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肥施用必知的九大鐵規!菌肥效果不好是有原因的

有人因為使用菌肥不當,往往導致效果沒有表現出來,下面植保家為大家一一講解:菌肥使用一定要遵循下列九大鐵律。

菌肥施用必知的九大鐵規!菌肥效果不好是有原因的

因地制宜

對含硫高的土壤和鏽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因為硫能殺死生物菌。

對於翻漿的水田,一般不撒施,用噴霧的方法效果更明顯。因地溫制宜施用菌肥的最佳溫度是25℃~37℃,低於5℃或高於45℃,施用效果較差。對高溫、低溫、乾旱條件下的農作物田塊不宜施用。

菌肥施用必知的九大鐵規!菌肥效果不好是有原因的

因混制宜

避免將菌肥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的化肥以及稻草灰這些能殺死微生物菌的混合施用,因為這些藥、肥如果混用不當容易殺死生物菌。

可先施菌肥,隔48小時後,再打藥除草。若拌種,切忌和已拌好殺菌劑的種子混合用。還應防止與未腐熟農家肥混用。

因量制宜

對於多年來施用化肥的田塊,施用生物菌肥時不能大量減施化肥和有機肥,因農作物對化肥產生了依賴性,用生物菌肥取代氮肥不能一下子適應。因此,其取代量應做到第一、第二、第三年分別取代30%、40%和60%,磷、鉀肥只能補足,不能減少。

菌肥施用必知的九大鐵規!菌肥效果不好是有原因的

因時制宜

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在作物的營養臨界期和營養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最佳。

怎麼施用,效果最好

1、早施用:

為了讓菌劑中的微生物菌體有充足的時間定植、生長和繁殖,集聚到一定的群體數量。建議使用菌劑提前到種植前、移栽時、土壤消毒後或需要的關鍵時期前10天左右。

優秀的菌株都選用土壤喜居菌,康普森公司的微生物菌劑產品施入土壤後能快速進行定製和繁殖,短期內成為優勢菌群

菌肥施用必知的九大鐵規!菌肥效果不好是有原因的

2、離根近:

必須讓微生物菌體儘可能與植物根部進行近距離接觸。微生物菌劑使用方式靈活多樣,可以用來拌種、浸種、噴施、蘸根、灌根,或者與基質混合均勻後播種,也可以溝施或者穴施,不過要避免在高溫強光下進行噴施!

3、要均勻:

均勻施用才能讓微生物菌進行發揮群體效應,讓每一株菌落都能在土壤中進行有效繁殖代謝,更好的發揮微生物菌的作用!

4、合理混配:

菌肥和有機肥混合使用,效果更佳!土壤含水量60%-80%最有利於微生物菌繁殖,所以配合良好的水肥管理,效果更佳!

5、合理間隔施用:

因為微生物菌落繁殖需要一定的土壤環境,如果施用微生物菌劑產品後,又大量使用了農藥、化肥等可殺死微生物的化學物或者有不利於微生物存活的環境,那麼合理的間隔施用微生物菌劑可讓土壤持續性保持良好狀態,為作物穩產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菌肥施用必知的九大鐵規!菌肥效果不好是有原因的

菌肥的八大功效

1、促進快速生長:

微生物菌繁殖代謝能產生刺激作物生長的生物激素。菌肥中的微生物在土壤內的生命活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赤黴素和細胞激素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在與植物根系接觸後,能調節作物的新陳代謝,刺激作物的生長,從而使作物產生增產效果。

2、調節生命活動,增產增收:

菌群中的膠凍樣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等有益菌可促進作物根系生長,鬚根增多。有益微生物菌群代謝產生的植物內源酶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經由根系進入植物體內,促進葉片光合作用,調節營養元素往果實流動,膨果增產效果明顯。與施用化肥相比,在等價投入的情況下可增產15%——30%。

3、果實品質明顯提高:

菌群中的側孢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膠凍樣類芽孢桿菌等可降低植物體內硝酸鹽含量20%以上,能降低重金屬含量,可使果實中Vc含量提高30%以上,可溶性糖提高2-4度。乳酸菌、嗜酸乳桿菌、凝結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可提高果實中必需氨基酸(賴氨酸和蛋氨酸)、維生素B族和不飽和脂肪酸等的含量。果實口感好,耐儲藏,賣價高。

4、分解有機物質和毒素,防止重茬:

菌群中的米麴菌、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能加速有機物質的分解,為作物製造速效養分、提供動力,能分解連作有毒有害物質,防止重茬。

菌肥施用必知的九大鐵規!菌肥效果不好是有原因的

5、根際環境保護屏障:

菌群中的枯草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後,迅速繁殖成為優勢菌群,控制根際營養和資源,使重茬、根腐、立枯、流膠、灰黴等病原菌喪失生存空間和條件。使植物根系細胞的細胞壁增厚,纖維化、木質化,並生成角質雙硅層,形成阻止病原菌侵襲的堅固屏障。

6、增強抗逆性:

菌肥中的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大量生長、繁殖,從而形成優勢菌群,優勢菌群形成局部優勢,這樣就能抑制和減少病原菌的入侵和繁殖機會,起到了減輕作物病害的功效。菌群中的枯草芽孢桿菌、膠凍樣類芽孢桿菌、側孢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可增強土壤緩衝能力,保水保溼,增強作物抗旱、抗寒、抗澇能力;同時側孢芽孢桿菌還可強化葉片保護膜,抵抗病原菌侵染,抗病,抗蟲。

菌肥施用必知的九大鐵規!菌肥效果不好是有原因的

7、能鬆土保肥、改善環境:

豐富的有機質還可以改良土壤物理性狀,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從而使土壤疏鬆,減少土壤板結,有利於保水、保肥、通氣和促進根系發育,為農作物提供適合的微生態生長環境。

8、有益菌刺激有機質釋放營養:

菌群中的枯草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植物內源酶,可明顯提高作物對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吸收率。大量的有機質通過有益微生物活動後,可不斷釋放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達到肥效持久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