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大家好这里是三鱼动漫。距离《天气之子》的首映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我想也差不多可以谈谈这部作品了。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自从《你的名字。》16年在全球创下新的日本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后,新海诚开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也就意味着他的新作《天气之子》必将令人期待。但时至今日《天气之子》却有着不小的争议,很多人都觉得它令人失望,但也有人觉得它比肩《君名》。那它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在初见后我没有过多去评价它,而是想对它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说出我的感受。因此,以下为长评,全程剧透讨论,未观影慎入。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新海诚式的爱情与孤独

我相信熟悉新海诚的朋友都会同意他是一位很会描写距离感的导演。从他最早期的作品《星之声》,就可以看出他对空间与时间的距离的演绎凸显出的那种浓厚的孤独感。从那以后,新海诚式的爱情与孤独便慢慢在他的作品中陈述着。《云之彼端》的距离,是梦与世界的距离;《她和她的猫》是语言和物种的距离;《秒速五厘米》是人生的距离;《言叶之庭》是年龄的距离;《追逐繁星的孩子》是生死的距离;《你的名字。》是时空的距离……

而这所有距离的表现形式,最后都归结为一种距离,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新海诚对表现距离的喜爱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列车,还有常常占据宣传海报半个版幅的天空。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对于作品的气氛渲染上绝对是顶级的,无论是《秒五》这样含蓄到极致的作品,还是像《君名》这样大众化的作品,人物的思念与落寞总会随着行进的列车和变化的阳光溢于言表。很多人都说新海诚不相信爱情,在他的作品里,男女主人公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分隔,然后在一种难以缩短的距离中相互尝试着接近对方,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完全重合,即使有短暂的相交,之后也会渐行渐远甚至彻底失去联系。

新海诚的爱情是寂寞的,它有着文艺的浪漫却少有浪漫的结局,男女主人公无论怎么努力去追赶彼此却总是一无所得,这种孤寡的失落感随着故事的推进不断融化在时间里,最后再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收尾,这种感情是新海诚的作品里独有的。

然而,《天气之子》却几乎没有以上任何特征。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打破原风格,叙事尚显不成熟

自从《你的名字。》大火以后,新海诚开始尝试着改变风格,试图讲述一个更大众化,让很多人都能看得懂的故事。而《天气之子》则延续着这个变化,发掘着娱乐作品更多的可能性。在《天气之子》中,没有沉静孤独的气氛,甚至也没有从来都不曾迟到的列车,新海诚这次选择了更加传统的“boy meets girl”的展开,并重拾了世界系类型的故事。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所谓世界系作品,一般指主人公的命运与世界危机存亡相连的故事。事实上,新海诚并不是第一次尝试世界系故事,他的处女作《星之声》以及之后的《云之彼端》,还有不久前的《你的名字。》都是世界系作品。

一般来说,世界系作品背后都有一定程度的世界观与多种角度的叙事作为支撑,但在短篇动画或者如《天气之子》这样着重描写男女主人公的电影中,叙述与抒情的取舍则相当考验作者的功力。

但是,《天气之子》在这一点上却做得不算出彩。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在本作中,新海诚似乎刻意削弱了在他以往的作品中别有用心的距离感的刻画。故事从帆高进入东京开始,推进节奏都不快。而当帆高与阳菜相遇后,新海诚着重描写了两个人之间关系推进的过程,这与《君名》形成鲜明对比,也因此帆高和阳菜之间的羁绊比泷和三叶显得更具有真实感。

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花费大篇幅铺垫二人情感的递进也就意味着故事在这个阶段都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慢节奏,在这个期间矛盾不集中会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叙述本身,而叙述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慢慢就会被潜意识地放大。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帆高捡到手枪,帆高救下阳菜,偶然发现她是晴女,而且发现公交车上的小学生是她的弟弟……《天气之子》在这部分的推进确实过于都合,不过这并不是大问题。关键在前半部分《天气之子》在伏笔的铺垫上显得有些过猛,导致后半部分的回收与观众预期心里有种落差感。而到了高潮部分,新海诚这次处理的方式似乎有点太直接了,与《君名》相比缺少了故事力度,即那种由忽近忽远的距离感所表现出来的跌宕起伏。

