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想一個人,不想被打擾,生活安排的滿滿的,算抑鬱嗎?

209216705


這個我覺得看你的心境比較重要,怎麼說呢,你是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還是因為某些原因造成了目前的不得不接受的生活方式,這兩種心境是截然不同的,也是不同的心理狀況。

如果你是因為恐懼社交,不善交際或者一些原因,讓你害怕與外人接觸,強制的把自己隔離起來,這樣才覺得安全,那你心理有一些狀況需要調理,建議你諮詢一下心理諮詢師,慢慢的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況,從而走出自己的牢籠,展開自己。

如果你是樂於這種生活方式,自己的時間安排的很豐富,喜歡沉靜在自己的事情裡,不想被打擾,這只是生活方式的選擇,和抑鬱是沒有關聯的。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或者有些生活方式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可,但並不代表這種方式不對,只要你感覺舒服,感覺自在,沒有傷害到他人,那麼選擇自己想要的,就沒有什麼不對。

我很喜歡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即可;但是個人覺得下一句“穿別人的鞋,讓別人找去吧”還是不可取的~


小魚小雨加木魚


不算,生活安排的比較滿,只是沒時間與朋友相聚而已。又不是啥也不幹,把自己一個人關屋裡。


雨中散步141051267


回答:《總是想一個人,不想被打擾,生活安排的滿滿的,算抑鬱嗎?》

一個不想被打擾,生活安排的滿滿的人,怎麼會是抑鬱呢!不是的。

下面是我查到的,關於抑鬱症的常見症狀:

1.心境低落,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

2.思維遲緩,常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常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迴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悲觀、厭世的觀念或行為。

4.其他症狀,部分患者還存在認知功能損害,如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以及軀體症狀,如睡眠障礙、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等。

綜合上述,跟你一個把生活安排的滿滿的人的生活相比,大相徑庭!

在當下快節奏的時代,有多少人嚮往,有這樣不被打擾隨性的、做著自己的事情的生活,可是卻不能,總是被一些自己不能左右的事情所掌控而不能自我。

這種不被打擾,是一種“靜”!一個能駕馭這樣獨處生活的人,是樂在其中的一種享受。

一個不被打擾的人,喜歡獨來獨往,內心都是非常強大的。有獨立的判斷能力,不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的他、她的生活,是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

而這份強大,是來自於內心的安定與平靜!

擁有了這份“平靜”,其實,就擁有了一份難得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