸岸片刻,即便熄滅,此熄彼亮,此起彼伏,如同科幻片或漫畫繪本當中的情景,那樣壯美,卻稍縱即逝,愈發讓人感覺此物此景幽微、神秘,堪稱“宇宙奇觀”。

然而,這不是幻想中的產物,而是大海真實可見的綺麗景象。點點藍光,如同淺藍碎鑽,的確美麗。

究竟“藍眼淚”是何物種?對大自然利弊如何?科學界有不同發現。主要有以下說法:

究竟“藍眼淚”是何物種?對大自然利弊如何?科學界有不同發現

第一種看法認為它是一種名為海螢的海洋生物,全稱“希氏彎喉海螢”,海螢,顧名思義,就是“海里的螢火蟲”,它是一種會自身發光的浮游生物,會發出藍色熒光,“希氏彎喉海螢”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介形目,它身體細小如沙,有心臟。大多生活在淺海水的沙灘裡,當它們受到刺激時,會產生淺藍色的光,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現,沿海灘呈帶狀分佈,在夜間閃閃發出冷光。

海螢為什麼會發出藍光呢?經過科學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與其體內所含兩種化學元素螢光酶和螢光素有關。螢光酶具有生物活性和蛋白質,螢光素則含有高能化合物ATP,ATP在螢光酶的作用下發生氧化,發出熒光,這種光帶淺藍色,且溫度低,是一種藍色冷光。

藍眼淚希氏海螢的存在也可能和陸地螢火蟲的功能類似,它們可能是光汙染少、海洋環境未受汙染的標誌。是一種神秘幽美的自然奇觀,一種宇宙的奇觀。

陸上螢火蟲研究利用目前已經運用到醫學、化學等方面。對於海上螢火蟲藍眼淚的研究與利用還未曾看到資料。這神秘、幽靜、美麗的藍眼淚的身上還有諸多的謎團,它讓人在大自然、宇宙面前產生敬畏與好奇之心。

究竟“藍眼淚”是何物種?對大自然利弊如何?科學界有不同發現

“藍眼淚”的大量出現是一種自然現象,世界上有許多地方出現過“藍眼淚奇觀”,我國福建東南沿海一帶亦曾出現過。因其“璀璨壯美”,成為攝影家與旅遊愛好者喜歡的拍照對象。

第二種說法是某些海藻也是“藍眼淚”現象產生原因。比如“夜光藻”、“多邊夾藻”等海藻,它們的出現可能是大海發出的一種預警。因為如果夜光藻大量增多,也會產生美麗藍光。其情景因與海螢大量出現相似,人們也稱之為“藍眼淚”,其實就是夜光藻赤藻現象。

出現夜光藻赤藻現象,與水溫、風向、海洋環境等有關,但更可能是海洋環境受汙染的標誌。“夜光藻”本身沒有毒性,但如果大量繁殖,會造成魚類窒息死亡、海水缺氧等不良後果,造成對海洋環境的破壞。這時候的“藍眼淚”則成為“海洋殺手”。

關於“藍眼淚”之謎,期待科學家研究出更多的成果。

作者簡介:林海燕,女,現居福建。喜歡聽音樂、看電影、以文字記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