在这一方面,《君名》事实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但牺牲了泷和三叶的感情推进的铺垫换来两人在时空中不断追寻对方的篇幅,保证了各个小高潮的爆发,成功把观众的注意力完全锁死在故事本身,而这很大程度上也让《君名》的精彩演出足以让人在观看的过程中不去在意它的不足。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基于这一点,有的人诟病新海诚讲故事的能力是短板,但其实不见得。世界系作品中新海诚的出道作《星之声》是将叙述与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的典范,不过《云彼》和《星追》则确实出现了格局扩大后新海诚难以驾驭这类题材的问题,在深知这一点后创作的《言叶之庭》再度回归了他擅长的领域,即把格局缩小,着重气氛渲染把故事融于人物与风景之中,利用镜头语言和旁白去推动剧情,而在此之前《秒五》同样是这种叙事风格的代表之作,并利用了大量的留白延伸了故事的深度。

而之后大火的《君名》,新海诚讲了一个更加让人能懂的故事,既有出色的故事架构也有他一贯擅长的气氛渲染。《天气之子》事实上也延续了这一点,只不过处理方法上并不算高明,但也不能算糟糕,然而批评声确实层出不穷,甚至批判它过于肤浅,难道它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或许,这部电影要讲的东西并非那么简单。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结局肤浅?其实新海诚讲了很多

很明显,这部作品遭受大量争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故事的结局。在结尾帆高为了阳菜不惜让东京遭受三年的雨,这是事实上就是电车难题的一种,只不过,帆高直接选择了阳菜的做法看起来似乎并不成熟,这种为了一个人放弃大局与大众的传统观念乃至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尖锐对立。

在此之前,我曾经建议各位可以在观影前后补一下《云之彼端》,是因为我觉得两部作品的联系很耐人寻味。同样也是女主角的命运与世界相连,同样也是男主角面临电车难题,《云之彼端》和《天气之子》在剧情上可谓是有着很多相像之处。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云彼》中浩纪为了重新见到泽渡同时保全世界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天气之子》中帆高的做法却更加直接毫不犹豫,甚至你可以说他自私,不成熟。

我想,如果是之前的新海诚,或者说想创作一个有着不算完满的结局的他来操刀这部电影的话,《天气之子》的结局应该就会是《云彼》的那种,既没有与主流价值观对立,同时也能让结尾的遗憾打动人心。但相比于早期新海诚采用的SF风去描述沉重的世界观,在《天气之子》中他转而使用神话去解释设定显得更加直白,也给了他尽情书写另一种结局的可能性——一个少年为了一个少女不顾一切。

很明显他知道这样的故事会引起巨大的争议,这一点也在他的访谈和小说的后记中提到,但他依然试着去讲述一个,没有在世俗的标准和教科书般的框架下被束缚的东西。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本作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帆高用来压泡面的书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离家出走的故事,这与帆高本身的经历有很多相像之处。值得一提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包含着二十世纪存在主义思想的作品,当然,说新海诚想要表达存在主义哲学未免过度解读,但他的创作目的中确实包含着类似的意识形态——在一个标准化的社会中,自由地遵循自我的选择。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在电影开头,帆高脸上的绷带实际上暗示着他离家之前遭遇的家暴,而在进入东京后他尝试着进行独立自由的生活,阳菜同样也是在失去母亲后开始与弟弟相依为命。尚未成熟的少年与少女,为了生活不得不融于社会的框架中拼命生存。他们是尚未成熟的年轻人却试着以自己的方式改变自己命运的代表。

