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GDP

大家好!瞭望全球財經的第一篇,我們來解讀什麼叫GDP,從最基本的財經科普做起,讓每一個人都真正的讀懂財經。

曾幾何時,GDP幾乎是地方官員最重要的KPI。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達康書記真的是“上司貪汙、下屬跑路、媳婦受賄。他依然堅守在守護GDP的崗位上,風裡雨裡,達康書記政府大院等你”。

一文讀懂GDP

一心守護“GDP”的達康書記

然而,近年來,許多地方開始淡化對地方官員的“GDP考核”,提出“不以GDP論英雄”,“不能僅僅把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作為政績評價的主要指標,不能搞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排名”等說法。我們不禁要問:作為一個經濟學概念,GDP究竟反映了什麼?從“小甜甜”到“牛夫人”,“GDP”招誰惹誰了?

GDP的中文名是國內生產總值,國家統計局給的定義是:“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劃重點:某國、常住單位、特定時期、最終產出成果。

那麼問題來了:

1、中國人在美國開工廠,算誰的GDP?

廢話,當然是美國的。

那麼,中國人在美國開工廠,和中國有關係嗎?也有,是中國的GNP(國民生產總值),現在也叫GNI(國民總收入),扯遠了。

2、常駐單位是啥意思?

就是不光包括人,還包括各類公司企業等,也包括外資企業。所以在GDP還是“小甜甜”的時期,“招商引資”也是新聞頭條常客。

3、特定時期有啥說法嗎?

一般是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是不是沒有聽說過某月GDP多少?按月核算GDP太難了,畢竟你每月究竟賺了多少錢和你老婆都說不清。

4、終極BUG是最終產出成果。

一是最終:不能是中間產品。比如傢俱廠拿木頭做傢俱並在市場上賣出,傢俱作為最終產品可以計入GDP,木頭作為原材料,就不能計入GDP。

二是產出成果:這裡的產出不僅包括商品,也包括服務,如Tony老師理髮的服務。但是“不可說的”服務,不行。地下經濟作為“漏網之魚”,是不計入GDP的。

此外,最終產出成果要用“市場價值”衡量。家務活動有價值,但不創造GDP;農民自給自足,也不創造GDP。

而近些年在政績考核中開始淡化GDP,主要還是在於GDP作為一個產出概念,並不能反映產出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GDP也不能反應收入分配情況,GDP高和人民生活富足不能完全劃等號。

終極問題來了:

為什麼2010年中國GDP已經超過日本了,甚至日本早就進入了失去的20年、30年、40年。為什麼大家還是覺得日本更富有一點?

這就要引入一個增量的概念:

GDP是一個增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今年的產出,是今年國民總財富的“增加值”。好比你和隔壁老王,你年輕有為,今年收入10萬,老王吃喝嫖賭,今年賺了9萬,但是老王之前20年每年都賺了9萬而你之前年入1萬,所以,你的存量財富還是輸給了隔壁老王。

不過我們說日本失去了20年,主要說的還是日本的GDP增速。

那麼,GDP增速又有哪些學問呢?

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