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第一性原理”:自我同一性

当前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人都向往自由人生,很多人所认为的自由就是只享受、不干活、不负责。但这样的人不可能为自由迈出任何实质性的一步,只能永远停留在想上。排斥“996”的思维定式让我们把“自由”和“责任”间的联系也给斩断了,相当于“倒洗澡水连孩子一块倒掉”。

人只有坚信自己的选择,才会为之负责,将自由的权利把握在手中。在这个逻辑链条中,最难的不是通常让人回避的“负责”、也不是让患上“纠结癌”的“选择”,而是“坚信”。

坚信选择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人格,但偏偏很多人受困于心理问题,无法为自己做主,这种在人生选择中迷失的心理现象被称为“自我同一性缺失”,是人格发展受限的结果。

自我同一性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以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有一种相对稳定且连续的认知。这种同一性,能够稳定存在于职业、关系之中。这种人,拥有明确的价值观、个人品味、对自身充分了解。通俗的讲,自我同一性良好的人,就是那些能够成为自己的人。

成功的“第一性原理”:自我同一性

而自我同一性缺失的人,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未来职业选择,是否进入一段亲密关系都是迷茫的、不确定的、犹豫不决的。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个又一个的工作,甚至经常换不同的行业;以及,无法和他人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因为他/她根本不确定什么样的人值得他/她去亲密,总是若即若离。

这种人格的形成,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很大。很多父母自己就是自我同一性缺失,他们的一生都是被安排好的,因此虽然同一性缺失,倒也免于迷茫,反正都是“服从组织分配”。但现在不一样,没有人再为你的人生兜底了,你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此时同一性缺失的后果就开始暴露:要么自己不知选择为何,要么被强迫执行他人的选择,这当然就与自由相去甚远了。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顶级成功人士,在青春期结束之前,基本都已经确定了自己这辈子要从事的领域。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当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带动起了一批脑筋灵活的人,现在回头看,当年的“下海潮”,就是那个年代抓住机会的人集体的“青春期”吧。

成功的“第一性原理”:自我同一性

在我们6岁到16岁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也许都不同程度地被原生家庭影响着自我同一性,很多人就比较惨了,根本没有同一性,他们的“自我”是破碎的,虚无的。以这样的人格应对社会,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许你也正经历同一性缺失带来的痛苦,但只要正视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这里我把由此带来的几种心理问题罗列出来,希望能让我们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思考,引以为戒,一点点学会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自我。

1. 强迫型障碍

典型如患病焦虑、安全焦虑,不完美焦虑。总想控制一切不出错,但往往在战略层面缺乏规划,又在太多不重要的方面自我消耗。

2. 偏执型障碍

疑心重、自负,像曹操,然而很多本事小、脾气大的人也这样。

3. 分裂型障碍

孤独自闭,但有时会突然爆发,情绪不稳定,如梵高。如果没有极度热爱的事业,这种人有很大概率需要入院观察。

成功的“第一性原理”:自我同一性

4. 攻击型障碍

用凶狠的手段攻击身边令其不满的人或物,包括同学、配偶、宠物,乃至无生命物体。这是在用激烈的手段来定义自我,从他人对自己的畏惧和服从中获得满足。

5. 癔症型障碍

轻微或无关刺激也能使其惊惶不安,有被害妄想,既寻求他人关注,又怕被伤害。这可能是在人格形成的极早期经历过扭曲的依恋关系,有严重的未解决的“多重趋避冲突”。吸食毒品可加重该症状。

6. 边缘型障碍

社会适应不良,用对抗的方式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从反抗、破坏中获得快感,如电影中的“小丑”角色,也称为反社会人格,另外也存在自伤或自杀倾向。

7. 回避型障碍

极度自卑,人格发展停滞,在他人向外寻求广泛联系,以确定自身定位的时候,他则停留在“社交恐惧”中,严重者甚至无法出门,不能工作,类似于自闭,无法成为一个有社会功能的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靶子”,一切社交都终将演变成对自身的摧毁。

成功的“第一性原理”:自我同一性

总结

以上这些人格障碍都是发展到较为严重的心理状态,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没有和社会产生良性互动,自我同一性紊乱,但又用各种方式去“代偿”,制造出一种幻想中的“秩序”,以为人生就是这样。而我们这些受焦虑困扰的普通人,要做的就是把受原生家庭不良影响的自我人格要素,一个个抽离出来,跟他们对话,理解“他们”之所以变成那个样子是有原因的,然后相信自己原本是有更健康的人格,只不过之前没机会表现。现在,用那些健康人格重新定义自己,跟过去的自己告别,重装上路。

这条路并不容易,但只要开始,那就是属于你的救赎。一个找到自我同一性的人,定有他“坚信”的一天,而对成功最好的祝愿就是:你要相信,才会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