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被拿走,蜜蜂会不会被气死?

来神之腿


关于蜜蜂被拿走后,蜜蜂会不会气死的问题,从我们养殖蜜蜂的过程来看,如果我们取走蜜蜂的蜂蜜以后,蜜蜂会气死的话,蜜蜂早就灭绝了。很显然,随着养蜂技术的不断改进,我们养殖的蜜蜂数量越来越多,养殖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可见我们把蜜蜂的蜂蜜取走之后,蜜蜂并没有被气死,甚至连少量的气死的都没有。

实际上,从我们取蜜的过程来说,我们取蜜的这个过程,蜜蜂实际上是一个积极应对的过程, 积极到具体蜜蜂有没有”生气“我们都不知道,但是在我们取蜜以后,蜜蜂表现出来的那种积极应对的姿态,我们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的。

取蜜后蜂群中的变化

如果一个蜂群中有了蜂蜜,我们把蜂蜜取走以后,蜂群中往往会发生两个变化,一个变化是蜂群的混乱,另一个变化是蜂群恢复正常,可以说两个变化蜜蜂都是积极的应对,而且快速的恢复正常,仿佛”生气“的时间都没有。从这点来说,蜂部落小编认为蜜蜂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理性,仿佛它们知道”生气“没用,只有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①短期内蜂群内变化:在我们刚取蜜的时候,蜂群内确实会发生混乱,但是只要我们把蜂群归位,蜜蜂该清理残脾的清理残脾,该修补巢房的修补巢房,只要蜂群的整个结构还完整,一般两个小时左右蜂群就恢复正常了。

②长期的变化:在我们取蜜以后,一旦蜜蜂恢复正常,蜜蜂的采蜜积极性会大大提升,似乎拼命的采蜜,想要把我们取走的蜂蜜弥补上。这点有研究人员曾经做过实验,如果我们每天取走蜜蜂的蜂蜜,其蜂蜜产量可以大大增加,但是如果我们长期不取蜜,蜂蜜产量的增加也不多,所以在现代化的养蜂中,养蜂人就利用了蜜蜂的这种习性,大量生产水蜜, 导致蜂蜜质量大大下降。

如何科学取蜜?

很显然,我们频繁的取蜜是可以提升蜂蜜产量的,但是蜜蜂对蜂群的恢复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从科学养蜂的角度来说,我们取蜜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蜜蜂的恢复能力,因为蜜蜂的恢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一个非常现实的例子,在过去的时候,土法养殖的蜜蜂,取蜜后蜜蜂就跑了或者全部死了,其实主要就是取蜜不科学造成的,但是现代化的养蜂,取蜜导致蜜蜂逃跑的可能已经不大,更别说饿死蜜蜂,从科学养蜂的角度来说,科学取蜜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一是取成熟蜜、二是给蜜蜂留足口粮、三是预防意外发生。

①取成熟蜜:这点说起来有点废话,但是对于咱养殖中蜂的朋友来说,这点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蜂的蜂蜜,很少进入蜂蜜生产厂家,甚至连上网络销售的可能都不大,主要以个人销售的线下销售为主,所以在销售中蜂蜜的时候必须考虑质量问题,原则是蜂蜜必须封盖,这才是成熟蜜,如果是意蜂蜜,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销售情况,因为意蜂蜜销售水蜜是公开的秘密,只要自己能够销售出去,蜂部落小编认为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我们进行个人线下销售,最好还是取一些成熟蜜进行销售,以免客户流失。

②给蜜蜂留足口粮:给蜜蜂留足口粮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所谓的口粮,就是在我们取蜜以后,如果蜜蜂短时间无法采集到充足的蜂蜜,我们必须给蜜蜂留下足够蜜蜂吃到可以采集到充足的蜂蜜的时间,以免蜜蜂长期饥饿引发死亡或者蜜蜂逃跑。

③预防意外发生:在实际养殖中我们很多朋友给蜜蜂留了口粮,最后还是发生了蜜蜂饥饿死亡或者逃跑的现象,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给蜜蜂留下口粮,最后导致蜜蜂逃跑或者饥饿死亡。这两种情况都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来说,留下少量口粮的话流蜜期蜜蜂都能度过,缺蜜期就未必可以度过了,而不留口粮大流蜜期只要天气好,早上取蜜问题也不大,主要就是怕发生意外,这里的意外主要指蜜源枯竭和气候发生巨大变化。

比如在我们取蜜以后,本来留了口粮,但是发生了连绵阴雨,导致这些口粮根本不够蜜蜂吃到雨停,最后蜜蜂饥饿死亡,或者说在我们取蜜以后,虽然没有连绵阴雨,但是一场冰雹导致附近蜜源植物全部毁灭,这样相当于蜜蜂也难以获得食物,蜜蜂还是会逃跑或者被饿死。

所以说对于意外情况来说,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外界气候变化,就算留足口粮,也要定期检查蜂群中是否有新的蜂蜜补充,如果没有,要通过及时饲喂来满足蜜蜂需要,避免蜜蜂逃跑或者饥饿死亡。