而本作中另外两个角色的塑造也非常重要,即须贺和夏美。须贺的人生经历与帆高几乎如出一辙,但在经历叛逆期之后他有着成年人的成熟,也为了现实与社会做出了妥协。这一方面夏美也是一样的,她一方面在不断的求职中迷茫着,另一方面也保存着对未被枷锁化的青春时期的留恋。他们是已经被社会规则束缚的成年人代表。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如此一来,大人与小孩,成熟与不成熟,两边形成了有趣的对照。事实上,这并不是新海诚第一次尝试这样的角色设置,早在《云之彼端》中便出现过,而这次他也采用了差不多的方法去推动剧情。早已成熟的须贺和妄想反抗社会规则的帆高形成对立,而羡慕着阳菜有着非凡青春的夏美则想帮助她成为大人。

而须贺与帆高的联系,影片从须贺在帆高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收留他开始,到后面两个人的对立都着墨不少。须贺以大人的姿态训责着帆高,但他真正在斥责的却是过去未谙世事的自己,正因为他在帆高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才想改变这个无可救药的少年,把社会加给自己的规则套给他。但当他看到即使如此也想为了纯粹的梦冲破束缚的帆高的时候,那一刻自己这个向世界妥协的大人又有什么资格去看不起敢于对抗命运的孩子呢?我想,他或许代表着曾经的新海诚,也或许是《秒五》的贵树,《言叶》的孝雄,那些曾因为现实的分隔只能无动于衷的人们,因为一位少年做出了与自己不同的选择发出了内心对世界的呐喊吧。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最后,看到了少年少女身上活出自我的真实与面对现实的勇气的成年人们终究选择站在了另一边,四个人共同反抗着这个疯狂而麻木的世界。

这或许就是新海诚想传达的感情——在标准化的社会中重拾自我,朝着规则的枷锁发出遵循内心自由的心灵呐喊。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事实上,本作中包含着相当多的隐喻。帆高捡到的枪支让他有了与成人和这个社会对抗的筹码,但同时也可能是把他带入歧途的双刃剑;而在结尾作为阻碍力量的警察则是社会规则的代表,投射着这个社会让人屈服的力量;天气本身则代表着世界本来的形态,是人类无法左右的。

因此,这真的是一部单纯地宣扬反抗赞颂青春的作品吗?并不是。在片尾反抗的少年少女最终还是被社会收纳并加以修正,但在那之后不管是帆高和阳菜,还是须贺和夏美,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新海诚试图讲述一个自以为成熟的我们,或者说被标准化的社会人们听的故事。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被条条框框束缚着,只管扮演好自己应该有的角色。当我们慢慢地接受这个枷锁的时候,把向现实的妥协当做成长,自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成熟,但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催熟。我们只是拼命地在这个世界中挣扎着,不断去迎合别人,看清了现实却慢慢忘记去寻找自己的方向。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因此,《天气之子》实际上讲述了很多东西,当然很多人说新海诚并没有很好地传达到,这方面在叙事上确实要负一定的责任。或许依然是为了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新海诚在这部分的叙述也有着不少的留白,但似乎并没有《秒五》在杰出的氛围塑造的助力下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反而让人觉得过多的要素分散了电影的力度,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因此,在这样的滤镜下评价呈现两极分化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也就注定了这并不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故事。

但即使如此,我却依然被它深深地打动了。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即使如此,它依然值得喜欢

在谈及《天气之子》的时候,不少人都去诟病它的剧情,也常常拿它去和前作《你的名字。》去比较。说实话我并不敢苟同把剧情当做衡量一部作品好坏标准的做法,尽管它确实很重要,但一部电影它包括了画面、音乐、分镜等诸多的要素。而且把《你的名字。》作为本作要求的准线我也觉得有些不妥,在前文我之所以拿《君名》以及其他新海诚作品作为《天气之子》的对比并不是想说明它相比这些作品差了多少,而是想说它们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不同的方式中作出取舍都有相应的优缺。

