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国产电影一直无法登上世界舞台?

汉乐府影视


电影登上世界舞台的标志往往以在国外电影节获奖或获得国外高票房两个标准。国外知名的三大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娱乐报道中我们经常听到某某明星到戛纳电影节蹭红毯之类的新闻,说的就是国内部分明星出席和参加国外的知名电影节,三大电影节被看成国外电影业的大聚会,媒体云集,国外著名影星都会参加。

国产电影从上映数量上2019年上映422部,但在能通过国际电影节评选和获得高票房的电影却寥寥无几。这其中既有不同文化差异的影响,也有影片本身质量不高的硬伤。国产电影出现高产低质,无法大量登上世界舞台的原因:

一是影片内容单一,剧本雷同抄袭多

大部分的同类国产影片,在剧情设计与其他影片存在雷同现象,跟风拍摄的陋习严重。很多影片的剧本单一、情节简单。如很多爱情剧、战争剧、武侠剧剧情雷同严重。

正如威尼斯电影节评委谈选片时说:“当所有人一起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们是否觉得有东西可以谈,如果没什么好谈的,那么观众也会觉得没什么可说的,没什么感触,也就不会喜欢这部电影,这样的电影我们就不会选。”

二、影片后期制作粗糙,乱用特效场景

《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等系列影片之所以深受欢迎,每次上映都能带来票房大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影片后期制作的精良和技术的运用纯熟,而对比国内部分影片特效应用上只是照搬照抄,过分追求画面唯美,而忽视了影片的整体性,只是给人片刻的激动。

国际电影节的评选设有导演、编剧、演员、摄影、作曲、剪辑、服装、美工、特技等奖项,涉及到影片的各个工种,这体现了影片中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都不可忽视。

三、明星片酬过高,压缩了影片制作投入

对照国际获奖的著名影片,除了有主要演员的精彩演绎,还包括配角、场景环境的打造,对比国内电影拍摄过程,部分明星片酬占去了制作成本的超过一半,用于特效、配音、其他角色片酬等方面的投入少,造成很多影片是部分明星的个人作品,影片的整体高度大打折扣,这也背离了影片拍摄的初衷。

四、文化差异影响,影片接受度不高

国际电影主要以欧美为主,欧美电影主要以大型商业片和精致文艺片为主。商业片中会请当红影星出演,场面宏大,后期影片的制作精良,具有很强的吸引观众眼球能力,主要以好莱坞商业电影为代表。文艺片文艺气息浓厚,多是探索人类心理,直击人们的内心深处,也是获奖较多的领域。

国产电影要想登上世界舞台,就要在影片情节和剧本设计上往高层次走,以打造精品为目标,在作品打磨上下功夫。

相信中国电影终会走上更高的舞台。


娱乐小扇贝


东西方文化差异,加之大国沙文和我们影视作品的质量,使我们的电影在国外会受到有意无意的排斥,任重道远。


云淡风清2944


受传统文化影响严重,局限性太大,国际性元素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