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理?還是謬論?瞬間坍塌你的三個認知。

1-關於遊戲是害人的,騰訊是有罪的公司。

遊戲本不害人,只有玩遊戲失控才會傷害到人,遊戲本無罪的,這個可以從絕大部分的用戶群體中得出這個結論。如果遊戲有罪,它現實中只會有三種類型:

1.1未成年玩遊戲沒管控(時間、空間、費用、頻率的規定管理);

1.2未成年遊戲內容不健康(反人類、色情……)。

成年人玩遊戲失控,就像你家有飯吃,你一定要吃撐,你不能把這個賬歸因錯誤算在騰訊等遊戲公司和遊戲產品身上。而未成年是基於他的身心處在發育成長期,自我管控力缺失或很弱,需要制度性建設引導的。

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在互聯網這麼發達的年代,只會誤判而錯怪了對象,延誤了孩子的管教。

2-做好事,能積德……有好的回報。

做好事,是一件事,是因為你認為這個事情:

a.需要你的幫助;

b.你也有這個能力去幫助;

c.你也願意幫助。

而不是因為,做好事,它能對你有什麼回報。因為做好事有回報或能對人生有好的影響,這個事情是不一定的,雖然經常會有這種好的現象,但那已經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我們2019年曾跟劉同學討論過這個事情,他暫時遭遇了困難,他很疑惑困擾:我為什麼做了那麼多好事,我家裡人也做了那麼多好事,自己與家裡還是發生那麼多厄運?

我知道劉同學自己遭遇了困難的打擊,更知道很多年前他18?歲時候他媽媽就不幸因病去世了,而他們一家都是好人。原因在於我上面陳述的,做好事是因為你的愛心、能力與決心,並不是做好事天然會產生好報或回報。比如放在實際的具體事情來分析看。劉同學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深度技能才能賺到那個創業(因為我自己也經歷過),並不會因為你好心做過好事(你是好人),就能一定能創業成功的。而他媽媽的因病早逝,是因為農村醫衛條件不好(沒有體檢和醫保)與自身不夠重視健康的習慣(湖南農村農民什麼時候都是靠自己挺一挺,不會去體檢看醫生的,因為沒錢),導致的延誤與必然發生。

如果不通透這個道理,很多人就會理論融合不了實際,更對“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種反道德倫理的謬論深感認同,因為他們自己有慘痛經歷與切身體會,從而扭曲了社會與人生的正確價值觀。但這個結果其實是倆件單獨的事情,並無強關聯性與必然性。

3-老人長壽,子孫不好。

老人長壽,有他的條件,可能是自身身心素質強大,可能是子孫侍奉贍養得好,可能是自身養老醫衛條件具備富裕財力支撐……綜合的結果。至於子孫身體弱,或發生有子孫有先於老人去世的反常現象,那不是傳統的思維(老人剋死或壓制了子孫導致的),而是子孫沒有注意保護到自身的身體周全。最出格的,我甚至在農村聽人講,高壽老人的一個孫子去世了,喪禮期間有人當面說老人,你怎麼不去呢讓你家孫子這麼年輕就替你去了。一個高壽老人剛死了孫子,可想而知,悲痛欲絕之時,別人在這個時候指責老人這種沒科學來由(但是很多地方都有這個傳統觀念與迷信思想)的事情,他肯定是雪上加霜,如果他也是深度認同這個觀念的話,對孫子及其孫子的父母(兒子兒媳)都會負有深深地自責與愧疚,非常大的可能是:高壽老人就會產生自尋短見的悲劇。其結果就會產生一死託一命的慘劇。“老而不死是為賊”這是他們的源頭理論依據,來源於引用千年經典《論語》。但這是歪解,而且在殺人,他們不是在解決一個社會(或家庭)問題,而是在產生更多的殘酷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