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算不算是劉備沒有一統天下的一個原因?

兜兜裡沒錢65


大家好,我是“古今事皆付笑談中”,很高興回答著問題。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劉聯軍在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利用火攻大破曹操的大軍,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

首先說明的是,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只是《三國演義》中作者羅貫中為了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關羽為報恩的仁義而寫的。

史實中的曹操在赤壁之戰戰敗後,確實是走了華容道,但並沒有關羽攔截,史書《三國志》是這樣描述的: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山陽公載記曰: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

曹操率軍從華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濘,道路不通,天又颳起大風。曹操讓所有老弱殘兵背草鋪在路上,騎兵才勉強通過。老弱殘兵被人馬所踐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曹操還笑說劉備雖有計謀卻遲緩,若在此放一把火,我們就必死了。

所以史實是不存在這假設的。

既然要假設關羽放走曹操是不是劉備未能一統天下的原因,那我們就以《三國演義》來探討一下吧。

若關羽把曹操殺了,之後的劇情會怎麼發展呢?

一、魏在曹操死後會變得群龍無首,年僅21歲的曹丕提前接班。漢獻帝或許會在舊漢臣子的協助下襬脫魏的挾持,而位於魏後方的西涼軍,會趁機逐鹿中原,讓曹丕疲於應付。而影響深遠的司馬懿本是在這年加入的,若曹操已死,他的選擇又會如何呢?

二、蜀在殺了曹操後名聲會大振,得到更多天下人的擁戴和支持。單那時的蜀最大問題還是沒有自己的地盤,赤壁之戰後最多隻能得荊州一部分,發展進程還是和《三國演義》一樣,先進蜀地,發展自己的勢力。

三、吳在赤壁大勝後聲名威望也會有一定的提升。若北方魏勢力內亂失勢,孫劉聯盟就會提早瓦解,是先攻劉備,奪取荊州全境,進而入蜀,安定南方再圖北伐?還是趁魏方亂作一團時越過長江謀取北方?甚至還是偏安一隅繼續穩守發展江東?

天下大勢的進展將會取決於孫權的決定!





古今事皆付笑談中


至少我認為,《三國演義》關羽放走曹操是正確的決定,避免劉備與孫權提前內耗,為劉備入蜀贏得時間積蓄力量。

劉備

必須說明,火燒赤壁與義釋曹操不存在,曹操評價火燒赤壁之事,“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甚至現代醫學亦證實,曹軍疫情源於“血吸蟲病”,主動退兵也就沒有華容道之事。

《三國演義》為點燃熱情,將周瑜與諸葛亮等神話,也為了塑造關羽重情重義,華容道並未影響劉備爭霸天下,反而奠定三國格局。

關羽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操縱然赤壁之戰損失十餘萬,但主要以荊州降兵為主,曹操的精銳損失並不多,其北方駐兵尚有二十萬,如果發起強勢的動員,這個數字將會極其可怕。

若關羽誅殺曹操,曹操次子曹丕,完全有能力接管曹氏集團,以為父報仇征討劉備,劉備赤壁之戰時,不僅兵員少,糧餉補給更加急迫,根本無法與強勢的曹丕抗衡。

赤壁之戰

更重要的是,孫權集團對荊州虎視眈眈,與劉備的聯合也只是相互利用,隨著荊州水軍的覆沒,東吳以長江天險,進可攻退可守,更期待曹氏集團與劉備集團決戰,以便東吳坐收漁利。

赤壁之戰時的劉備實力太弱,守需要東吳支持,攻則不切實際,若真的將曹操斬殺,只會引起瘋狂的報復,失去曹氏集團的制衡,東吳最先除掉的便是佔據荊州上游的劉備,然後與曹軍爭奪天下。

因此,即便關羽真的遭遇曹操,釋放曹操也是最佳的選擇,劉備即便奪取蜀地,巔峰之時也是衰落之際,關羽和張飛都開始老去,蜀漢內部派系林立,加之人才稀缺,根本不具備統一天下的能力。