而事实上,《天气之子》在其他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喜爱的地方。

新海诚被称作“壁纸狂魔”,毫无疑问是因为他的作品里那精致的画面与美到让人窒息的风景。然而,在过往新海诚的作品中其美丽的风景更多是为了气氛渲染。但在本作中,他那精美的画面成为了剧情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他的画面支撑着这个故事。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这次选择的主题——

天气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新海诚本人也说过,在《君名》之后想做一部描绘天空的作品。实际上我觉得他对描写天空的喜爱不亚于列车,不管是早期的《云之彼端》还是之后的《秒速五厘米》,他都喜欢用天空表示空间距离感和深邃的人物内心。

这次,他选择“天气”作为重点,不再让天空作为陪衬的工具而是直接成为了电影的主角,因此,在这部作品中他可以把自己向来擅长的对天空的刻画发挥到淋漓尽致。

而除了天空,还有另一个主角——雨。其实,新海诚对雨的描绘早在《言叶之庭》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目的更多是气氛渲染,丰富情感的变化与张力。而在《天气之子》中,由于“天气”这一主题的存在,雨更多地表现出它原本大自然的面目,即狂暴、猛烈、阴沉。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影片前期,席卷东京的阴沉雨天让画面一直处于一种偏暗的色调,伴随着帆高独自一人在城市中漂泊的孤独渲染出一种压抑的气氛。然而,当帆高遇到阳菜后,随着剧情的推进,画面的阴霾迅速消散。

“呐,现在开始放晴了哦。”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在阳菜祈祷过后,轻雨渐停,乌云渐散,天空中露出蓝天一角,温暖的阳光终于照射大地的那一刻,配合着森七菜温柔细腻的声音演出,还有新海诚本人对天空与光影独到的描绘,阳菜宛若雨中闪闪发光的少女,整个画面呈现出细腻的美感。

也就在那一刻,真正能让我第一次从荧屏中感受到:

天气原来如此不可思议。

当大雨倾盆的时候你觉得大自然是如此狂暴,但当天空逐渐平静,你又会惊叹那碧蓝的晴空和彩虹般的光芒。而这一切,全都凝聚在在新海诚引以为傲的画面中,体现出天气难以想象的美丽。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整个天空都是与阳菜相连的”,这不仅是剧本中的一句台词,也是电影中天气的变化与阳菜这一角色结合的体现。阳菜的每一次祈祷,天气就会产生变化,而随着这一变化天空与阳光的就会描绘在荧屏中。可以说阳菜能在本作中迅速收获大量人气,有一半要归功于新海诚的画面。

新海诚本人透露,《天气之子》有着1700多个镜头,比《你的名字。》还要多,而这也体现在对天气的描绘中,你能感受到每一帧都包含着他的感情。这也正如RADWIMPS的主唱野田洋次郎在小说后面的解说中说的那般:

新海诚知道新宿这个地方原本的美,知道都市天空独特的光芒,也知道享有盛名的大菜不如某人出乎意料的温柔滋味。

——野田洋次郎

而提到野田洋次郎,则不得不说继《君名》之后再度与新海诚合作的RADWIPS与他们的配乐。

《天气之子》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RADWIPS与《君名》合作时那种天衣无缝的默契:开头过场时流行风格的欢快节拍,高潮时洋次郎极具感染力的声音,以及过渡阶段穿插其中的钢琴曲……音乐与画面结合在一起形成同步,情感走向也随着节拍发生变化,歌曲仿佛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融入新海诚的画面,也正因为每次恰到好处的插入和音画的完美搭配,每一次天气的改变才会有着那种梦幻的美感。