蜂部落


以前我刚开始养蜂的时候取蜜都是随心情,哪天想到要取蜜的时候就去看一下蜂巢内有没有存蜜,只要看到有封盖蜜都会取。那时候由于养蜂知识不足,也出现过因为取蜜造成部分蜜蜂死亡,甚至群灭。相信你会好奇,到底是怎么一个“神操作”可以让蜂群受到如此大的伤害,下面我就捂着脸讲一下以前的闹心遭遇。

好像是十一年前,那时候我在老家天井上的一口腌猪菜的大缸里发现了一群蜜蜂,当晚我就和老爸带着香、白糖水,还有柚子叶就去取回来了,养殖在我家平顶房的阁楼上。那年的夏天,我放暑回来后想尝尝蜜蜂的味道,于是不管三七二十八就把蜂箱里的封盖蜜都取了,足足有十多斤!取完之后就发现不对劲,蜂群没有了往日的温顺,一到雨天就蜇人,大热天都跑箱外乱飞,这时我第一想法是蜜蜂在生气。

后来被老爸知道后挨了一顿骂,经过他的一番解释之后才知道,原来当时蜜蜂度夏,外界没有蜜源植物开花,这时候我取走了它们的蜂蜜,它们就疯了般想逃跑,但是又因为巢里还有一些蜜蜂幼虫在,所以才没有逃跑成功。经过及时饲喂蜜糖水之后,蜂群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还是那一年,我记得是放了寒假,应该是冬天吧,那时候我家后面的大山上鸭脚木开花,只是天气异常寒冷,水缸里的水都结冰了。这时候的我吸收了上一次的教训,没看到外界有花开就不取蜜,现在有花开了,所以我就迫不及待去割蜜啦!割蜜之后蜂群异常安静,就在巢内很少往外跑,这让我提起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在一周的时间内,我都不敢再打扰它们,怕再惹它们生气,只是看了几天都没有看到有多少蜂出门采蜜,还有一些出来的蜂死在了蜂箱门口的地上,我试着拿起来用手捂,几分钟之后又活过来了。那时的我认为这些蜜蜂是由于冬天天气寒冷,挨冻死的可能性最大,外界有花可采不至于出现上次的事。

只是当我检查蜂箱时,我发现自己又犯错了一个认知上的错误,原本以为冬天外界有蜜源植物开花,蜂巢内就会有蜜糖,但是检查时却看不到巢房内有一丁点蜂蜜,还发现冻死了好些蜜蜂,幸好发现的还不是很晚。通过及时喂糖水之后,蜂群没有再出现在箱内死亡,而箱外死亡的蜜蜂却比之前多了很多,且持续了有两三天才有好转。

以上经历对我来说都很深刻,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时时提醒我取蜜时要多多留意外界蜜源植物开花情况,以及当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情况,给蜜蜂留足口粮。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冬天比较寒冷的时候,尽量不要喂糖水刺激蜂群出巢采集,如果担心缺蜜可以在暖晴天饲喂浓度大的蜜糖大或直接调入封盖蜜。


农家阿杰


看来你是真的不懂得有关养蜂的知识的,所以才会提出来这样的提问。对于你的提问,我可以给你个肯定的答复,蜂蜜被取走蜜蜂不会气死的,不但不会气死的,而且蜜蜂还会更加辛勤的劳作,蜜蜂的死亡都是有原因的,第一是因为感染疫病,或者是患上寄生虫病,蜜蜂最常见的病患就是(蜂螨),蜂螨虫是蜜蜂身体滋生的寄生虫,如果发现早是可预防的,有治疗控制这种蜂螨药剂,第二,大多数蜜蜂的死亡都是因劳累过度而死,蜜蜂的寿命因气候和花期而定,在北方越冬的蜜蜂最多能活四五个月,蜂王的寿命最长,蜂王是每箱蜜蜂中的王后,是负责繁殖后代的,雄蜂与蜂王交尾后就会死去,寿命很短,采蜜的叫工蜂,(工作的蜂),工蜂寿命在花期旺盛时大约40左右,死因就是累死的,蜜蜂采蜜的目的就是喂养蜂巢的幼蜂,人类发现了蜜蜂的蜜可食用,而且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于是想法设法想获得蜜蜂的劳动成果,才有了我们现在可以解馋的蜂蜜,为了获取最大蜂蜜收获,发明了各种人造器械,采蜜以及养蜂各种设备,工蜂的职责就是不断的劳动,这是蜜蜂为了繁衍生息的本能,蜜被取走了,蜜蜂既不生气,也不烦恼还持之以恒的采蜜,就是为了延续发展,我哥哥就是个养蜂人,这是我回家时拍摄的蜂巢,可以吃而且连蜂巢的幼虫都可以吃。工蜂的职业就是不断的劳作,所以才有蜜蜂世代的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