多臻貴


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威勢甚大,有足夠的實力藐視一切對手。

這不,在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挾水陸百萬大軍(詐稱)南下攻打孫權和劉備,企圖一舉消滅他們,進而達到統一中原的宏偉目標。因為戰爭的地點在赤壁,所以這場戰爭也被稱為“赤壁之戰。”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曹操在此次戰爭中失敗了。被對手一把火燒的戰船全無,損兵折將不說,自己也落得個倉皇逃竄,被人追殺的下場。而這場戰爭也代表著“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我們知道劉備一向的心願就是一統天下,恢復漢室往日的榮光。而曹操作為當時劉備統一天下的最大絆腳石,劉備肯定是欲除之而後快吧。

可是,其事情發展到最後,結果往往出人意料。因為派去伏擊曹操的將領關羽,也就是劉備的二弟,竟然因顧念舊情不忍殺害曹操,所以冒著違抗軍令的風險放過了曹操他們。要知道,關羽在來之前可是立過軍令狀的,斬不了曹操後果是很嚴重的。原文中有這樣一段關於伏擊曹軍的描寫:

劉備正與眾軍士在帳下議事。孔明曰:“稟主公!曹操沿途已被我使“疑兵之計”逐步引向了華容道,若在此處伏一處兵,必能拿下曹操。”劉備一聽,頓時望向諸將:“何人願往華容道伏擊曹操?”劉皇叔這麼一問,只見一紅臉大漢立馬一步跨出,那不是關羽又是何人。他微微拱手道:“關某願往!”孔明曰:“天下人都知你關將軍忠義無雙,舊日曾受曹操恩惠。若叫你前去,恐你念舊情,因此放過曹操,還是叫其他人前去較好。”關羽被孔明一激,於是再度說道:“雖然曹操夕日曾有恩於我,但是我已替他“斬閻良誅文丑,”因此不欠他恩情了。此番前去,定要拿下曹操,何敢因私廢公?軍師若不信,關某願立軍令狀!”於是,關羽立了軍令狀,就帶領幾百軍士去華容道伏擊曹操去了。

你看,曹操敗走華容道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圈套,正等著曹操往裡鑽呢。乍一看,好像他們非要幹掉曹操不可一樣。可是,當時在場的將領除了關羽外,張飛、趙雲等都在,為何就同意關羽去華容道伏擊曹操呢?畢竟以關羽重情義的性格,放走曹操的概率太大了。若真要拿下曹操,為了保險期間,華容道就不應該叫關羽去,而是把他與前路設伏的將領調換位置。這豈不是更好。

而更奇怪的是,關羽明知道自己曾受過曹操的恩惠,卻還非要去華容道伏擊曹操,難道沒有想過自己會有心理障礙嗎?這其實他們心裡都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在呢。當然,放走曹操也符合當時的情況。

我們且看看關羽走後諸葛亮與劉備說了啥。

關公走後,劉備問於諸葛亮:“軍師深知吾弟關羽重情義,此番前去,恐違了軍令,如之奈何?”孔明說道:“如今三分天下之勢尚未形成,三方勢力,以我們最為弱小,殺了曹操不僅對主公統一天下,還會使東吳順勢做大。而且,曹操一死,北方勢必大亂,到時,統一天下的機會更為渺茫了,我們也將處於危險境地。”諸葛亮繼續說道:“因為雲長曾受曹操之恩,曹操一見到他,必然以此苦苦哀求雲長,雲長必然放過。既然活著的曹操於我們更為有利,這個天大的人情讓雲長做了,豈不是美事一樁?”劉備聽後,頓時恍然大悟。

正如諸葛亮所說,在當時的情況下,放走曹操才是明確的選擇,對劉備集團統一天下的計劃更為有利。關羽放走曹操其實也是計劃的一部分而已。他放走曹操的做法不僅是對的,也是符合劉備集團整體利益的事。

當然,在這裡面諸葛亮和關羽也是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的。

對於諸葛亮來說,通過自己的計謀把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不僅顯示了自己超高的軍事才能,還能夠使眾將士更為欽佩他,對他今後更好的統御將士是有好處的。

而對於關羽來說,之所以積極地請命前去伏擊曹操,也是為了表明自己與曹操夕日的恩情已經成為了過去的態度。畢竟他以前因為一些原因受過曹操恩惠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心裡面也怕別人背後拿這事議論他。

只不過最後他還是不忍心殺曹操,即使是在違抗軍令的情況下。從這也可以看出,關公關將軍真不愧是一個重情重義的男子漢大丈夫。

所以,關於放走曹操不僅對劉備集團統一天下沒有影響,反而是更為有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