而这,都是一开始就安排好的。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从《君名》开始,RADWIPS就早就已经是这个故事创作的一部分,无论是音乐还是每一首歌的歌词,都与插入曲子时的每一个画面和故事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在《君名》中新海诚有时会给RADWIPS提意见对歌曲做出修改,而他也会根据歌词对剧本台词做出改动。而这次RADWIPS则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剧中的插入曲《爱可以做到的事情还有什么》和《不要紧》的样曲都是新海诚剧本寄给洋次郎后不久就已经诞生了,而这也对后来电影的制作提供了很多灵感。

相比于此前新海诚合作的天门那诉说寂寞般渲染力极强的配乐,RADWIPS增添了更多积极向上的活力,而这一点也在《天气之子》高潮处的插曲《グランドエスケープ》发挥到极致。在帆高与阳菜在云上相会时,两人穿过云层不断下坠,洋次郎的和声仿佛在为画面积蓄着力量,而两人在空中双手相牵的那一刻,合唱一瞬间把所有的情绪全部提升到极点。

“为了那个梦我们扬帆起航,为了理应到来的那天跨越无尽黑夜。

满怀着期待上吧,我们肩并着肩,无论什么困难总会有办法。”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这才是爱情。

这才是新海诚。

那一刻没有遥远的宇宙,没有云端的高塔,没有打断目光的列车,没有倾盆的大雨,喜欢的人就在眼前,只需要全力以赴地伸出手就能抓住她。不要顾虑什么天气,天气本来就是疯狂的,它时而愤怒,时而温柔,我们没办法左右它,但即使如此在风雨无常的日子里人们也依然按照规律生活着。晴空固然美好,可这不是牺牲一个少女的理由,她小小的肩膀不应该承受没有人能体会到的残酷,任何人都不应该觉得这种理性的牺牲是理所当然甚至心安理得的。

而这样的感情,也被RADWIPS写进了《不要紧》中,也给了新海诚完成最后一幕分镜的灵感。

整个世界都承载在你小小的肩膀上,目睹这一切的我都快要哭出来了。

——《不要紧》RADWIPS

我知道很多人或许觉得《天气之子》没有了新海诚过往那种寂寞忧伤的气氛,也没有了他文艺风浓厚的对白,这部作品已经不再有新海诚的影子了。是的我喜欢以前新海诚的作品,喜欢《星之声》穿越宇宙传达的思念,喜欢《云之彼端》那深邃的天空,喜欢《她和她的猫》中超越语言的守护,喜欢《秒速五厘米》的樱花和它静静诉说的寂寞忧伤,喜欢《言叶之庭》中公园亭子里诗意的邂逅,喜欢《你的名字》在交错的时空中彼此的呼唤,但我,同样也喜欢《天气之子》,那种对天气不可思议的描绘,那种冲破枷锁追逐自由的感性,还有一个少年能为一个少女奋不顾身的老掉牙的童话。有人说这不是新海诚的爱情,但我觉得相反,新海诚他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表达了他骨子里的浪漫主义:

爱,可以超越距离和时间,甚至一切。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也许《天气之子》有着一些不足,也许有人会对它冷嘲热讽,我也知道它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也有着很多值得我深爱的地方,能让我觉得这些毫无所谓。或许在这个文化作品爆炸的时代,我们慢慢地忘记了怎么看动画,而不断地想看做动画,从理性的角度讲这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我们是否还记得,曾经也许有这样的作品,它或许不完美,甚至它的评价可能很烂,但它让我们产生了共鸣,

这份感情是纯粹的,超越任何对角色、剧情、作画、制作的分析,以至于别人的评价或者某瓣上的评分我们都会觉得无关紧要。尽管《天气之子》有瑕疵,但也许有的朋友其实觉得它不错甚至喜欢,只是因为别人的评价去掩饰自己,在舆论中暗自改变内心对它的印象。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请大可扔掉别人的想法吧。

因为所谓的喜欢,就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你都觉得——它是完美的。

真的很糟糕吗?其实不然,它依然是新海诚式的浪漫主义依旧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