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轉眼間,國慶假期如白駒過隙般乎乎逝去,全國各群體在崩潰的假期倒計時和與美好國慶假期不捨告別的複雜情緒中走了出來,開始進行假期過後各自的工作和任務。

小學生哭鬧後回學校繼續念著ABCD,上班族嘆嘆氣後整理著裝奮力賺錢,大學生自由自在地回校修仙或者上課。無論是哪一群體,都多多少少受美好假期的影響,犯了國慶假期綜合症。大學生由於時間的靈活性和無人監管的自由生活,特別容易在假期過後犯國慶假期綜合症,甚至保留了後遺症“惰性”。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圖片來源:微博博主劉背實

在大學生群體中存在一小部分大學生,他們即將參加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常自稱“考研狗”。在這群碩士備考生當中,有的考生野心勃勃,打從大一入學時便開始規劃好三年後的碩士研究生考試;有的考生由於不想就業突然想繼續深造,半路開始準備這場考試;也有的考生純屬一時興起,特別遲才開始加入考研大隊伍的行列中。

經過短暫的七天假期,他們也無不意外地犯了國慶假期綜合症,“惰性”猶如本能被喚醒起來。當然,由於不同類型的備考生,存在不同的情況,“惰性”對他們的影響也是存在差異。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對於準備充分的備考生,“惰性”是勞逸結合的契機

“惰性”未必是一種負面狀態。對於那些準備充分的備考生來說,“惰性”是連接活動筋骨和專注學習之間的重要橋樑。一般準備充分的備考生,除了天賦異稟的備考生以外,還有就是學習有方法來提高效率的備考生。雖然說備考生在國慶七天假期期間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查漏補缺、學習超綱內容等等,但事實上,這七天的知識收穫與知識補充對於已經準備充分的他們來說並沒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為準備充分的他們隨時可以上考試戰場,各顯其能,展現英姿。

然而,他們當中也有人可能會繼續埋頭於高效率的學習之中,這與他們考試心態以及精神緊繃有關。如果說準備充分的備考生在經過短暫國慶假期出現“惰性”,這或許未必是件壞事,這些產生“惰性”的備考生可能發現自己一直處於較長時間的精神緊繃,偶爾的“惰性”有助於放鬆自己,做到勞逸結合。儘管假期後“惰性”意識還未轉化為“自律”意識,但享受了精神舒緩的他們在恢復“自律”意識以後將以精神飽滿的面貌和狀態投入到備考的衝刺階段。當然,“惰性”雖然能夠幫助他們緩和因考試緊繃的精神狀態,但他們需要及時將“惰性”轉化為“自律”,否則可能會起反作用。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對於勤能補拙的備考生,“惰性”是阻礙天道酬勤的絆腳石

“惰性”雖然能夠緩解精神緊繃的狀態,讓人短時間內進入一種無憂無慮的舒適狀態,但“惰性”往往會降低人的慾望和積極性,導致人的主觀能動性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因此,“惰性”對於勤能補拙的備考生來說,是他們自律生活的天敵,是阻礙他們堅信天都酬勤的絆腳石。

跟準備充分的備考生不同的是,勤能補拙的備考生更多地通過勤勞學習來彌補知識差距,講究的不是靈活適用個性的學習方法,而是題海戰術等學習方法。儘管“惰性”確實對於勤能補拙的備考生是不友好的存在,但假期的適當放鬆對他們是具有促進效應的,只是他們需要把控尺度,儘量別受國慶假期綜合症的影響形成“惰性”,妨礙他們的學習計劃。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對於佛系備考生,“惰性”是助長偷懶之風,滋生僥倖心理

除了以上的兩類考生,還有一類考生是佛系備考生。相信一些備考的同學們會發現他們,經常心不在焉,時而跑出去聊聊天,時而跑回來位置上睡睡覺打打遊戲,一天過去了書沒看幾頁,看了幾頁書就感動到自己淚流滿面。這類佛系備考生在經過短暫的國慶假期,更容易受國慶假期綜合症的影響,養成“惰性”。而他們可能無法從中調整回來,或許因為自身享受“惰性”帶來的快樂以及從舒適生活走進乏味學習的無力感,甚至有的佛系備考生因“惰性”而放棄之前的付出和努力,當然有的佛系考生可能之前根本沒有努力過。

佛系備考生跟準備充分、勤能補拙的備考生截然相反,大相徑庭。拋開運氣一說,他們的結局往往是落榜,可能運氣特別好的情況時第一志願沒考上但意外調劑成功。無論是佛系備考生還是準備充分或者相信勤勞的備考生,莫讓“惰性”助長偷懶之風,滋生僥倖心理,請堅信一點就是用來奮筆疾書的專注時光是拼搏青春的最好見證,錯過了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擁有了。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備考生如何擺脫“惰性”,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1、如果假期還沒有結束,那麼儘快提前兩天恢復備考期間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

也許在前幾天假期你的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幾乎花時間在各種玩樂活動,如聚會、逛街和旅遊,這些統統沒關係。逝去的時間已經無法彌補,變成了學習上的沉沒成本,要做的是無關成本的止損,及時調整個人的狀態,恢復原有的學習作息和生活習慣,擺脫國慶假期綜合症遺留的“惰性”,準備假期過後繼續進入備考階段。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2、如果假期結束了,那麼你需要花費時間在假期後恢復備考期間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

這個時候雖然你比別人花費一些時間,但至少是亡羊補牢,結果還能是為時不晚。就怕有些考生因“惰性”感到快樂和舒適,遲遲不願意調整回來,最終導致之前的努力付諸於東流。請記住一點就是現在開始永遠不晚,把握當下才能走好明天的第二步。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3、跟擁有共同考研意向的同道中人(研友或者室友)達成約定,互相監督互相幫助,及時擺脫“惰性”。

事實上,考研人群中真正自律的考生並不多,大部分的考生是由於這場考試被迫從一種懶散狀態向自律狀態轉化,因此國慶假期綜合症遺留的“惰性”對很多考生來說是致命的存在,使得他們在墮落和學習之間無限循環地進行思想鬥爭。這時,外界聲音能夠起到喚醒的作用,通過他們口中對“惰性”所致結局的描述往往比自己經過無數次思想鬥爭得出的結論要直接有效很多。

當然自律的人或者目標堅定的人一般會在假期後堅決斬斷精神與“惰性”的聯繫,甚至從放假的第一天起,他們就已經適當地調節學習與玩樂之間的關係,以學習為重,玩樂為輔,保持原有的狀態,那麼他們根本不會因國慶假期綜合症而形成所謂的“惰性”。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2020年的全國研究生考試即將到來,祝福各位備考生能夠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最後當然是各個都榜上提名!

過完國慶後犯假期綜合症變墮落,碩士備考生應如何看待“惰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